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和生活饮用水.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4198383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场所和生活饮用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公共场所和生活饮用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公共场所和生活饮用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公共场所和生活饮用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公共场所和生活饮用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场所和生活饮用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场所和生活饮用水.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安市公共场所及生活饮用水迎省检创卫复审工作的情况汇报2012年6月2627日,按照西安市创卫复审的统一安排,省创卫公共场所及生活饮用水检查组2位专家,对我市公共场所及生活饮用水创卫情况进行了评审检查。在2天的时间里,检查组共查推荐及抽检单位22家,涵盖住宿、美容美发、洗浴、歌舞厅、网吧、游泳池、自来水厂以及二次供水单位等本组的全部项目,覆盖了9个区及部分市管单位。专家组采取查资料、看现场、随机提问等方式,对照国家卫生城市考核标准,对各单位进行了详细的检查,现场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予以了指导。吕鹏副局长、法监处和市监督所负责人全程陪同了检查。通过2天的实地检查,专家组认为我市在公共场所及生活饮用水

2、卫生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整体卫生水平有了台阶式的进步,取得了明显的成绩。突出的创新亮点有以下3方面:亮点一:在全省首家全面推行卫生监督信息公示栏制度西安市卫生局以新修订实施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为契机,从2011年第四季度开始,在市管公共场所经营单位中,首创推行“卫生监督信息公示栏”制度,要求各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必须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设置统一标准、统一样式、统一内容的“公示栏”,市管公共场所单位公示率达到了95%以上,并在区县公共场所经营单位逐步推行。此举促进了公共场所经营单位进一步提高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有力促进了企业自律,并广泛发挥社会监督力量,扩大了卫生监督效能的影响力,形成了

3、监管者和消费者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亮点二:在全国率先全面推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2005年,西安市被卫生部确定为首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量化分级试点城市。7年来,西安市卫生局按照“量化评价、分级监督、动态管理、公开透明”的工作原则,确立了“市管先行,区县推开”的工作方针,坚持监督与监测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整治工作相结合,分年度、按计划开展了生活美容美发、旅店业、洗浴业、歌舞厅场所等行业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定工作,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完善档案管理。通过不断强化措施,真抓实干,西安市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工作顺利完成了卫生部和省卫生厅下达的各项要求,住宿业、美容美发行业、洗浴行

4、业以及游泳场馆全市量化率全部超过95%,其中市直管公共场所相关单位量化率全部达到100%。与此同时,树立的一批A级单位,在行业内也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亮点三:迎难而上,全面开展公共场所禁烟活动2011年5月1日起,卫生部新规发布,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市卫生局全面加大工作力度,一是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通过报刊、电视、网络开展宣传,营造舆论氛围。 二是召开了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培训会议,向市直管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发放控烟宣传画和“禁烟劝阻员”红袖标。要求各公共场所要设立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志,张贴控烟宣传画,设置佩戴红袖标的专职禁烟劝阻员,禁烟劝阻员要对吸烟者宣传吸烟危害健康的知识,并对吸烟行

5、为进行劝阻。三是组织卫生监督员对各场所开展专项禁烟督导检查,逐步形成了社会舆论监督,行业行为自律的良好格局。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专家组也指出了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卫生监督人员不足、监管力量薄弱按照卫生部的有关规定,卫生监督人员编制数应按辖区人口万分之一的比例配备。目前,西安市九区总人口673万人,应配备卫生监督员673人,实际九区卫生监督所现编制总数354人,与配备标准相差319人。卫生监督人员不足、监管力量薄弱以及区县监督人员指导能力不强,严重影响了全市公共场所和生活饮用水创卫及日常卫生监督工作有效开展。问题二:从业人员岗位卫生知识培训不到位,卫生操作不规范。公共场所从业

6、人员具有流动性大、文化水平低的特点,他们又是场所卫生操作管理的具体执行者,培训工作未能实现课堂教授和现场操作的有效衔接,直接造成了卫生管理出现漏洞。表现有:1、消毒等卫生设施的使用方法和正常运转判定能力不高。如部分场所消毒柜不能达到实际消毒效果,消毒液配比工具不准确。2、岗位卫生知识不足和操作规程不清楚。专家组在现场指出,部分岗位的从业人员对公共用品用具的清洗操作程序出现错误,对相关卫生操作的要点未能正确掌握。3、相关卫生产品的索证和有效性查验不准确。从业人员未能正确了解相关产品的索证要求,造成部分产品索证不全,甚至出现消毒产品过期无效的情况。问题三:迎检及抽检单位有突击整顿痕迹,未形成长效管

7、理机制。专家组在与陪检人员进行内部通报时表示,虽然从检查结果上看,各单位均基本达到了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的要求,但通过现场提问和考查实际操作可以看出,各单位不同程度上均有突击整改的痕迹,如从业人员实际卫生操作不熟练、部分公共用品保洁设施临时拼凑,某被检单位在消毒记录上甚至出现了不存在的日期等等。对于省检查组专家提出问题,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依据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有针对性的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监督指导,早日改进不足,为圆满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是统一操作规范和规程,统一标准,全市推行。近日,我们已组织市监督所有关专家,按照国卫标准的要求,结合省所专家的现场指

8、导,草拟制订出了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用具及环境卫生的清洁消毒规程,该规程着力于操作人员易于掌握,可长期执行,现已进入到论证阶段,待通过后向全市推行,以求达到简便易行、统一规范、长效规范管理的效果。二是大力加强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我们将在近期采取集中专项培训的方式,组织专业授课人员,按照国卫标准的规定,以简单易行、易接受、易理解的培训方式,实现从课堂培训到现场操作培训的转变,使从业人员掌握相关岗位卫生知识和操作规程,掌握消毒等卫生设施的使用方法和判定卫生设施正常运转的能力,提高从业人员对公共用品、用具的清洗消毒实际操作能力,实施科学规范消毒。三是拉网排查、强化督导、示范带动,促

9、进全面提高。在巩固现阶段创卫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将组织卫生监督人员,严格标准、采取拉网排查的形式,继续开展大强度的监督指导工作,市卫生监督所在做好市管单位迎检工作的同时,将继续组织督导组,对9区进行督察指导,各区要着力打造示范店和示范街,切实形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全面达标的目标。四是建议立即着手加大对各区县卫生监督机构的建设支持,为缓解区县卫生监督力量的不足与创卫及日常工作异常繁重的矛盾,在短期内应在人力、财力以及执法车辆方面加大投入,给予应急支持,同时应当加快落实基础设施建设和执法装备建设的长期规划,以全面加强卫生监督机构,特别是区县卫生监督机构的能力建设,以提高基层卫生监督机构的综合执法能力。五是要全面开展二次供水的监管工作,形成全市全覆盖。此次专家组检查的二次供水单位为五星级酒店,虽然得到了高度肯定,但国卫所查的二次供水单位除宾馆饭店外,还涵盖有居民小区和机关单位及其家属院,在日常检查中我们发现,后者在硬件设施及管理方面还有相当多的问题,如重视程度不够,二次供水设施周围环境卫生不洁;透气管、溢流管防护网破损,防护作用失效;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不到位;卫生档案管理不规范等。因此,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应大力开展此类二次供水单位的监督管理,同时卫生系统各单位也应当对本单位的二次供水设施的卫生维护工作予以高度重视,以避免出现国卫复审时的失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