危害因素识别相关知识及风险评价方法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4201145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害因素识别相关知识及风险评价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危害因素识别相关知识及风险评价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危害因素识别相关知识及风险评价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危害因素识别相关知识及风险评价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危害因素识别相关知识及风险评价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害因素识别相关知识及风险评价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害因素识别相关知识及风险评价方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se危害因素识别相关知识及风险评价方法一、风险评价知识(一)HSE危害因素相关知识中国石油现行标准Q/SY1002.1-2013中把“危险源”和“环 境因素”统称为危害因素。“危险源”是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辨识 中涉及的术语。环境因素是环境风险辨识涉及的术语。1. 危害因素:是指可能造成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财 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有害的环境影响的根源、状态或行为, 或其组合。2. 危险源辨识的范围:a)常规和非常规活动;b)所有进入 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承包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 动;c)人的行为、能力和其他人为因素;d)己识别的源于工作场所外,能够对工作场所内组织控制下的人 员的健康安全

2、产生不利影响的危险源;e)在工作场所附 近,由组织控制下的工作相关活动所产生的危 险源;f)由本组织或外界所提供的工作场所的基础设施、设备和材料;g)组织及其活动的变更、材料的变更,或计划的变更;h)HSE管理体系的更改包括临时性变更等,及其对运行、过程和活 动的影响;i)所有与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控制措施相关的适用法律义务;j)对工作区域、过程、装置、机器和(或)设备、操作程序和工 作组织的设计,包括其对人的能力的适应性。3.危险源辨识的内容:危险源辨识要考虑一类危险源、二类 危险源(四种失控)和辨识九个方面。一类危险源是指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或转移的 能量或危险物质及其载体。描述时

3、有四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能 量源或能量载体” + “能量释放转化方式或造成的后果”,如油罐 泄漏,管沟坍塌,高处坠落等。第二种情况是“能量源或能量载 体” + “能量的释放或转化方式受阻的后果”;如管线超压、容器 超压、电动机过热等。第三种情况是“危险物质” + “造成的后 果”;如CO中毒、CO窒息等。第四种情况:“职业危害因素”;2如噪声、中暑、粉尘、辐射、焊尘、弧光等。二类危险源是指能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的约束或限制措施 破坏或失效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它包括人、物、环境、管理四个 方面。需考虑四种失控状态:物的故障(如保护装置失效,管道 阀门破裂等)、人的失误(如制造缺陷、指挥失误、操作失

4、误、 未带劳保护具等)、环境不良(如采光照明不良、通风不良气温 过高等)、管理缺陷(如没有设备管理制度、未组织安全检查、 未对风险作业进行现场监督等)。在正确理解和认识第一、二类危险源的基础上,我们在危险源辨识的实际工作中主要从九个方面进行分析,即地理位置、平 面布局、基础设施、作业环境、生产工艺、物料性质、设施设备、 人员活动、管理制度。危害因素辨识过程中,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具 体见GB/T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序号场所、活动工艺、管理设备、物料危险源(一、二类)可能导致的后果现有控制措施建议控制措施风险评价风险分级FCR部门/单位:4.危险源

5、清单(事例)审核人:日期:车辆行驶1.轮胎爆胎(1)轮胎上有裂纹或脱皮(2)夏季轮胎充气过足(3)车辆超载(4)长时间行驶超过轮胎负荷人身伤害设备损坏车辆失控(1)出车前,驾驶员认 真检查轮胎,如有裂纹或脱 皮,及时更换;(2)轮胎保持正常气压, 不超过规定压力充气;(3)车辆装载,符合载 吨位;(4)高温天气长时间行 车,适当停车,及时散发轮 胎因摩擦产生的热量。夏天轿车轮胎充装氮气248一般风险事例1(二)环境因素识别的相关知识1. 环境因素:是指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 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要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环境影响的环境 因素。2. 环境因素识别的注意事项:环境因素识别

6、应注意“一个过 程、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六个方面”。一个过程,是指产品、活动和服务整个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三种时态,是指过去、现在和将来。所谓过去是以彳主活动遗 留的环境影响可能仍然在继续。所谓现在是考虑现有的污染及环 境问题。所谓将来是指将来或出厂后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三种状态,是指正常、异常和紧急。正常是指污染物的常规 排放、资源能源的正常消耗。异常是指开机、停机、检修、维修 情况。紧急是指突发性事故、环保设施的突然失效。六个方面,是指大气排放、水体排放、废物管理、土地污染、 原材料及自然资源和能源、对社区和周边环境的影响等其他环境 问题。A 1=13.环境因素的描述方法:环境因素的表达形式

7、通常应是“名词+动词”。这里的名词和动词存在三种不同的内涵。第一种内涵:“名词”是指污染物质或污染因子,“动词”常 常用排放、处置、泄漏、遗弃等。如:噪声排放、废气排放、危 险品的处置、化学品泄漏等。第二种内涵:“名词”是能源、资源,“动词”常常用浪费、 消耗、利用等。各种能源如水、电、气、蒸汽的浪费、消耗,各 种生产、生活物料使用和消耗,各种矿产、土地、耕地、各类自 然资源的消耗和利用等,这里应特别强调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和利用。如水的消耗、电的消耗、电的浪费、油料消耗等等。第三种内涵:“名词”是指环境的友好物质,“动词”常用破 坏、砍伐、捕杀、猎杀、挖掘、盗掘,通常是一种破坏行为。如 植

