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水井施工方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4191949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取水井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取水井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取水井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取水井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取水井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取水井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取水井施工方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取水井施工方案 杭州市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沉井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 1、工程特点:本工程位于桐庐县瑶琳镇瑶琳大桥以西500米处,分水江内距离江岸30米左右。圆形构筑物,内直径为8米,全高4.15米,占地面积63.58m2,设计取水量5000t/d.2、地形地貌: (1)取水井设在分水江中在勘察钻孔Z12#处,河床绝对高程11.5米12.5不等,沉井圆心坐标:x3310027.630,y40454832.122,距离江岸30米左右。二、 施工程序沉井坐标定位沉井基底鹅卵石回填至13.5米绝对标高(大水不会被淹)临时便道刃脚垫层施工底部1.20米(刃脚区为第一节)钢筋绑扎立内外模和支架刃脚浇捣砼、养

2、护及拆模壁板(为第二节)钢筋绑扎立内外模、支架、进水孔、套管预埋浇捣砼强度养护凿际垫层、挖土下沉沉降现察四周回填级配泺石盖板(为第三阶段)制模、钢筋、浇捣砼砼养护、拆模设备安装。三、施工方案1.沉井坐标定位:根据设计图纸的制定取水井圆心坐标:x3310027.630,y40454832.122的数据以规划设计坐标(红线)J4坐标:x3310146.134,y40454866.418为依托,采用全站仪测量定位。 2. 沉井基底鹅卵石回填至13.5米绝对标高(大水不会被淹)根据沉井设计图纸和工程地质报告Z11#与Z12#勘察孔的地质情况,沉井就地施工,根据当地水文资料和实际水位测量得出水位在绝对标

3、高12.5至13.5之间;沉井就地施工主要是防水工作应摆在重要考虑位置;故在就地于取水井中心为圆心距16米为直径的范围内填泺砂至高程13.5米。整平场地后,根据沉井的中心座标定沉井中心桩、施工放样结束后,须复核准确无误后方可浇刃脚垫层。3. 临时便道因江坝距离取水井有77米之远,取水井采用商品混凝土需做好泵车停在施工位置(桐庐商品混凝土厂最长泵仅有46米)修一条可以通往取水井的施工便道:详见下图:碎石或泺砂回填经计算约需415立方米。其中:200方从构筑物基础开挖出来的碎石驳运回填;215方从分水江内用挖机驳运回填。以上回填方取水井施工完成后恢复回填。4刃脚垫层施工:刃脚垫屎采用泺砂层和C15

4、混凝土垫层共同受力.砼垫层表面应用水平仪进行校正,使之表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5. 底部1.20米(刃脚区为第一节)钢筋绑扎:在垫层上安装设计图纸的竖向钢筋于刃脚的角钢焊接固定,再绑扎水平筋。钢筋的保护层的厚度因满足设计要求,应在钢筋与摸板之间设置同强度标号的水泥砂浆垫块,垫块应与钢筋扎紧井互相错开。钢筋绑扎完成后,应上报监理工程师进行隐蔽验收。隐蔽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立外模。6.立井筒内模及支架由于沉井刃脚高度1.20m.刃脚厚度(600mm)与井身厚度(500mm)不一致,因此井身砼分二节浇捣.内模同样分二节安装。井筒模板采用复合木模、方料、钢管与螺杆连接成型。7.刃脚浇捣砼 模板、钢筋工

5、序完成后.必须经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砼的浇捣。为缩短施工周期和保证工程质量,采用泵送商品砼。泵进砼可将输送管的软管直接放入浇捣段,距离浇捣而1m左右,保证砼不离析。砼浇捣前应严格检查各种预留孔、预留管和预埋件的位置和几何尺寸,严禁漏放和错放。砼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棒插入时应快插慢拔均匀震动防止离析现象的发生。砼征捣振时应注意检查模板受力和钢筋受力的情况,防止模板闻砼振捣的原因而跑模。8.壁板(为第二节)钢筋绑扎:刃脚混凝土浇捣完成后即混凝土初凝前把加工好了的竖向钢筋插入混凝土中,用水平筋与竖筋相互绑扎固定。进水孔预埋、管道套管预埋工作按设计图纸尺寸安装牢固。9.壁

6、板(第二节)木模安装:1)、墙模安装顺序是:支模前的检查 支侧模安装对拉螺栓,支另一侧模 校正模板位置 紧固对拉止水螺栓支撑固定 全面检查。2)、墙体模板支设前须对墙内杂物进行清理,弹出墙的边线和模板就为线,外墙大角应标出轴线,并做好砂浆找平层或通过在模板下口粘贴海绵条以防止漏浆。3)、墙体模板安装前先放置好门窗模板及预埋件,并按照墙体厚度焊好限位钢筋,地下室外墙限位钢筋内外禁止联通。但应注意不能烧断墙体主筋。4)、模板安装从外模中间开始,以确保建筑物的外形尺寸和垂直度的准确性;立好一侧模板后即可穿入焊接好止水的对拉螺栓,再立另一侧模板就位调整,对准穿墙螺栓孔眼进行固定。5)、模板安装前须均匀

