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1.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4195877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1.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12012届第一学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试卷姓名;刘亚 学号;11206030140 专业;应用化学1. 请联系实际谈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是高素质人才的根本,当前,虽然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仍然普遍存在,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很多人都认为大学校园是一个世外桃源、天外净土,然而就在这一方圣土之内却隐藏着诸多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就是目前困扰着大学生的首要问题之一。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25岁之间,从心理学观点来看,他们属于青年中期,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具有青年中期的许多特

2、点,如辩证思维的形成、自我同一性的完善、同样群体的形成、价值体系的稳定等等,但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也有自己的一些独特性:1、大学生的智力发展通常比较好,基本介于中上智力和高智力水平之间;2、考试焦虑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普遍性问题;3、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存在光环效应,他们与同龄人相比,往往有更多的成功经历,也被寄托了更多的希望,因此自我评价会有偏高的可能;4、大学生的价值准则倾向于理想化,具有明显的离散特征,当他们被个体调用来进行社会行为判断时,当事者便会表现出明显的苛求现象或理想化倾向。 正是由于高校学生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段,且此年龄段是其心理发展处在由不成熟走向成熟但尚未成熟的重要阶

3、段,即处在心理断乳期,因此他们在这一时期内最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和困惑: 1、 理想与现实方面。大学生对未来有自己的设想,且一般理想比较高,希望将来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成为社会有用之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难以找到实现理想的途径,有时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没有克服的信心和方法;有的学生眼高手低,不喜欢“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只想做大事而一鸣惊人,这就必然产生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2、 自尊与自卑方面。大学生是经过激烈的竞争才进入大学校园的,他们是青年中的佼佼者,因此容易产生优越感和自豪感,然而,大学里人才济济,许多高中时期的尖子优势不再明显,他们失去了往日的荣耀,易产生心理失衡。有的同学因此就怀疑

4、自己,否定自己,产生了自卑感、挫折感和焦虑感。 3、 动力心理方面。一些大学新生常常在考大学的目标已达到后,很快便失去初进大学的新鲜感,丰富多彩的 大学生活在他们的眼里却黯淡无光,他们对学习来不了兴趣,对活动提不起精神,一些大学生自我意识缺乏稳定性,容易受外界因素左右,不能全面认识和正确评价自己,难以建立自信心,从而缺乏心理发展的动力。 4、 学习和创造心理方面。目前大学生反映最大的问题是考试焦虑。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动机功利化,学习动力不足,相当多同学是为了应付不得不参加的考试而学习,面对市场人才竞争的压力,他们内心都有危机感,但真正学起来仍然没劲。加上大学宽松的学习环境,不少同学个人约束力

5、差,自制力弱,学习成绩自然也差了。成绩差反过来又影响了学习心理的健康发展,更谈不上创造心理的发展了。 5、 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大学时代是一个渴望友情又追求孤独的时代,大学生们既希望有一方完全属于自己的自由角落,又害怕孤独,他们常常处在个体心理闭锁又渴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心理冲突中,不少同学将人际关系不适列为仅次于考试焦虑的影响心理健康的问题。少数同学甚至产生社交恐惧,部分同学则因与其他同学发生争吵或矛盾,不会处理而十分苦恼。6、 性心理和恋爱心理方面。大学生已进入性生理成熟和趋向成熟的阶段,而他们从校门到校门的学习生活经历导致了他们社会化过程的后延,致使他们的性心理的成熟落后于性生理的成熟,

6、加上性知识的匮乏,他们常常在正常的性幻想、性梦、性冲动后产生罪错感,少数同学甚至因此而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大学生不能正确处理爱情中的情感纠葛,或失恋后承受不了压力而轻生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7、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高校贫困生作为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特定的成长环境以及特殊的成长经历所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和心理素质的缺陷,给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和成才带来了负面影响。贫困生的主要心理问题表现在:(1)、自卑与自尊交织;(2)、焦虑与抑郁并存;(3)、敏感与孤僻共生;(4)、无奈与愧疚交错;(5)、嫉妒与怨恨相伴;(6)、虚荣与依赖互融。 8、 情绪心理和挫折心理方面。大学生的社会情感丰富而强

7、烈,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与内隐性,他们容易受外界和暂时因素的影响,情绪反应很容易被激发且难于控制,因此他们对因考试失败、交友受挫、失恋、择业失败而引起的挫折情绪体验表现出承受力低的倾向。 9、 择业心理方面。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十分突出,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他们出现了种种不正常的择业心态。诸如:择业恐惧心态,表现在不了解就业政策和社会需求,面对“自主择业”不知所措、甚至恐惧;盲目攀比心态,表现在择业期望值过高;急功近利心态,表现在对职业和单位的选择上过分功利化和经济化;择业过程中的心态失衡,如择业中的自卑、嫉妒、焦虑等。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亚健康状态是普遍现象,据调查,在校大学生中出现

