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史料和史料实证相关材料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4199008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史料和史料实证相关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史料和史料实证相关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史料和史料实证相关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史料和史料实证相关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史料和史料实证相关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史料和史料实证相关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史料和史料实证相关材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史料和史料实证有关材料一、什么是史料?史料有哪些类型?概念:史料是研究历史的根据,是研究和编纂历史所用的资料。重要来源有实物的(如古迹、文物、地下发现的遗物等)、文字的(如多种著作、文献、铭刻等)和口传的(如传说、访问、民歌等)。 类型:口述史料、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历史纪录片等;二、史料的分类:1、根据载体来分: ()文字史料文字史料的地位:文字史料是最重要的史料载体。在所有史料中,这是数量最多的一类,可称浩如烟海。但个人因素(阶级立场、个人修养)、 政治因素(政治权势纂改历史)时代因素(研究措施、角度)均会影响其价值。史书:距离要研究的时代较近的人所写的史书,是研究当时的重要史料。学术著作

2、:反映当时人的思想、观念、以及学术的发展。档案文书类:特别对政治史及社会史研究颇有协助。平常生活中的文字遗留:涉及如古代的农民历、商店的帐薄、土地契约书,以及私人来往的书信等。由于这些大多不是刻意留传下来的东西,常能更真实地反映当时的实际生活及想法。报刊杂志:为近现代史的重要史料,一般性报纸有助理解某些事件的发展,以及当时人从不同观点对此事的理解,娱乐性的报刊则可以观测当时人的文化和生活。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内容虽有虚构之处,但常可反映当时人的生活、想法以及观念等,对于文化史、思想史、社会生活史的研究有所助益。(2)实物史料:涉及古代建筑、家具、衣物、器物、饰品、钱币、墓葬、绘画、雕塑等,用以

3、探讨当时人的生活、及观念等等。此类的史料,有很大部分是由考古发掘的。是最重要的史料之一。其重要在于直接性。实物史料的地位:比文字资料可信度高。有关史前和上古的历史,实物史料显得特别重要。与文史资料互相参证,从差别中寻找历史的真实,还可以弥补文献的局限性。实物史料的局限:它们也许只是很小的一种碎片,并不一定能展示历史的全貌。对有些器物,人们还只能猜想它们的意义,并不能做出精确的判断。(3)口述史料:访问实录、史诗、神话、传说、故事等,多用于现代史或无文字记录时期研究,借以而获得对历史更直接进一步的理解。口述史料的局限: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口述资料会与本来面貌有较大差距;在史诗、神话、传说、故

4、事当中,也会有大量发明和虚构的情节;由于种种客观因素,当事人回忆也难免不精确或不全面因此有人说口述史料如云雾,其真相不易见,但是不能不爱惜此类史料。、准时间与价值分()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原始资料。因此又叫直接史料,它最高的一种境界,是当事人直接的观测与直接的回忆。(2)第二手史料:非当事人提供(涉及后人整顿)的资料则是比较间接的证据,我们称为第二手资料,又叫间接史料。 地位:一般来说,第一手的史料价值较高,使用第二手史料时需要更加小心谨慎;衡量第一手和第二手史料的价值高下也不能绝对化。3、按形成目的分(1)故意史料(记述性史料):成文的历史

5、著述、回忆录和公开的报道,作者的目的就是让现代和后世之人理解历史。故意史料还涉及墓志铭、碑文和口述的神话、传说、历史歌谣、历史故事等。(2)无意史料(遗留性史料):指原属过去历史事物的一部分而遗留至今的、从其最初形成就不以讲授历史为目的的,而是因别的目的或因素形成的、给人们无意中提供了可靠的历史信息的史料。无意史料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实物遗留”,如古建筑、生活用品、生产工具、艺术品、货币、及人体遗留如骨骼、牙齿等;二是“抽象遗留”,风俗习惯、语言、地名等;三是“文字遗留”,如私人信件、诏令敕诰、法律法规、公约、证件证书、谈判或审讯记录、账簿等。地位:无意史料的可靠性要高于故意史料。三、获取史料

