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三下乡实践报告-青海湖环境保护以及青海省当地文化调研.docx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4192094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暑假三下乡实践报告-青海湖环境保护以及青海省当地文化调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暑假三下乡实践报告-青海湖环境保护以及青海省当地文化调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暑假三下乡实践报告-青海湖环境保护以及青海省当地文化调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暑假三下乡实践报告-青海湖环境保护以及青海省当地文化调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暑假三下乡实践报告-青海湖环境保护以及青海省当地文化调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暑假三下乡实践报告-青海湖环境保护以及青海省当地文化调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暑假三下乡实践报告-青海湖环境保护以及青海省当地文化调研.docx(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暑假三下乡实践报告青海湖环境保护以及青海省当地文化调研青海六人考察团实践地点:青海省西宁市 青海湖实践时间:2016.6一 实践背景概述1. 实践背景(1)青海湖的景色欣赏与环境调研青海湖景色迷人,一望无际,水天相接的场景为诸多旅行者所向往,再加上阳光普照的天气,青海湖实为旅游胜地。欣赏青海湖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色,感受伟大祖国的大好河山。同时,青海湖作为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和咸水湖,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在旅游业和生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人类活动对青海湖的环境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响,本组拟在旅游的同时,对青海湖水质,植被,土壤,周围人类活动进行较基本的调研,同

2、时拜访青海省环保厅,与专业人士进行面对面交流,获得专业的知识与见解,总结青海湖的环境现状,倡导文明旅游,绿色旅游。(2)深化了解藏族文化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交汇的大省,其中藏族人口占到了一半以上。藏族同胞的生活区域主要集中在青海省以及西藏自治区,这两个地方占据我国国土很大一部分,对维护民族团结,民族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不管是对于藏族人还是汉族人,对彼此之间的基本了解是至关重要的,有了相互了解的基础才能更好地搭建交流与发展的平台。俗话说文化是灵魂,了解藏族文化是了解藏族这个民族的突破口,这对于民族发展民族团结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本组参观塔尔寺,作为西北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我们可以从中深一层次

3、了解藏传佛教以及藏传佛教对藏族人生活的影响。本组还通过采访当地藏族人民,询问关于生活方面的话题,比较藏族汉族两个民族生活上的异同。(3)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就是用当代最新科学技术成就提高人民群众的知识水平,通过合理和进步的教育制度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并用最能反映时代精神的健康的文学艺术和生动活泼的群众文化活动来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

4、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青海湖环境调研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让我们意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它也间接给出了治理环境,保护环境的方法与措施。藏族文化的了解牵扯到文化建设,中国是五十六个民族交融的国家,仅仅了解民族多元是不够的,作为当代大学生,扩充文化的积累无疑是必要的,深入了解藏族文化,加深对民族异同的理解,有助于宣传当今社会提出的民族团结。2. 实践目的及意义(1)青海湖调研 青海湖作为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和重要湿地,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价值。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过去多年青海湖水体面积不断萎缩。近年来,我国把青海

5、湖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最为重点工作来抓。通过各方多年的不懈努力,青海湖及周边生态环境呈现持续良性循环的发展趋势。青海湖流域是国际重要湿地之一,也是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水禽的集中栖息地和繁殖育雏场所,是极度濒危动物普氏原羚的唯一栖息地。但是由于近年随着游客的不断增多以及气候变化等原因,环境污染问题也开始显现。因此必须从长远的利益出发,对青海湖进行综合治理,遏制其生态环境的恶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由于受自然环境恶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青海湖水位持续下降,湖泊面积逐渐缩小,过度捕捞导致青海湖裸鲤数量锐减,鸟类栖息环境日益恶化走访青海省环保厅,采访专业人员,了解青海湖在生态中发挥的重要作

