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范仲淹刻苦读书的小故事.docx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4195929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范仲淹刻苦读书的小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有关范仲淹刻苦读书的小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有关范仲淹刻苦读书的小故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关范仲淹刻苦读书的小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范仲淹刻苦读书的小故事.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有关范仲淹刻苦读书的小故事 范仲淹心里明白:要想干一番大事业,就得自律严刻,自觉吃苦,自强不息。 故事一:划粥断齑 在醴泉寺读书期间,继父的家境已经比拟窘迫,仲淹心知肚明。每次离家去寺院,母亲总劝他多带些粮米,一来担忧儿子吃不饱累坏身体,二来怕给寺院的师父增加负担。可每次范仲淹都不多带,而且带的数量,出人意料的少。母亲絮叨奉劝,仲淹总是胸有成竹地说:“我有数,不少。” 初到寺院时,粮米交给厨房,代为制作,随寺院的钟声与和尚们一道用饭。可范仲淹,从早到晚一个心思地读书思索,常常充耳不闻钟声,遗忘了吃饭,再去打饭时,又过了时辰。好心的厨僧或小和尚眼看着范仲淹如此废寝忘食地读书,便主动给他送饭来,

2、仲淹很过意不去,给别人添了麻烦。 为了读书便利,他自己备了小锅小灶,自炊起来。范仲淹按自己既定的办法,每天夜晚,量好米,添好水,在小灶里点燃自己拾的木柴,煮米粥。一边读书,一边续柴煮粥。一锅米粥煮好了,时间也已过了半夜,他便和衣睡去。其次天清早起来,锅里的米粥凉透了,已经凝固成圆圆的一整个。他拿出小刀,在凝固的粥块上面,划上一个十字,完整的一锅粥分成了四块。早晨吃两块,黄昏吃两块,一日两餐,这便是“划粥”。用什么菜蔬佐餐呢?菜蔬就在寺院四周的大山之中。坡坡岭岭,沟沟坎坎,自然生长着野韭菜、野葱、野蒜、野山芹,还有苋菜、苦菜、荠荠菜、蒲公英、王不留、茵陈等十几种可食的野菜。白天去山洞读书时,顺便

3、拔几种野菜回来。吃饭时,把十几根野韭菜,或野葱、或野蒜,切成细碎末,参加一点盐拌和拌和,一顿佐餐的菜便成了。 这就是“断齑”,齑ji,切成碎末的韭菜、葱蒜等。划粥断齑,既简约又清淡,省时、省力、省钱,可谓范仲淹的制造!醴泉寺读书三年,范仲淹根本过着“划粥断齑”这种清苦自律的生活。随着范仲淹在北宋历史舞台上光芒业绩的呈现,“划粥断齑”也就成了特指范仲淹青少年时代刻苦读书的专用成语。 故事二:窖金苦读 有一次,范仲淹在洞中读书时,两只老鼠跳进粥锅吱吱乱叫,他抬头一看,是一白一黄两只小老鼠。范仲淹忙将老鼠驱逐出去。两鼠慌张逃出洞外,钻到荆树两侧。范仲淹追到树下,见一侧鼠洞闪着黄光,一侧鼠洞闪着白光,

4、他很惊异,取来铁锹挖开一侧鼠洞,下面竟然是一个大地窖,扒开土石,却是满满一窖黄金,他顺手埋好。又挖开另一侧鼠洞,见是一窖白银,仍不动分文,埋好如初,复回洞中挑灯夜读。 离开寺中三十年后,醴泉寺患病火灾,慧通大师不忍寺庙毁在自己手中,便派人找到已延州戍边的范仲淹求援。范仲淹询问了寺庙的状况,热忱招待来人,但只字不提援修寺庙的事情,临走时修书一封并赠送了两包上好的茶叶,让来人回复慧通大师。庙中和尚听说范仲淹闭口不提修庙一事,心中愤然。 一天,慧通大师展信见是一首五言诗:“荆东一池金,荆西一池银,一半修寺院,一半济僧人。”慧通等人对范仲淹不贪财货、密覆不取的高尚品行更添无限敬意,用所掘金银修缮寺庙,醴泉寺得以复兴。这便是邹平妇孺皆知的“窖金苦读”、“窖金捐僧”的故事。范仲淹在醴泉寺苦读三年,这在他的一生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他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打下了雄厚的学问根底;另一方面,培育和熬炼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克制困难的坚韧意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