8、被破坏、树木砍伐、野生动物捕杀、保护动物猎杀、文物盗掘、 文化遗产、古迹等的破坏等。4.环境因素清单(事例)环境因素清单(事例)序号环境因素发生地点 或环节环境影 响频率和强度处理现状控制措施 排放去向时态状态评价方法风险分级LSM1尾气排放交通运输污染空气每天百辆年检达标排向大气现在正常4312一般2油料消耗交通运输能源消耗污染空气700吨/年定额管理现在正常3412一般3车辆自燃交通运输设备损坏污染空气极少发生加强检查加装灭火器将来紧急144一般二、风险评价方法这里只介绍昆仑公司建议采用的两种评价方法。(一)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半定量风险矩阵法。半定量风险矩阵图法,将风险评价结果(R

9、值)分为三级,即一般风险,较大风险,重大风险。进行风险评估时,根据危害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F)和后果的严重性(C)分别取值,风险值R=FC。注:在选取F值或C值时,采取就高原则,即在选择分值时, 竖列中不同类型的影响可能不同,从而对应的分值不同,在选择 时,选择其中对应高的分值。表1评估危害后果的严重性(C)分数人员伤亡程度财产损失停工时间对声誉的影响5死亡N100万元N30天引起国内公众的反应;持续不断的 才指责,国家级媒体的大量负面报道终身残废丧失劳动能力4重伤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10万元一 100万元N20天引起整个区域公众的关注;大量的 才指责,当地媒体大量的反面报道; 国内媒体负面报道

10、,当地、地区或 国家政策的可能限制措施职业病慢性病住院治疗3需要去医院治疗,但 不需住院1万元-10万 元N10天些当地公众表示关注,受到些 才指责;些媒体有报道和政治上的 重视2皮外伤W1万元N1天公众对事件有反应,但没有表示关 注短时间身体不适1没有受伤无没有误时没有公众反应表2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F)分数偏差发生频 率安全检查操作规程员工胜任程度(意识、技能、经验)防范、控制措施5每天发生从来没有检 查没有操作规程不胜任(无任何培训意识不够、缺之经验)无任何防范和控制措施4每月发生偶尔检查或 大检查有,但只是偶尔 执行不够胜任防范、控制措施不完 善3每季度发生月检有操作规程,只 是部分

11、执行一般胜任有,但没有完全使用 (如个人防护用品)2每年发生周检有,但偶尔不执 行胜任,但偶然出错有,偶尔失去作用或 出差错1偶尔或一年 以上发生日检有操作规程,而 且严格执行高度胜任,(培训充分, 经验丰富,意识强)有效防范控制措施严重性(C)可能性(F)C1C2C3C4C5F112345F2246810F33691215F448121620F5510152025表3风险评估表(R=FC )评价的结果可分为三级:一般风险R=FC为16;较大风险R=FC 为812;重大风险R=FC为1520。(表3中,C1代表C取值为1 分,F1代表F的取值为1分,C2代表C的取值为2分,其它 以此类推)(二

12、)环境因素风险评价方法一矩阵法。矩阵法是将识别出的环境因素分别从违反法律法规要求、污 染物排放、资源和能源浪费、安全隐患及危害员工健康、相关方、 生态影响等方面进行评估分类分级,从环境因素产生的环境影响 的严重性和可能性,以及投入管理技术措施的可行性等角度确定 重要环境因素,见表1。表1重要环境因素评价矩阵表分类分级违反法律法规标准“三废”排放噪声污 染安全隐患或危害 员工健康浪费资源能源生态影 响相关万环境影 响大环境影 响小环境影 响大环境影 响小加强管理或优化操作可改进或控 制改进的方案技术 可行,有低费方案近期改进有难度(技术不成熟及 中费万案)没有改进可能性(没有成熟技术 或高费方案

13、)OOOOOOOO注:重要环境因素;一般环境因素;。未来控制环境因素1. 首先判断环境因素是否违反法律、法规、标准要求。违反法律、 法规、标准要求的环境因素必须作为重要环境因素。对于符合法 律、法规要求的环境因素,分为以下六类:(1)“三废“(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排放类环境因素。对环 境影响大的因素,依靠加强管理或优化操作即可改进或控制的, 改进技术方案和工艺成熟,且经济上可行的,作为重要环境因素。 对环境影响小的因素,近期改进有难度的,作为一般环境因素; 改进或控制有困难的,作为未来控制环境因素。固体废物列入国 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均作为重要环境因素。(2)噪声污染类环境因素。依靠加强管理

14、或优化操作即可改进 或控制的,改进的方案技术上和经济上可行的,作为重要环境因 素。其他环境因素作为未来控制环境因素。(3)安全隐患或危害员工健康类环境因素。依靠加强管理或优 化操作即可改进或控制的,改进的方案技术上和经济上可行的, 作为重要环境因素;近期改进有难度的,作为一般环境因素;改 进或控制有困难的,作为未来控制环境因素。(4)浪费资源能源类环境因素。将企业有关能耗、物耗数据与 设计指标和国内外同类相比较,从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的观点出 发,判断各项消耗指标水平和进一步改进的可能性。依靠加强管 理或优化操作即可改进或控制的,改进的方案技术上和经济上可 行的,作为重要那个因素;近期改进或控制有困难的,作为一般 环境因素;其他因素作为未来控制环境因素。(5)生态影响类环境影响。从生产获得或服务对周围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