8、心理障碍倾向的约占20%30%,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者约占10%,有严重的心理异常者约占1%,且该比例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因此帮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势在必行。 首先应该要从学生自身出发: 2.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用情绪的ABCDE理论调试自己的不良心理 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就是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 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

9、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错误信念也称为非理性信念。 人应该得到生活中所有对自己重要的人的喜爱和赞许; 有价值的人应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强; 任何事物都应按自己的意愿发展,否则会很糟糕; 一个人应该担心随时可能发生灾祸; 情绪由外界控制,自己无能为力; 已经定下的事是无法改变的; 一个人碰到的种种问题,总应该都有一个正确、完满的答案,如果一个人无法找到它,便是不能容忍的事; 对不好的人应该给予严厉的惩罚和制裁; 逃避可能、挑战与责任要比正视它们容易得多; 要有一个比自己强的人做后盾才行。 合理情绪疗法认为情绪本质上就是

10、就一种态度,也就是“人们不是被事情困扰,而是被他们对这些事情看法的困扰”也是B(beliefs),所以调试不清情绪就是改变认知(对事情的看法/评价/态度)比如你被一个石头绊倒了(A诱发事件),然后就说坏石头(Beliefs),并为之气愤半天(Conse不良情绪)。这时调试只需改变认知:是我不小心没看到石头,所以摔了或者认为是那石头太喜欢我了或者塞翁失马,焉知非福,B改变了,坏心情自然也就去了 你是否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形,当你需要上台进行当众演讲时,你倍感紧张,在演讲过程中甚至紧张到无法正常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这并不是演讲本身造成的,而是人的非理性信念造成的。比如:你会担心别人耻笑、批评,要求

11、“别人一定要接纳我,否则就是世界末日”,“如果讲砸了,就太丢脸了”等等。一方面是因为你对演讲的成功抱有很高的期望值,另一方面又对自己的演讲能力缺乏自信,这就造成了你的紧张。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利斯(Albert Ellis)认为人的思想往往是构成情绪的根源,情绪问题是由于人的非理性信念造成的。有情绪问题的人大多数是完美主义者,他们往往苛求自己,容易自我责备,容易被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所左右,使他们产生负面的情绪和感受。那么该如何控制我们的这些不良情绪呢?艾利斯提出了性格理论,即一个人的情绪困扰并非被外界的刺激所决定,而是决定于一个人的信念。如果我们能去除这些非理性信念,情绪困扰就能迎刃而解。非理性信

12、念包括要求自己得到身边所有人的喜爱和赞赏,要求自己必须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以往的经历证明我肯定坐不了某件事等等。非理性信念往往造成不良的情绪,包括沮丧、紧张、敌意、恐惧等感受。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强烈的自贬倾向,有损自我价值感,使人无法肯定自我。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控制:(一)使用非理性信念教导表格与非理性信念辩论。例如,第一,我想面对的非理性信念是什么?我一定要得到男友对我的爱;第二,理性上我可否支持上述信念?否。第三,有什么证据证明这个信念是错误的?如果我得不到他的爱,我仍可以从其他人身上得到爱,仍可过得开心。第四,如果我得不到必须得到的东西,有什么最坏的情况会实际发生在我身上?如:我

13、得不到男友的爱。那么我会缺乏从恋爱中得到的乐趣,我会觉得其他人可能会瞧不起我,因为我恋爱失败,而认为我没用。通过一系列的辩论,消除产生的非理性信念。(二)理性情绪想象法,包括负面想象和正面想象。例如 可以想象一些已经发生的或将来会发生的不愉快的事,尽量感受那种极端困扰的情绪,然后努力改变这些不适当的情绪。当情绪由不适当转为适当后,细心观察体会自己在思维上作出了什么样的改变,从中认识到人的情是可以控制的,这就是负面想象。正面想象则是想象一些使自己困扰的情况,感受那种极端恶劣的情绪,留意脑海中究竟是什么让自己困惑,再用理性情绪辩论法同非理性情绪辩论,从而建立起新的理性信念。(三)尝试向身边的人询问对自己的看法,目的在于让自己知道其实别人并不一定对自己的所作所为那么感兴趣,别人对自己的过错是可以容忍的,不必要因为太顾及别人的看法而将别人的反映加以夸大和猜测。3.请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试分析自己的个性,能力,特长,及自己的就业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