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应立足学生的生活.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4181972 上传时间:2024-03-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教学应立足学生的生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作文教学应立足学生的生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作文教学应立足学生的生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作文教学应立足学生的生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作文教学应立足学生的生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作文教学应立足学生的生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教学应立足学生的生活.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文教学应立足学生的生活从近几年的高考和中考作文试题看初中作文教学作文教学怎么教,向来是摆在广大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许多的教学工作者对怎么进行作文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有实用价值的建议。有的认为作文教学要着重训练学生的写作技巧;也有的从新课标的基础出发,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精神;还有的从经典阅读的角度出发,强调作文教学应立足于阅读,从经典中汲取养料,从而提升作文的深度。但我从近三年的高考和中考的作文试题的分析中得出结论,作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回归学生的生活。高考和中考的作文命题者对作文的命题很是花费了一番心思,不管怎么说,高考和中考的作文命题在当今应试教育这个大语境下,毫无疑

2、问代表了一种方向性,命题者们在设计作文题目时就注意了这种导向性,力求让作文的命题与新课标的作文教学的精神相吻合。下面我们就具体分析一下近几年的湖北省的高考和黄冈市的中考语文的作文试题。我们先看07年湖北省的高考作文题:母语是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语言。人人都有自己的母语。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的生存发展之根。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竞争与交汇的时代,母语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我们交流思想感情,欣赏文学作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等,都离不开母语。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感受母语,学习母语,运用母语。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这次作文题的导向是非常明白的,每一个中国人都会说母语,每

3、一个学生都在学习母语,可以说,这道题就是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十二年的学习时候不可能说对母语的学习没有话说,学生也只有关注了自己的生活,才能写出深刻的文章来。再如08年的湖北高考作文题:你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你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你,你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你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你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你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你与别人如何擦肩而过?你怎么从小贩手中接过找来的零钱?你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你,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请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展开联想,思考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自选角

4、度,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08年的高考作文题一改以前流行的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而采用了命题作文的方式,让许多的学生措手不及。不说作文形式的改变,单说题目所涉及的内容,以前的学生只是着重训练写议论文,而很少写记叙文,特别不善于写自己身边的事情,这次作文题目要求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作文材料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你”就意味着作文要写出自己的生活实际,只有写好了自己的生活,作文才会有真情实感,不至于空话、假话连篇。09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更有意思,在命题形式上更是回归传统,采用了半命题的形式:站在 的门口。很多的专家学者对这到题目都作了深入的分析讨论,他们谈论的落脚点大多是在“门口”二字上,“门口”可

5、实可虚,也可里可外。但我更注重的是题目的主语,也就是谁站在门口。很容易就可看出,其实这里面就包含了一个“我”,即使写了其他的人站在某一个门口,但那也是与“我”的情感息息相关。这体现了作文的理念,作文要写“我”,要关注“我”。要想实现这一点,对一个语文老师来说,在作文教学的时候就应该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再来看看黄冈市近几年的中考作文试题。06年的中考试题: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题一:请以“我眼中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题二:在水族大家族中,有一种有趣的现象。螃蟹是横着走路,河虾是倒着走路,这种怪异的走路姿势引起了其它鱼类的非议。 身体矫健的银鱼大声地嘲笑说:“螃蟹真笨呀,横着走路

6、遇到障碍物不就过不去了吗?” 聪明的章鱼讥讽道:“河虾更蠢,向前走路多顺啊,可它偏偏倒着走,这岂不是给自己的行动造成不便嘛。” 螃蟹和河虾听了传言只是浅浅一笑。它们心里明白,选择什么样的前进方式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决定的。 只要自己把握好方向和目标,横着走路或倒着走路,仍然是一种前进的姿势。请认真阅读上面的材料,以“走自己的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07年的中考作文试题: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一:请以我心中的那 (一轮太阳、一抹绿色、一份真情、一丝牵挂)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山野里的第一朵迎春花开了,留下了你采撷和追求的脚印;园子里的第一阵果香飘来了,留下了你收获和思考的

7、脚印;混浊的小河边,留下了你畏缩和退却的脚印;泥泞的黄土路上,留下了你徘徊与进击的脚印。 开拓不止,路才无尽。身后是脚印,前方是太阳,不必徘徊顾盼,但只用力前行! 请以深深的脚印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如选题一,请在提示的四个选项中任选一个词语补全题目;如选题二,围绕话题自拟题目。08年的中考语文作文题: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题一:请以“这件事我做对了”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写成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线索清晰,叙事完整,内容充实;写出“我”对这件事的认识、判断、决定的过程;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题二;读下列材料,

8、可产生多种感受,请根据个人的理解,选取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结构完整;证据充分,论证有力。作文材料:薛谭跟秦青学唱歌,还没有把秦青的技艺学完,就自以为都学到手了,便向老师告辞回家。秦青也没有阻拦他,在城外的大道旁给他饯行。这时候秦青抚摩着拍板,慷慨激昂地高唱起来,声音振动了林间的树木,反激出的回声挡住了天上的行云。薛谭便急忙向老师道歉,要求回去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再也不敢说回家的话。09年中考语文作文题: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题一:没想到我如此 (浮躁 虚荣 坚强 幸运 依赖父母) 要求:结合个人生活经历,从括号里

