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期保值的原理、方法及策略.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4185934 上传时间:2023-12-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套期保值的原理、方法及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套期保值的原理、方法及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套期保值的原理、方法及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套期保值的原理、方法及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套期保值的原理、方法及策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套期保值的原理、方法及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套期保值的原理、方法及策略.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套期保值定义套期保值是指把期货市场当作转移价格风险的场所,利用期货合约作为将来在现货市场上买卖商品的临时替代物,对其现在买进准备以后售出商品或对将来需要买进商品的价格进行保险的交易活动。套期保值是指把期货市场当作转移价格风险的场所,利用期货合约作为将来在现货市场上买卖商品的临时替代物,对其现在买进准备以后售出商品或对将来需要买进商品的价格进行保险的交易活动。 例如,一个农民为了减少收获时农作物价格降低的风险,在收获之前就以固定价格出售未来收获的农作物。二 套期保值的基本特征。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对同一种类的商品同时进行数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买卖活动,即在买进或卖出实货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

2、或买进同等数量的期货,经过一段时间,当价格变动使现货买卖上出现的盈亏时,可由期货交易上的亏盈得到抵消或弥补。从而在“现”与期之间、近期和远期之间建立一种对冲机制,以使价格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三 套期保值的理论基础。(一)传统套期保值理论。现货和期货市场的走势趋同(在正常市场条件下),由于这两个市场受同一供求关系的影响,所以二者价格同涨同跌;但是由于在这两个市场上操作相反,所以盈亏相反,期货市场的盈利可以弥补现货市场的亏损。“品种相同、数量相等、方向相反”是市场对于套期保值的整体印象。本文下述所做分析如无特殊注明,一般分析描述的都是基于传统套期保值。(二)期货套期保值理论的演变与创新。随着市场

3、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商品市场的金融属性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原料价格上涨导致现货企业单位利润率大幅萎缩。因此,传统套期保值理论不再适应当前的市场需求与环境,而且期货与现货市场的多种因素也使得现实问题无法完全如传统套保理论那样一一对应来解决,这就需要我们在运作方法和理论上进一步创新。基差逐利型套期保值理论、现代套期保值理论以其灵活性及有效性逐步取代了传统套期保值理论。1.传统套期保值理论 传统套期保值理论由凯恩斯和希克斯于1930年提出,其核心在于对同一商品在期货市场上建立与现货市场部位相反的头寸,以规避现货的价格风险。这正是期货市场关于套保的总体印象:品种相同、数量相等、方向相反。在真正

4、的实践中,完全利用这个理论运作,对于企业来说,会感到效果并不一定非常好。实际上,这个理论的提出,其前提条件是期货市场的金融属性并不是很强,现货企业的品种比较单一,而且现货产业的单位利润率比较高,此时利用这个理论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综合考量其保值效果,其规避的是一个时间点上的风险问题。比如对于玉米贸易商来说,在企业买玉米现货的同时,抛出等量的期货,规避的就是买玉米时间点往后的价格波动风险。目前,国内相当一部分企业对于期货市场的认识,基本上处在这个领域阶段。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若按照该理论严格执行,由于期货与现货存在升贴水问题、价格趋势波动问题、现货定价模式多样性等问题,根本无法完全通过套保工具以一

5、一对应的方式来操作。2.基差逐利型套期保值理论基差逐利型套期保值理论由Working提出,是指通过选择现货与期货、期货不同时间跨度合约之间,有生产关系的不同品种之间的套期图利行为,以规避一段时间范围内的过程风险问题。该理论的交易特点不再像传统套期保值理论那么刻板,要求的品种不尽相同,但必须有关联性、数量相等、方向相反。该套保理论适合于期货市场的金融属性较强、产业链链条长、企业单位利润率较低的领域,这在很大程度上更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与企业现实。比如,压榨企业可在大豆、豆油、豆粕出现压榨利差时,通过买入美国大豆、卖出国内豆粕和豆油,建立一个虚拟的期货头寸,而真正的利润需要通过实物及生产过程产生。由