7、涂刷脱模剂;支模时须对模板拼缝进行处理,在面板拼缝处用双面胶带粘贴;在墙的拐角处(阳角)也应注意两块板的搭接严密;阴角模立好后,要将墙体模板的横背楞(48钢管)延伸到阴角模,并穿好对拉螺栓使其与对应的阴角模或墙体模板固定,以确保角度的方正和不跑模。6)、剪力墙模板采用散支散拆方式,模板采用胶合板,用50100mm木枋作龙骨,用“3形卡”将对拉螺杆与钢管连接起来,木枋间距400,钢管间距600,对拉螺杆间距500500,模板采用钢管支撑和对拉螺栓共同支撑稳定。 木枋50*1004003形卡48钢管60048钢管M12螺栓3形卡胶合板50*100木枋止水条10.砼养护及拆模砼浇捣完成后应及时养护,

8、养护方法可采用自然养护和塑料膜覆盖法。在养护过程中,对砼表面需浇水湿润,严禁用水泵喷射而破坏砼。养护时应确保混凝土表面不发白,至少养护15天以上,强度达到75%以上方可挖土沉降。模板的拆除1、 拆模程序: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部位,后拆承重部位先拆除柱模板,再拆楼板底模、梁侧模板最后拆梁底模板。2、柱、梁板模板的拆除必须待混凝土达到设计规范要求的脱模强度。柱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板与梁底模板应在梁板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并有同条件养护拆模试压报告,经监理审批签发拆模通知书后方可拆除。3、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

9、遵循先支后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自上而下的原则。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4、拆模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处,以免发生安全事故。待该片(段)模板全部拆除后,将模板、配板、支架等清理干净,并按文明施工要求运出堆放整齐。5、 拆下的模板、配件等,严禁抛扔,要有人接应传递。按指定地点堆放,并做到及时清理,维修和涂刷好隔离剂,以备待用。11.凿除垫层挖土下沉:沉井下沉需待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挖土下沉。下沉时,应先凿除“刃脚的砼垫层及底部支模。挖土工具采用单斗长臂挖机挖出井外。沉外挖上顺序应中间稍低:四周,沉井内的挖土高差控制在1m以内,禁止不均匀单边挖土,防止沉井突沉造成沉井倾斜的危险

10、。外井壁四周挖方适宜使沉井四周摩阻力相近,均匀下沉。发现问题及时纠偏.若沉井下沉难时应另外想办法,不准大量挖深.造成突沉。沉井挖上班制连续作业,不得停顿.确保沉井连续、安全地下沉就位。当沉井接近标高时.应预先做好止沉措施。止沉措施可采用外壁四周回填泺砂级配(按设计要求回填四周渗水层)止平稳挑檐板来控制超沉。12.沉降观测:下沉过程必须随时测定沉井标高,确保均匀下沉.并做好沉井下沉记录。沉至设汁标高后,应先清除表面浮泥等杂物。盖板(为第三阶段)制模、钢筋、浇捣砼砼养护、拆模设备安装:1)工艺流程:支架搭设木龙骨铺设、加固楼板模板安装预检。2) 支架搭设:楼板模板支架搭设同梁模板支架搭设,与梁模板

11、支架统一布置。立杆顶部如设置顶托,其伸出长度不应大于300mm;顶部支撑点位于顶层横杆时,应靠近立杆,且不大于100。3)立杆支撑横纵间距不超过1.2m, 且立杆支撑钢管不能有接头,如有少数接头现象,所有顶撑之间要设水平撑或剪刀撑,进行横纵向扫地杆加固,以保持顶撑的稳固可靠。4)模板安装:采用木胶合板作楼板模板,一般采用整张铺设、局部小块拼补的方法,模板接缝应设置在龙骨上。大龙骨采用483.5mm双钢管,其跨度等于支架立杆间距;小龙骨采用40mm80mm方木,间距300mm,其跨度等于大龙骨间距。挂通线将大龙骨找平。根据标高确定大龙骨顶面标高,然后架设小龙骨,铺设模板。5)楼面模板铺完后,应认

12、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模板梁面、板面清扫干净。楼面标高18厚胶合板下垫50*100方木30018厚胶合板水平钢管扣件连接立杆间距1000*1000斜撑或剪力撑2.4、模板的验收1、模板及其支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必须要符合图纸设计要求。(2)具体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承受新浇筑砼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3)构造应简单、装拆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和砼的浇筑、养护等要求。(4)模板的接缝应严密,不得漏浆。2、模板与砼的接触面应涂隔离剂(脱模剂),对油质类等影响结构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不宜采用,严禁隔离剂沾污钢筋与砼接槎处。3、预留孔洞及预埋件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4、模板验收时,应由项目工程师带队,施工、质检、安全等人员全部到现场参加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钢筋绑扎与混凝土浇捣工序施工。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