6、用,了解青海湖水质的变化情况,以及国家应对青海湖水质恶化所采取的措施,取得近些年青海湖水质的一手数据。通过横行和纵向的比较,分别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分析青海湖水质的变化情况、变化趋势。并且能够定量得对青海湖水质进行评估,对采取的措施的有效程度进行定量评估。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提炼,能够从控制污染源等方面找到应对青海湖水质恶化的措施。实地调研青海湖,定性观察湖水水质情况。调查旅游景点的游船等娱乐设施对青海湖环境的影响。通过走访二郎剑等景区,调查游客的环保意识以及景区在环保方面的管理是否到位。观察青海湖湖面有无悬浮垃圾。观察青海湖周围的植被覆盖情况,并分析与青海湖水质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2)藏族文化调

7、研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建设对促进经济增长,增强综合国力,参与国际竞争,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社会进步,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基础性、关键性、战略性作用。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最重要的支柱产业,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已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藏族文化产业是我国文化产业中的一朵奇葩,不仅在我国文化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推动我国藏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 实地调研塔尔寺,了解藏传佛教。青海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青海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藏传佛教文化,从历史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对青海藏传佛教文化的空间

8、分布特点与组织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和实证研究,不仅是对区域历史文化地理研究方法的探索和尝试,同时也是青海人文科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领域。通过采访塔尔寺的僧人等,了解当今社会藏传佛教在青海地区的影响力。3. 实践背景资料青海湖 青海湖长105公里,宽63公里,湖面海拔3196米,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和咸水湖,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西宁市的西北部,位于东经993610016之间,北纬36323715之间。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大通山,东面是日月山,南面是青海南山,西面是橡皮山。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海拔36005000米之间。青海湖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比著名的

9、太湖大一倍还要多。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青海湖水平均深约21米多,最大水深为32.8米,蓄水量达1050亿立方米,湖面海拔为3260米。离西宁约200公里。湖区有大小河流近30条。湖东岸有两个子湖,一名尕海,面积48平方公里,系咸水;一名耳海,面积8平方公里,为淡水。塔尔寺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南25公里处的湟中县城鲁沙尔镇,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塔尔寺又名塔儿寺,创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塔尔寺是中国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在中国及东南亚享有盛名,历代中央政

10、府都十分推崇塔尔寺的宗教地位。明朝对寺内上层宗教人物多次封授名号,清康熙皇帝赐有“净上津梁”匾额,乾隆皇帝赐“梵宗寺”称号,并为大金瓦寺赐有“梵教法幢”匾额。三世达赖、四世达赖、五世达赖、七世达赖、十三世达赖、十四世达赖及六世班禅、九世班禅和十世班禅,都曾在塔尔寺进行过宗教活动。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另外寺内还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药、立法等方面的学术专著。每年举行的佛事活动“四大法会”,更是热闹非凡。塔尔寺的酥油花雕塑也是栩栩如生,远近闻名。二 实践内容及成果实践地点一:青海湖青海湖,古称西海,青海人民心中的圣湖。青海湖地处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

11、东北部,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大通山、日月山、青海南山和橡皮山之间,四面环山,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也是国际重要湿地。她是旅游胜地,保持着原始的颜色与味道,风景宜人;她是生态保护区,是诸多濒危动物的摇篮,阻挡着荒漠向东蔓延。我们一行人,怀着欣赏的目的,远望一望无际的平静湖面,头顶蓝天白云,在醉人的景色中陶醉心情。同时,我们带着科学学习的态度去认识青海湖,去了解青海湖对当地生态的地位以及作用,去评判愈发愈旺的旅游业对青海湖环境的影响,倡导大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青海省环保厅 因为由于我们的知识水平有限,评价标准也缺乏科学性,我们决定访问专业人士以获取更好的认识。所以在实践的第三天,我们来到了青海省

