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内容编排顺序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4197333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内容编排顺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内容编排顺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内容编排顺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内容编排顺序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内容编排顺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内容编排顺序(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统计与概率”教学内容和要求一下、(第9397页)内容结构;教学要求:1使学生初步(经历)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二上、(第页94-98页)内容结构:教学要求: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二下

2、、(第106页-114页)内容结构例1填写比较简单的复式统计表。体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根据统计图表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2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5个单位)。根据统计表提供的数据初步掌握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1格代表5个单位)。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做出合理的预测。教学要求: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2使学生初步认识统计图(一格代表五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

3、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三上、可能性(概率)(第104页111页)内容结构:主题图、例1:通过实验,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例2: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例3:经历简单的重复试验,感受随机事件发生的统计规律性,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例4:根据简单重复试验的条件,判断所有可能发生的事件并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一步体会不确定现象的特点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例5:根据试验的统计结果,推测试验条件中的数量关系,并加以验证。(进一步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统计规律)教学要求: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4、。2使学生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3使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三下、(第38页45页)内容结构:教学要求:1向学生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3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第一学段有关统计知识如下表所示。一年级上册渗透(象形统计图)一年级下册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年级上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二年级下册复式统计表,

5、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三年级下册纵、横两种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平均数四上、(第99页109页) 内容安排:例1:完成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能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1:完成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生活中找到复式统计图,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教学要求: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明确其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不同,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

6、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四下、(第108页116页)内容结构:例1: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根据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根据数据的变化,体会统计的作用。例2:完成折线统计图。根据统计图解决问题。根据数据的变化进行合理的推测教学要求:1、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2、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较简单

7、的数学问题。五上、(第98页108页) 内容结构: 主题图、例1例3: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具体的: 例1、最简单的等可能性事件(即两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都是1/2)例2、用几分之几来描述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例3、列出一次试验中所有可能的结果,据此判断事件发生的概率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例4、例5:理解中位数的统计意义,会求给定数据的中位数;能根据实际情况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各自的特点。具体的:例4、中位数的引入和统计意义。例5、中位数的求法及其在统计学中的作用教学要求:1、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2、能

8、按指定的要求设计简单的游戏方案。3、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学会求中位数的方法。4、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各自的特点。五下、(第122页131页)内容结构:例1、众数的引入和统计意义。例2、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引入和应用。明确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的不同;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描述和分析数据并进行合理的推测),体会其作用。教学要求:1.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2.通过实例,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的表示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3、通过实例,理解众数的统计意义会求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