9、的五个词语中任选其一填写在前面的横线上,使作文题目完整;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实感受;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题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最近杂志上有一篇题为人生最重要的几个字的文章,该文寥寥数语,却折射出为人处世的很多道理。文中写道: 最重要的六个字:我承认我错了; 最重要的五个字:你做得很好; 最重要的四个字:你觉得呢; 最重要的三个字:麻烦你; 最重要的两个字:我们; 最重要的一个字:我。要求:必须从两个画线句子中任选一个,领悟其所蕴涵的道理,选取一个角度,提炼观点,自拟题目,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议论文;观点明确,结构完整;论

10、据充分,论证有力。黄冈市近几年的中考作文试题的模式都没有什么变化,作文题目二选一,一篇以半命题和命题作文为主,适合写记叙文,一篇话题作文或材料作文,但写作的要求都要求写议论文。这种命题模式是可取的,体现了多元化命题的趋势,给不同的学生都提供了方便,适合写记叙文的可以选择第一个题目来写,会写议论文的可以选择第二个题目来写。这种多元化的命题模式是可取的,与高考作文单一的模式相比,这种命题模式应该说更具有人性化。分析这四年的中考语文试题,在作文题一中都涉及到一个“我”字,而且在08、09年的作文题中,都有这样的要求:“写出真情实感”“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这种变化已经透露出命题者的意图,作文要写出真

11、情实感,避免假话、空话和套话,并且作文的命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作文都有一个要求:作文要写“我”,要写“有我”之文,不写“无我”之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要关注自我,同时也要求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应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关注关心自己的生活,从而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论述“什么是学校”时指出,“学校是一种社会组织。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因此,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杜威强调的是教育的生活意义。而与杜威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的陶行知“生活即教育”说,则昭示了生活的教

12、育意义。“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而写作,正是满贮着生活、生命情怀的教育篇章,它理所当然地应与生活,尤其是生活世界息息相关。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和基础;写作,必须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那么,怎样才能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呢?作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生特别是初中生正是长身体和学知识的大好时机,这个时候,学生的接受能力很快,对未知世界充满了渴望,对世界有了自己的浅显的看法,尽管这些看法有可能是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但这也是学生学习的一部分,甚至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要关注学生这一渴望,而不应让题海抑制了这一渴望。学生对世界的看法

13、往往是存在于与同学的相互谈论中,而很少得到引导,甚至被某些老师视作不遵守纪律,无所事事的表现。在这些老师的眼里,似乎是成天在做题的学生才是好学生。这样一来,学生那一点点的思辩都给抹杀了,更谈不上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引导。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设情境,让他们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而不是让他们觉得学习就是做那些没完没了题目。语文老师在这方面应起到主要的作用。我们在语文课堂上,特别是作文课堂上应创设情境,让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好让学生相互辩论。比如,我们可以寻找一个学生都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既然是各自的看法,观点肯定会不一致;观点不一致,自然就会有辩论;在辩论中当然能

14、够活跃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拓深学生的认识。在辩论中,错误的看法会得到纠正,幼稚的看法会加工得更加深刻。初中学生的表现欲都很强,这样的辩论自然能够很容易地吸引他们,也更容易地把他们的生活展现出来,当他们仔细地去观察去思考自己的生活的时候,他们丰富而鲜活的生活世界就会展现在我们面前,他们也会用自己的文字去记录自己的生活,到这时,我们作文教学的目的似乎也可以顺水推舟地实现了。作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情感生活。学生的情感世界是很丰富的,但他们的情感世界又都是很隐秘的。许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孩子长大了,心思多了,越来越不愿意与家长说话了。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们也会发现这样的问题,学生交给老师的周

15、记是一个本子,但记录他们情感的却是另外一个本子。交给老师的都是空话和假话的本子,是为了应付老师的作业而写的文字,这样的文字自然是枯燥的,没有真情实感的。实际上,写在自己本上的文字比交给老师的文字要鲜活得多,有趣味得多。学生不是不善于写作,而是在深深的壕沟面前把自己伪装起来,长此以往,学生都养成了说假话和套话的习惯,只要是写作文,要么写的只是幼稚的情感,要么就根本没有情感,这样的文章又怎能打动人呢?这样的作文又有什么意思呢?作文本是为了表达情感的,可现在,写作文成了任务,成了升学的敲门砖,成了机械的操作。这自然与新课程标准中学生要写真情的要求相差很远。作文教学就应该立足于学生的情感世界。语文老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去关注自己的情感,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这方面,老师应与学生沟通,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真实的情感,对写出真情实感的学生的作文应大力表扬,为他们树立说真话、表真情的典范。在作文训练时多注重开放式作文,就是不设题目、不设材料、不给要求,由学生去自由写作,当然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要写出真情实感。在作文评讲的时候,也力求尊重学生的意愿,为他们写的真话保密,不笑话他们,更不打击他们,给他们更多的理解与帮助。特别是学生的情感敏感问题,语文老师更应做好引导工作。初中生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