6、于利差的正锁定,价格对于企业已经不重要了,企业可随时在美国点价交易买入大豆,从而将采购、运输、生产加工整个过程的风险加以锁定,实现套期保值的效果。3.现代套期保值理论现代套期保值理论由Johnson、Ederington较早提出,通过采用马科维茨的组合投资理论来解释套期保值概念,即将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头寸作为企业资产来看待,套期保值实际上是资产组合。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在合适的或可承受的风险情况下获得所对应的最好利润,即研究有效保值的操作方法。比如在牛市环境下,卖出保值就可以减少卖出的规模,减少无效保值的量,根据市场情况,允许现货有一定的风险敞口。该理论是根据组合投资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收益的方差

7、,确定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交易头寸,以使收益风险最小化或效用函数最大化。其交易特点是更加灵活,品种不尽相同,数量不尽相等,方向相反,适用于较成熟或市场化的期现市场。目前市场利用该理论设计出宏观保值策略,比如利用升水商品编制成价格指数,以对冲固定资产投资风险;利用贴水商品编制成价格指数,以对冲通胀风险。 纵观套期保值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分别呈现出如下特点:第一阶段,同品种、同数量、方向相反,解决了系统性风险问题;第二阶段,品种相关、同数量、方向相反,解决升贴水问题;第三阶段,品种不尽相同、数量不等、方向相反,解决价格趋势问题。随着期货市场套期保值要求越来越细,水平越来越高,效果越来越好,套期保值

8、理论也不断创新升级,以适应市场的变化与企业的需求。四 套期保值的交易原则如下:1交易方向相反原则; 2商品种类相同原则; 3商品数量相等原则; 4月份相同或相近原则。 企业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交易实际上是一种以规避现货交易风险为目的的风险投资行为,是结合现货交易的操作。五 套期保值有什么作用?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正确与否的关键,在于能否正确地把握市场供求状态,特别是能否正确掌握市场下一步的变动趋势。期货市场的建立,不仅使企业能通过期货市场获取未来市场的供求信息,提高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科学合理性,真正做到以需定产,而且为企业通过套期保值来规避市场价格风险提供了场所,在增进企业经济效益方面发挥着重

9、要的作用。 归纳起来,套期保值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有以下作用:1、确定采购成本,保证企业利润。供货方已经跟需求方签订好现货供货合同,将来交货,但供货方此时尚无需购进合同所需材料,为避免日后购进原材料时价格上涨,通过期货买入相关原材料锁定利润。 2、确定销售价格,保证企业利润。生产企业已经签订采购原材料合同,通过期货卖出企业相关成品材料,锁定生产利润。 3、保证企业预算不超标 4、行业原料上游企业保证生产利润。 5、保证贸易利润 6、调节库存:A、当认为当前原料价格合理需要增加库存时,可以通过期货代替现货进库存,通过其杠杆原理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保证企业现金流。 B、当原材料价格下降,企业库存因生产

10、或其他因素不能减少时,在期货上卖出避免价格贬值给企业造成损失。 7、融资。当现货企业需要融资时,通过质押保值的期货仓单,可以得获得银行或相关机构较高的融资比例。 8、避免外贸企业汇率损失。外贸型企业在以外币结算时,可以通过期货锁定汇率,避免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锁定订单利润。 9、企业的采购或销售渠道。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期货市场可以是企业采购或销售另外一个渠道,是现货采购或销售的适当补充。 六 套期保值案例 (一)卖出套保实例:(该例只用于说明套期保值原理,具体操作中,应当考虑交易手续费、持仓费、交割费用等。) 7月份,大豆的现货价格为每吨2010元,某农场对该价格比较满意,但是大豆9月份才能出

