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科李强.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4182524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仲裁科李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仲裁科李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仲裁科李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仲裁科李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仲裁科李强.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转方式 正风气 提效能”征文深化活动 创新机制 维护稳定 优化环境-卧龙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积极创新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人社局仲裁科 李强怎样才能有效预防劳动保障突发性群体事件,维护稳定?怎样才能尽快地化解劳动争议,保证劳动关系和谐发展?怎样才能更好的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优化发展环境?为了破解这些难题,在“转方式、正风气、提效能”活动期间,卧龙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科同志们按照李文慧书记“要运作好,首先必须善于谋划”的要求,深入用人单位实地调研,通过访谈广泛征求意见,明确了工作方向,创新了工作思路:以基层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为框架,创新工作机制为内涵,构建社会化调解网络,将劳动

2、争议遏制在萌芽阶段,化解在基层;开辟农民工劳动争议“绿色通道”,为农民工提供简便、快捷、兼容、经济的劳动争议解决途径。“谋划”已定,经局党委的同意,仲裁科全体同志马上将这一思路“转到有效运作上”。为实现调解仲裁活动科学化、规范化, 仲裁科在认真总结调解仲裁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南阳市卧龙区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工作职责、南阳市卧龙区劳动人事争议突发性群体事件调解仲裁应急预案等一系列制度和措施,这些制度和措施的建立实施使卧龙区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得到进一步优化。不久前,潦河镇一毛织厂老板弃厂出走,该厂几十名职工被拖欠数万元工资。激愤的职工要为讨薪阻断南邓公路,事态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该镇劳

3、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知悉情况后立即根据调解仲裁应急预案中“基层调解委员会对本单位、本辖区发生的突发事件或10人以上的集体劳动争议,在事件发生后要立即上报”的规定及时报告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接到报告后仲裁科立即派出工作人员赶赴该镇,通过对当事人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最终成功引导职工走向法律程序,该案现已进入裁决阶段。李文慧书记说“提效能就是提高工作效率、效益、效果,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环境是加快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在全国到处出现“用工荒”的情况下我市的农民工队伍不断壮大,生存状况稳定良好,基本保障了我市经济发展对用工的需求。但也存在农民工遭遇拖欠、克扣工资、工伤事故得不到及时处理等现象。

4、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农民工基本生活,同时也影响了我市良好发展环境的营造。在这次“转方式、正风气、提效能”活动中仲裁科的同志们把农民工权益保障作为一个优化环境的专题向区仲裁委领导做了汇报,经区仲裁委同意制定了南阳市卧龙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建立农民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绿色通道”的规定。“绿色通道”简化了农民工劳动争议办案程序,使农民工维权步入便捷快车道:将农民工集体劳动争议的人数从十人以上缩减为五人以上,原来九人以下的争议需要农民工全部到场,而现在只需推举代表参加,最大限度的降低了维权成本;同时缩短处理周期,将基层组织调解农民工争议的时限由30个工作日调整为10个工作日;仲裁委处理农民工争议案件的时限由最长65个工作日缩减最长不超过48个工作日经过努力,今年三个季度卧龙区已经成立的143家基层调解组织共调解劳动争议案件208起,占全区劳动争议案件总数的84%,法定时限内结案率达到100%;“绿色通道”开通以来,农民工劳动争议案件平均审理周期仅为21个工作日。 观之一点,可见大局,此次“转方式、正风气、提效能”活动已成为南阳经济建设发展的一次契机,“加快科学发展,加速富民强市”,为“奋力建设开放富裕魅力和谐新南阳”开创新的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