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外汇储备的合理性分析.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4189496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我国外汇储备的合理性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当前我国外汇储备的合理性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当前我国外汇储备的合理性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当前我国外汇储备的合理性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当前我国外汇储备的合理性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前我国外汇储备的合理性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我国外汇储备的合理性分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前我国外汇储备的合理性分析【摘要】:本文依据我国外汇管理局的数据比较分析得出,我国的外汇储备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继而从多方面分析了高额外汇储备带来的不利影响,包括我国的福利损失,外汇储备管理风险的增大以及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等等,得出结论我国的外汇储备不合理,该如何应对这种态势,本文提出了政策建议。【关键词】:外汇储备 高速增长 合理性 对策研究【引言】:外汇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可以用于对外支付的国外可兑换货币。并非所有国家的货币都能充当国际储备资产,只有那些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且能自由兑换其他储备资产的货币才能充当国际储备资产。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在对外贸易与国际结算中经常使

2、用的外汇储备主要有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那么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是怎样的呢?一.我国外汇储备现状(一).首先,我搜集了并整合了两组数据,数据都来源于中国外汇管理局:(单位:亿美元)2010年一月至九月份我国的外汇储备月份123456789金额24152.2124245.9124470.8424905.1224395.0624542.7525388.9425478.3826483.031994年至2009年每年的平均外汇储备及之后每年的环比变化幅度:年份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金额516.2735.971050.291398.91449.591

3、546.751655.742121.65变化率42.57%42.71%33.19%3.62%6.70%7.05%28.14%年份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金额2864.074032.516099.328188.7210663.415282.491946023992变化率34.99%40.80%51.25%34.26%30.22%43.32%27.34%23.29%(二).我们知道,1994年我国对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实现了汇率并轨,实行银行结售汇制,从人民币经常项目有条件可兑换顺利过渡到人民币经常项目完全可兑换。之后,随着国际收支失衡的不断加剧

4、,巨额国际收支顺差(经常账户顺差、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并存)使我国的外汇储备始终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局面:2009年6月,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了2万亿美元,中国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外汇储备超过2万亿美元的国家;至2010年9月,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达到26483.03亿美元,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外汇储备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局面。二.高额外汇储备的不利影响虽然,正如商务部贸研院博士梅新育表示,“巨额外汇储备,表明我国已经彻底摆脱了目前仍在困扰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外汇缺口。”有着充裕的国际支付能力,就能有效防范债务危机或投机性货币的攻击。 但是,高额的外储同样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一) 高额的外汇储备影

5、响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开放经济条件下, 外汇储备的变动导致基础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增强。由于央行无法事先控制外汇占款的数量, 只能被动地应对外汇储备的波动。近年来, 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 中央银行被动地投放了大量的基础货币, 对冲过多的流动性成为中国货币政策的重要任务。公开市场操作、发行央行票据、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等手段都是围绕对冲外汇占款展开,使央行货币政策陷入了被动, 影响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面对近年来的高投资增长率, 央行虽几次加息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但超额的流动性却使上述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 并且升息还导致了更多投机性资金的流入, 中央银行陷入政策操作的两难困境

6、。 (二).高额的外汇储备造成了我国的福利损失诚然, 外汇储备可以增强一国应对突发事件的信心, 但在没有进口支付和偿还外债实际需要的情况下, 一国外汇储备规模过大以致过剩, 表明没有充分运用现有的资源, 实质上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张怡( 2006 ) 也认为,我国外汇储备资源的运用尚未达到最优配置, 效益欠佳: “我国大量的外汇储备被用于购买美国国债, 投资美国政府支持的房地产基金公司或存在美国银行,而这些钱又转给美国的企业重新到我国来投资。外资在我国的投资回报率一直在15%左右, 还不考虑它对环境污染而造成的损失, 而外汇储备购买美国国债也就只有5%的收益率”。二者的差价实际上是国民财富的变