11、售,因此该单位担心到时现货价格可能下跌,从而减少收益。为了避免将来价格下跌带来的风险,该农场决定在大连商品交易所进行大豆期货交易。交易情况如下所述: 7月份现货市场大豆价格2010元/吨,卖出10手9月份大豆合约:期货市场价格为2080元/吨;9月份现货市场卖出100吨大豆:价格为1980元/吨,期货市场买入10手9月份大豆合约:价格为2050元/吨 套利结果:现货亏损30元/吨,期货盈利30元/吨 最终结果:净获利100*30-100*30=0元 (注:1手=10吨 )从该例可以得出:第一,完整的卖出套期保值实际上涉及两笔期货交易。第一笔为卖出期货合约,第二笔为在现货市场卖出现货的同时,在期

12、货市场买进原先持有的部位。第二,因为在期货市场上的交易顺序是先卖后买,所以该例是一个卖出套期保值。第三,通过这一套期保值交易,虽然现货市场价格出现了对该农场不利的变动,价格下跌了30元/吨,因而少收入了3000元;但是在期货市场上的交易盈利了3000元,从而消除了价格不利变动的影响。 (二)买入套保实例: 9月份,某油厂预计11月份需要100吨大豆作为原料。当时大豆的现货价格为每吨2010元,该油厂对该价格比较满意。据预测11月份大豆价格可能上涨,因此该油厂为了避免将来价格上涨,导致原材料成本上升的风险,决定在大连商品交易所进行大豆套期保值交易。交易情况如下表: 9月份现货市场大豆价格2010

13、元/吨,在期货市场买入10手11月份大豆合约:价格为2090元/吨;11月份现货市场买入100吨大豆:价格为2050元/吨,期货市场卖出10手11月份大豆合约:价格为2130元/吨;套利结果:现货市场亏损40元/吨;期货市场盈利40元/吨 最终结果:净获利40*100-40*100=0 从该例可以得出:第一,完整的买入套期保值同样涉及两笔期货交易。第一笔为买入期货合约,第二笔为在现货市场买入现货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对冲原先持有的头寸。第二,因为在期货市场上的交易顺序是先买后卖,所以该例是一个买入套期保值。第三,通过这一套期保值交易,虽然现货市场价格出现了对该油厂不利的变动,价格上涨了40元

14、/吨,因而原材料成本提高了4000元;但是在期货市场上的交易盈利了4000元,从而消除了价格不利变动的影响。如果该油厂不做套期保值交易,现货市场价格下跌他可以得到更便宜的原料,但是一旦现货市场价格上升,他就必须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相反,他在期货市场上做了买入套期保值,虽然失去了获取现货市场价格有利变动的盈利,可同时也避免了现货市场价格不利变动的损失。因此可以说,买入套期保值规避了现货市场价格变动的风险。七 套期保值的程序和策略 为了更好实现套期保值目的,企业在进行套期保值交易时,必须注意以下程序和策略。 (1)坚持均等相对的原则。均等,就是进行期货交易的商品必须和现货市场上将要交易的商品在种类

15、上相同或相关数量上相一致。相对,就是在两个市场上采取相反的买卖行为,如在现货市场上买,在期货市场则要卖,或相反。 (2)应选择有一定风险的现货交易进行套期保值。如果市场价格较为稳定,那就不需进行套期保值,进行保值交易需支付一定费用。 (3)比较净冒险额与保值费用,最终确定是否要进行套期保值。 (4)根据价格短期走势预测,计算出基差(即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之间的差额)预期变动额,并据此作出进入和离开期货市场的时机规划,并予以执行。八 基差与套期保值套期保值可以大体抵消现货市场中价格波动的风险,但不能使风险完全消失,主要原因是存在基差这个因素。要深刻理解并运用套期保值,避免价格风险,就必须掌握基差及其基本原理。 (一) 基差的含义 基差(basis)是指某一特定商品在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现货价格与该商品近期合约的期货价格之差,即:基差=现货价格-期货价格。 (二) 基差与买入及卖出套期保值中的关系 例如,2003 年 5 月 30 日大连的大豆现货价格2700 元/吨,当日,2003 年 7 月黄大豆 1 号期货合约价格是 2620 元/吨,则基差是 80 元/吨。基差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这主要取决于现货价格是高于还是低于期货价格。现货价格高于期货价格,则基差为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