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出美丽的教育画卷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4184123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点出美丽的教育画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点出美丽的教育画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点出美丽的教育画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点出美丽的教育画卷(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点”出美丽的教育画卷由绘本点引发的儿童美术教育反思江苏省海门市通源幼儿园 蔡娟扶植勇气,从一颗点开始,点就是这样的一本书。如果说儿童是被深埋的金子,那么自信就是引金的磁石,而每个教师要用好“自信”这块磁石,就要在儿童缺乏自信的时候给予充分的鼓励,在儿童拥有一点自信的时候强化其信心。想要取信于儿童,必须让儿童先信任自己,坚信自己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会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笔者喜欢点这本书,绘本大师彼德雷诺兹的诞生也许就源于年幼时他的老师对他说了一句“画一笔”,笔者的身边也许正发生着这些小小的事情,关键是每个教师是否意识到这些细节对孩子未来的影响有多大。细细品读这本书,它时刻提醒着作为幼儿教师的我:美

2、术课要从小处着手,用灵动的评价建立儿童的自信;以宽松的心理环境解放儿童的艺术创造力;让孩子的评价成为儿童大胆绘画的催化剂,儿童必将看到自己的美好愿景。一、用灵动的评价建立儿童的自信【学招一】美术课结束了,但是瓦斯蒂的画纸上一片空白。瓦斯蒂的老师俯身去看那张白纸:“啊!一场雪暴中的北极熊。”瓦斯蒂说:“真滑稽!我压根就没画。”老师笑了:“随便画个线或点,看它能指引你去哪。”【练招】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孩子都有个性差异,教师要支持和鼓励儿童创造性的表达。”每个儿童的艺术表现是千姿百态的,在对其进行评价时,一定要思儿童所思,接纳他们的表现方式,肯定他们的审美感受,最大限度地保护儿童自信心。笔者

3、认为,强烈的表现欲是儿童天生的特质,支撑这种表现欲的精神动力是儿童的自信心,每个儿童从呱呱落地起一定都想积极地面对他的人生,只要教师在这些白色画纸上添上向上的一笔,儿童必会涂抹自信的底色并努力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同时,笔者深知只有通过各种活动让儿童积累体验,才能让儿童对自己的能力有所认识,不论其所画作品、所做之事成功或失败,都采用正面教育手段,树立儿童的自信心,引导他们迈出坚定、勇敢的脚步,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儿童的绘画能力必然得到提升。不仅如此,适当的评价方式能让儿童身心愉悦、健康快乐地成长,如果孩子是幸福的,那么笔者是快乐的。二、以宽松的心理环境解放儿童的艺术创造力【学招二】“嗯我可以画比这个

4、更好嘛!”瓦斯蒂拿出从来都没用过的水彩,开始画画,她画了又画,画了又画“要是我能画小点,那我也能画大点。”瓦斯蒂甚至可以营造出一个点的氛围,而不是直接画出一个点。【练招】笔者认为,每一位儿童的头脑中都有许多美丽的东西,都有欣赏美、追求美的渴望,但感受美的能力和创造意识不是天生就有的,儿童美术教学的重点是创造意识的培养,老师们让儿童自己画画其实也就是解放他们的艺术创造力,而不是技能的传授。理想的课堂是培养儿童艺术创造力的土壤,教师要在这片土壤上小心地呵护儿童的艺术创造力,就要让他们自由想象,用求异的思考方式、独特的绘画方式表现事物。同时,宽松的心理环境是培养儿童艺术创造力的绝佳途径,瓦斯蒂的老师

5、为她营造了宽松的心理环境,鼓励她自由想象和创作,为她离奇、夸张的作品加油,这种鼓励是轻轻的,悄无声息的。教师只要掌握这一点,儿童在绘画时就不会再说:“老师,我可以这样画吗?”“我画不下去了!”诸如此类的话语。事实证明,教师如果能毫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儿童也会将自己的才华和盘托出,这种教育方式必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孩子的评价是促使儿童大胆绘画的催化剂【学招三】在美术展览会上,瓦斯蒂发现一个小男孩仰望着她。“你真是一个艺术家。我好希望我也能画得这么好。”“我打赌你肯定没问题。”“我?不,我不行的。没有尺我不可能画这么直的线条。”瓦斯蒂笑了,她递给小男孩一张纸:“画给我看看。”【练招】笔者意识到

6、,绘画是儿童非常喜欢的,儿童很容易表现出自发的热情,但往往是浅层的兴趣,停留在“好玩”的阶段,并且具有不稳定性。如果说欣赏优秀作品是对儿童一种激励措施的话,那么儿童对儿童的评价则是最好的催化剂。很多成人在评价儿童涂鸦作品时,第一反应就是:“你画的是什么,我看不懂。”更有甚者会说:“别乱画,有时间多学习。”他们不明白,儿童此时的涂鸦是学习的原始状态,加以保护则为儿童开启了一扇智慧之门。他们以成人的思维去思考儿童的画,更不能从儿童的角度去理解画面内容,对于儿童而言,拥有专业的技能并不是他们最想得到的,他们需要的是肯定和尊重。而儿童天生就有理解儿童的心,善于从儿童的角度思考问题,会为同伴敢想、敢画的精神鼓掌,具备了这种能力和意识的儿童就能把这种能力悄悄传输给同伴。绘画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幅画都能反映儿童的一些思想。陈鹤琴先生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笔者呼吁,给儿童一个独立的空间、给儿童一段自由的时间,放手让他们去画,画出精彩的人生,笔者希望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能够“点”石成金。(发表于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3.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