6、的途径和措施1、去图书馆或有关机构查阅档案、文字史料、图片史料;2、参访当事人或目击者获得口述史料;3、观看纪录片的影视资料;4、到当事人活动过的地方探访遗迹或获取实物资料;5、现场考古(或考古现场的实迹复原);6、运用网络资源。四、史料的运用(一)史料真伪的甄别任何一种历史结论都必须有史料的支撑,而运用史料论证历史问题的前提是史料必须真实可靠。据报道,上海发现了一张也许是元朝棉纺织革新家黄道婆的真人画像(图略)。某同窗想从下列四方面考证画像真伪,最核心的应当是确认画像的A人物年龄 .尺寸大小.创作时间 D.色彩浓淡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

7、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别最能阐明(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年代长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历史材料的运用一方面要辨别真伪.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二)史料价值的分析在对史料的分类和甄别的基本上,就要对史料价值进行分析。如何分析史料的价值呢?应注意如下要点:(1)原始史料的史料价值比二手史料高。 一般而言,历史事件、人物当时的有关文物和记载等原始材料史料价值高。有时候历史当事人的论述也许因立场问题而有作伪成分,因此,口述史料在某些问题中有特殊价值,应作具体分析。有学者觉得早在商代就也许浮现了牛耕,对她最有利的证据是(

8、)A商代遗迹中出土了牛骨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2)二手史料的价值应结合记载者的身份、时代进行具体分析。如,资治通鉴和魏书同样有有关南北朝历史的某些记载,相较而言资治通鉴的可靠性就要强某些,由于司马光很注重历史考证,有“无征不信”的精神,而魏书的作者魏收治史态度就不甚严谨;但是魏收处在南北朝的当时,司马光生活在北宋时期,距南北朝有几百年的时间,因此,有些问题也许魏书的记载更符合历史真相。因此,在论证问题时要遵守“孤证不立”的原则,广泛收集史料。()文艺作品和传说的史料价值应结合问题作具体分析。文艺作品和传说均

9、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应注意其合用范畴。故事等文艺作品必然带有作者生活时代的痕迹,因此就反映某一时代社会生活而言,许多故事是一种难得而可靠的“无意史料”。(4)学者研究成果的史料价值。学者对史料的考证、解释、整顿和分析,虽然是二手史料,但常常比较全面、客观,是对史料的记录分析,有很强的证明力。学者研究的具体结论,不属于史料,但可以作为问题探讨的参照。 (三)史料论证的基本措施()求源法。考证史事,就要追寻史料的来源。有学者觉得,中国的瓷器(hna)深受世界人民爱慕,因此,中国被称为China。更有学者指出,China是“秦”的音变(Qnhina)。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是( )A.在考古学上获得突破

10、,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B.运用计算机等先进科技手段,进行广泛调查,得出科 学结论C.调查中外出名历史学家意见,用民主方式解决这一学术问题D弄清最早用China称呼中国者先获悉了“秦”还是“瓷”的 信息(2)反证法。即举出有力的反证,以判断是非。梁启超把它形象地比方为“以矛陷盾”。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辩驳。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互相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 B材料二否认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

11、立 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干成立 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 不矛盾()以诗证史。某外国学者在研究唐代人口时,引李白诗句“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证唐代邯郸人口殷盛。有学者则指出李白用的是战国时秦赵长平之战,秦人胜,坑杀赵兵四十万的典故。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其诗局限性为信 B.李白是唐代出名诗人,意见具有权威性C.外国学者以诗证史,研究措施令人耳目一新 D历史研究可以以诗证史,但必须详加考辨(4)旁证法。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拟定该记载与否真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明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对的的。这阐明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 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正客观性历史记载必须通过考古发现证明 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根据二、哪种史料属于一手史料?为什么?x史料,属于x史料类型,是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观测记录、回忆或留下的资料(遗物、遗迹)等原始资料,是当时当事的史料,因此属于一手史料。xx史料,属于xx史料类型,是非当事人提供(涉及后人整顿)的资料 ,是根据其她史料而形成的,是比较间接的证据,属于第二手史料。三、判断所给史料属于哪种史料类型?四、史料实证:()从史料引出结论可以从史料中体会作者意图;()用史料阐明可以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3)用史观对历史现象、观点等进行分析论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