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弯曲应力.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4190027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6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章 弯曲应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5章 弯曲应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5章 弯曲应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5章 弯曲应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章 弯曲应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章 弯曲应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章 弯曲应力.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弯曲应力5.1 纯弯曲5.2 纯弯曲时的正应力5-3 横力弯曲(剪切弯曲)时的正应力5.4 弯曲切应力5.6 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5.1 纯弯曲1.2观察变形以矩形截面梁为例(1)变形前的直线、变形后成为曲线、,变形前的,变形后仍为直线、,然而却相对转过了一个角度,且仍与、曲线相垂直。 (2)平面假设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假设变形前原为平面的梁的横截面变形后仍为平面,且仍垂直于变形后的梁轴线,这就是弯曲变形的平面假设。(3)设想设想梁是由平行于轴线的众多纤维组成。在纯弯曲过程中各纤维之间互不挤压,只发生伸长和缩短变形。显然,凸边一侧的纤维发生伸长,凹边一侧的纤维缩短。由平面假设纤维由伸长变为

2、缩短,连续变化,中间一定有一层纤维称既不伸长,也不缩短,这一层纤维为中性层。(4)中性轴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称为中性轴,由于整体变形的对称性,中性轴由与纵向对称面垂直。P139note:可以证明,中性轴为形心主轴。5.2 纯弯曲时的正应力1正应力分布规律:变形几何关系物理关系静力关系(1)变形几何关系取dx微段来研究,竖直对称轴为y轴,中性轴为z轴,距中性层为y的任一纤维的线应变。(a)(2)物理关系因为纵向纤维之间无正应和,每一纤维都是单向拉伸或者单向压缩,当应力小于比例极限时,由胡克定律 (b)此式表明:任意纵向纤维的正应力与它到中性层的距离成正比。在横截面上,任意点的正应力与该点到中性轴

3、的距离成正比。亦即沿截面高度,正应力按直线规律变化。(3)静力关系横截面上的微内力dA组成垂直于横截面的空间平行力学。这一力系可能简化为三个内力分量:横截面上的内力与截面左侧的外力必须平衡。在纯弯曲情况下,截面左侧的外力只有对z轴的力偶矩Me。由于内外力必须满足平衡方程,故: (c) 式(b)代入式(c) 结论:Z轴(中性轴)通过形心。 (d) 式(b)代入式(d) 结论:y轴为对称轴,上式自然满足(e) 式(b)代入式(e)(f) 式(f)可写成(g)式中为梁轴线变形后的曲率,EIZ称为梁的抗弯刚度。 2纯弯曲时梁的正应力计算公式由式(g)和式(b)中消去得讨论:(1)导出公式时用了矩形截面

4、,但未涉及任何矩形的几何特性,因此,公式具有普遍性。(2)只要梁有一纵向对称面,且载荷作用于对称面内,公式都适用。(3)横截上任一点处的应力是拉应力还是压应力可直接判定,不需用y坐标的正负来判定。5-3 横力弯曲(剪切弯曲)时的正应力1纯弯曲正应力公式推广应用于横力弯曲讨论:公式的适用条件(1)平面弯曲(2)纯弯曲或l/h5的横力弯曲(,)(3)应力小于比例极限。2最大正应力引入记号:W抗弯截面系数(m3)讨论: (1)等直梁而言max发生在最大弯矩断面,距中性轴最远处ymax。(2)对于变截面梁不应只注意最大弯矩Mmax截面,而应综合考虑弯矩和抗弯截面系数WZ两个因素。3强度条件 (1)对抗

5、拉抗压强度相同的材料,只要即可(2)对抗拉抗压强度不等的材料(如铸铁)则应同时满足:4强度计算(1)强度校核(2)设计截面尺寸:(3)确定许用载荷:Example1 空气泵操作杆,右端受力F1=8.5kN,1-1、2-2截面相同,均为h/b=3的矩形,若=50MPa,试选用1-1、2-2截面尺寸。Solution求F2 kN求截面弯矩M1=8.5(0.72-0.08)=5.44kNm M2=16.1(0.38-0.08)=4.38kNm故:kNm设计截面mm3mm3mmh=125mm5.4 弯曲切应力切应力的分布规律与梁的横截面形状有关,因此以梁的横截面形状不同分别加以讨论。1矩形截面梁(1)

6、切应力的分布规律当hb时,按上述假设得到的解答与精确解相比有足够的准确度。(2)切应力沿截面高度的变化规律从梁中取出dx段,而微段上无载荷作用。截面上的和的分布如图研究微块的平衡 (a)式中:为离中性轴为y的横线以下面积对中性轴之静矩。 (b)考虑到微块顶面上相切的内力系的合力 (c)(d)式(a)、(b)、(c)代入式(d) (e) (d) (f)由切应力互等定理,横截面上pq线处切应力为(g)这就是矩形截面梁弯曲切应力计算公式。讨论:a. 横力弯曲下梁的纵向纤维层之间存在切应力b. 矩形截面如图 or说明切应力沿截面高度按抛物线规律变化。c. 当时,=0 当y=0时,d. 考虑到2工字形截

7、面梁 (1)计算表明:截面上剪力FS的9597%由腹板承担,故只考虑腹板上的切应力分布规律,而腹板是一个狭长矩形,矩形截面切应力两个假设均适用(方向与FS一致,设宽度均布),采用矩形截面方法可得:式中:以y=0,代入上式得b0b,故K1K2,所以,矩形截面梁竖放比平放要好。(2) 截面合理性,经济性用比值来评价,引入,K值越大截面越合理。3等强度梁的设计(1)等截面梁是按最大弯矩设计(2)等强度梁是按变截面设计(2) 等强度梁为变截面梁各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max都相等,且等于许用应力。4举例Example 图示受集中力作用的简支梁,若设计成等强度梁,截面为矩形。设h=const,而b=b(x)Solution(1) 即:(2)讨论b(x)为x一次函数,直线变化 当当x=0时,b=0。这显然不能满足剪切条件。必须根据截面上中性轴处的最大切应力来论最小的宽度bmin。根据即:故:(3)叠板弹簧梁的构成将厚度为h的钢,切割成bmin的钢板条,当然钢板条长度不同叠起来,构成叠板梁如图示。(4)鱼腹梁的设计设:即:又: 故: 鱼腹梁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