7、相流失。(三).高额外汇储备加剧人民币升值压力。2003年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时,一直是把外汇储备的增加作为中国干预外汇市场的把柄,并以此为依据,要求中国扩大汇率制度和实现人民币升值。海外投机资本为了从人民币升值过程中获取利益,纷纷投资于国内房地产和流动性强的股票市场。大量“热钱”的进入,既增加了央行金融调控的难度,也容易引发资产价格泡沫,同时成为诱发“汇率战和贸易摩擦的重要因素,不利于形成对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有利的外部国际环境。(四).高额外汇储备、失衡的外汇储备结构增加了外汇储备的管理风险高额外汇储备的进一步形成增加了外汇管理部门的管理难度,因为无论储备的构成如何,

8、其价值都处在不断变动的风险当中。目前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高度集中于美元, 且美元资产又主要集中在美国。近期美元的贬值,已导致我国外汇储备的巨大账面损失。由于双赤字、次贷危机等,美国经济必将持续低迷一段时间,今后一定时期美元必将持续贬值, 我国外汇储备管理难度与成本都将不断增大。三结论 由以上数据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我国的外汇储备不合理,而且有高速增长的趋势,我们必须采取对策应对这种态势。四.对策选择中国外汇储备合理规模的政策选择应当是:稳定规模与加强管理并举。(一).稳定外汇储备规模中国外汇储备已经达到相当规模,其各项指标均高于国际警戒线,表明中国已具备维护金融安全的能力。同时,发展中国家国

9、际收支的典型特征是外汇储备主要由债务性储备所构成,但中国自1997年以后,外汇储备的债权性特征逐渐显现和增强,尽管2001年出现了债务性储备回升的情况,但债权性特征增强已成为总体趋势,这表明中国外汇储备来源的可靠性在逐步增强。但是,中国的外汇增速已超出了国家的承受力。20022006年,中国外汇储备由2864.07亿美元增加10663亿美元,外汇储备每年平均递增30%以上,如果继续以这样的速度递增,中国将无法承受。因此,中国必须稳定外汇储备的规模。1. 调节贸易顺差从出口方面看,通过降低和取消出口退税、让企业承担环境污染的社会成本和提高最低工资水平等措施,来调整和减少低效( 微利) 商品出口企

10、业的出口额。从进口方面看,除了采取措施鼓励进口高新技术产品以外,还应增加国内短缺产品的进口,既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解决结构性的商品缺口,又能缓解贸易顺差的增加,从而减缓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2. 控制投机性资本的流入投机性资本的流入基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预期在不断增强,而人民币实际上的升值又加剧了对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预期。这就需要国内金融部门、外贸管理部门、海关等几方面的联合协作、信息共享,堵查非正常资本流入的漏洞。 3.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性通过国际收支调节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深化改革,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基础, 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进程。扩大外汇交易主

11、体、放开主要外贸企业进入外汇市场, 提高外汇交易规模, 减少央行干预市场的频度。应进一步放宽对经常项目下的外汇限制,。放宽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 保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 消除短期套利资本投机空间, 防止经济的泡沫化和金融风险。(二).加强外汇储备管理1.要让外汇储备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管理外汇储备的过程中,除了要注意减轻其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外,当务之急是要发挥大量的人民币储蓄和外汇储备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建立将储备转化为投资、将资金转化为资本的新机制。应制定更积极的对外投资战略,将外汇储备与国有企业的跨国经营战略、银行的国际化经营战略相结合。如推进中国有竞争力的企业“走出去”

12、;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促使更多的人民币储蓄和外汇储备向资本市场流动等。2.要合理选择外汇储备的货币结构和资产结构。国际清算银行(BIS)的研究报告估计,中国外汇储备和个人外汇存款中有80%左右是美元;中国有大量的外汇用于购买美国债券。为防范风险,中国应尽快改变将外汇储备都押在美元和美国债券上的状况,增加欧元等币种在外汇储备中的比重。3.要注重对外汇储备的风险管理。外汇储备管理过程中应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框架,该框架应当包括运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建立完善的内部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披露制度等。同时,还应当坚持外汇储备“藏汇于民”的战略思路,将部分外汇资产分流到居民和企业手中。参考文献:1陈信华,殷凤.国际金融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2奚君羊.国际储备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3王沁.对中国适度外汇储备规模问题的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