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2].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4183598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自然的语言》[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自然的语言》[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自然的语言》[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自然的语言》[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自然的语言》[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自然的语言》[2].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自然的语言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步掌握阅读儿童科普文章的方法,懂课文中介绍的五种大自然的语言,感受然无穷的奥秘和乐趣。2、学会本课2个生字,理解4个新词语的意思。能有感情朗读课文。一、引入新课出示课题(14、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究竟有哪些语言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篇科普文章。回忆阅读方法,归纳阅读思路: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科学知识(大自然的语言)?是怎样介绍的?了解这些科学知识跟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二、学生自学学生按照预习常规及其本课学习要求进行独立学习或小组学习,学习要求可如下:1、读通课文,正确朗读生字,注意多音字的读音。2、提出不懂的问题。3、思考(讨论):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科

2、学知识(大自然的语言)?是怎样介绍的?三、交流自学情况1、质疑解疑理解“准是、编队、年轮、视而不见”等词语的意思,以及诗句的意思。2、读懂五种大自然的语言所传达的科学知识。学习26段。填写下表:作者是怎样介绍的?这篇诗歌中有哪些句子你觉得特别好的,好在哪里?(结合谈体会,有感情读好这篇课文)3、学习课文1、7段怎样才能发现和读懂大自然的语言呢?读读第1、7段。“这语言到处都有,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大自然的语言并不难懂,只要你肯观察思考。假如你害怕动脑筋,那就常常会视而不见。”四、补充拓展1、你仔细观察过大自然吗?还有哪些语言,你看懂了呢?2、续写上表,以小组为单位比赛。3、交流各组表格。五、

3、巩固字词、熟读课文六、课外作业1、收集有关天气变化的谚语,下节课全班交流2、背诵课文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交流天气变化的谚语,丰富自然科学知识。仿写诗歌一节或几节。2、熟练背诵课文,巩固字词。3、能把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能仿照例句用“只要就能”写句子。一、巩固字词、检查背诵1、听写部分词语、句子。2、检查课文背诵情况。二、交流收集的气象谚语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谚语,学习部分谚语的意思。例如:朝有棉絮云,下午雷雨鸣。(夏天,晴空中有时出现如棉絮的云,大小不等,高低不一,叫絮状高积云。它是在三、五千米的高空,潮湿空气层极不稳定的条件下形成的。到下午,因地面受热,低层大气也处于不稳定状态,伴随这种云将出现打雷下雨的积雨云。故这种“棉絮云”在夏天的早晨出现,可以知道午后将有雷雨。)三、根据学生收集的谚语,仿写一节或几节诗歌。(其中第2、3段,第4、5段段式相同,可仿写参照。)四、完成练习1、改写出示课文中的两个反问句,说说句子的意思。仿照例句,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完成作业本中相关作业。2、仿写“只要就能”的句子。3、完成作业本中的练习五、课外作业1、编写谚语小报。2、根据自己的喜好,上网了解“大自然的语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