12、环境保护厅。在那里我们接触到了生态部的相关成员,我们针对我们之前亲身接近青海湖所观察到的现象以及产生的问题进行了叙述,他们热心地为我们解答。主要讨论的内容是青海湖和青海湖的周围,他们指出,青海湖是整个青海省调研和保护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旅游业的日益兴盛的确给青海湖带来了不好的影响,但是环保人员正在努力进行着保护工作,尽量保持青海湖环境的原生态,对于水质质量他们给予了“青海湖水质是好的”这样一个回答。 由于我们一行人准备的问题包罗万象,涉及诸多不同方面的内容,环保厅人员在回答我们问题的同时也给我们扩展了其他的内容,所以我们决定根据访问的内容分条概括。1、 青海湖的水位 我们有人提出了青海湖今年来水

13、位的情况。水位是一个可以方便明显判断湖泊内水量多少的评判标志。他们说整个来说青海湖的生态环境正在向好的一个方向变化,从2004年青海湖的水位最低,到2005年青海湖水位开始上升,到现在为止已经恢复到了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入湖水是是补给青海湖水量的一个重要渠道,在从前一段时间,入湖水曾一度减少到8条,然而现如今流入青海湖已增加至40条湖。2014年的监测数据显示,青海湖水位已连续年上涨,上涨的水位可以淹没生长十余年的树木,增加的水量相当于个西湖。自年国家在此实施大面积退耕还草以来,环湖地区植被有了明显恢复,有效减少了地表径流量损耗,抑制了沙漠化在青海湖流域蔓延,这对水位上升很有利。同时,随着全

14、球气候变暖,青海湖西北部的高山冰川、高山积雪加速融化,融水也导致入湖河流径流量增加。此外,青海省气象局科研所的卫星监测记录显示,近几年青海高原整体湖泊面积、水位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上升。生态环境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环境恶化的态势,但是总体的环境好转仍离不开气候背景的改善。 虽然青海湖水位上涨是个好消息,但是也有不利的影响。水位上升造成了青海湖周边陆地的淹没,特别是位于青海湖西岸的鸟岛,鸟类繁殖地也在不断缩小。这间接会影响该物种数量的减少。2、 青海湖的水质关于湖泊,水质就必然成为不得不谈的一个话题。青海湖水质的监测涉及诸多元素化合物的监测,远远超过我们所学的化学知识。简单来说就是地表水23项指标

15、。先前说道青海湖总体水质是好的,在我们的询问下得知氨氮含量略多,氨氮过多是造成湖水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富营养化会使营养盐的输入输出失去平衡性,从而导致水生态系统物种分布失衡,单一物种疯长,破坏了系统的物质与能量的流动,使整个水生态系统逐渐走向灭亡。在我们之前的观察中看到,岸边水中生长着较多的浮游植物,但其原因也可能是岸边受人为影响较大。青海湖的水质问题与湟鱼这个青海湖特别的物种的生活息息相关。湟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但是近年来湟鱼的生存受到了较大的威胁,比如河道来水量减少、湖水变咸变碱、人为偷捕。湖水变咸变碱属于水质的问题,尤其是前几年青海湖水位下降,随之带来的就是水中盐度上升,因为盐量不变,

16、而水量减少,使湖盐度整体上升,虽然湟鱼属于咸水湖鱼,但过高的盐度会严重影响它们的生存。况且一旦他们的种群数量减少,会使藻类等浮游生物数量的增加,造成水体的污染。这几年随着水位上升,湟鱼的生存状况有所好转。青海湖游轮是一大湖中娱乐项目。虽然说徜徉于湖面之上固然妙不可言,但是我们还应该注意游轮的排放问题。对此,我们对他们进行了相关问题的提问。他们给予的回答是:由于游轮排放形式是直接将气体排到大气中去,所以不会对青海湖的水体造成太大的污染。但是我还是想说,新闻里游轮漏油的事件还是发生过的,一旦机油排放到青海湖中,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因为青海湖是内陆咸水湖,只有进水口没有出水口,污染物很容易沉积,流不出去。所以当地旅游部门应该定期对游轮进行检测。同时,我们也应该向游轮上的乘客进行环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