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咒》的本尊探析.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4181130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楞严咒》的本尊探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楞严咒》的本尊探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楞严咒》的本尊探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楞严咒》的本尊探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楞严咒》的本尊探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楞严咒》的本尊探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楞严咒的本尊探析楞严咒的本尊探析楞严咒全名(原版房山石经):大佛顶如来广放光明聚现大白伞盖遍覆三千界摩诃悉怛多钵怛啰金刚无碍大道场最胜无比大威德金轮帝祖啰施 都摄一切大明王总集不可说百千旋陀罗尼十方如来清净海眼微妙秘密大陀罗尼(注:摩诃悉怛多钵怛啰,即“大白伞盖”;帝祖啰施,即“威德光聚”,即光聚佛顶)以上全名包含:大佛顶、光聚佛顶、白伞盖佛顶、最胜佛顶、金轮佛顶现在很多人说,楞严咒就是白伞盖佛顶的咒,大白伞盖佛母就是白伞盖佛顶。这显然是无稽之谈。看到“大白伞盖”,就把它和“白伞盖”等同起来,是有欠考虑的,因为他们并不知道楞严经在密教叫做大佛顶经,也忽略了大佛顶首楞严经经题的开头三个字,更不知

2、道密教有“大佛顶法”。【大佛顶法】 又作摄一切佛顶轮王法。密教以大佛顶为本尊,为调伏天变或兵乱所修之法。分成金刚部大日金轮与胎藏部释迦金轮二者。修本法之根据有大佛顶首楞严经、大妙金刚经、大佛顶广聚陀罗尼经等。佛顶为如来无见顶相功德之佛格化,计有三佛顶、五佛顶、八佛顶、九佛顶、十佛顶等。大佛顶乃是总摄诸佛顶尊而为最胜尊。据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七载,修此法时,应于方圆丈六之八角坛上置一金属莲花,花中安置盛有八月露水之钵,取八圆镜置于各角,围绕花钵;镜外另置十六莲花,铺设十六香炉,复取白牛之乳置于十六器,制成各种上妙之食。坛前复安一小火炉,以兜楼婆香煎取香水,沐浴其炭,投酥蜜入炉中,烧尽后,以之飨佛菩萨

3、。(注:密教有说法,楞严经道场中央的花钵为大佛顶,八圆镜为把大佛顶,十六香炉代表八大菩萨和八大明王,应和大妙金刚大甘露军拏利焰鬘炽盛佛顶经里的说法);大佛顶法:(修法)金轮佛顶法也,此有金刚部大日金轮与胎藏部释迦金轮二者。大妙经所说为大日金轮,大日经所说为释迦金轮,首楞严经所说为两部不二。成观法师(为唐密法脉真言宗第53世传法灌顶阿阇梨,慧律法师选用其楞严经义贯为课本)如是说:(楞严咒)简称为“大佛顶咒”、或“大佛顶神咒”,因此在密教中,此法门也就称为“大佛顶法”;至于“楞严咒”、“首楞严咒”、或“首楞严神咒”,则是显教中的通称,那是因为此咒出于首楞严经,故如是称之。又,因为楞严经的经题全文为

4、: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故密教中通常亦将此经称为大佛顶经。因此可知,密教取其首,取其因(大佛顶),而显教取其尾、取其果(首楞严)而立名:一重如来不可思议功德之力,及其密因;一重楞严大定之力;而显密之宗旨所在亦因此而显。大佛顶首楞严经:“阿难!是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啰,秘密伽陀,微妙章句。出生十方,一切诸佛”(如果仅仅看到“白伞盖”一词,就认为楞严咒为白伞盖佛顶咒,那么,这里同样有“光聚佛顶”的名号,为什么不说它是光聚佛顶法?)在不空大师翻译的楞严咒里,对应汉传流通本第四会的开头一段咒文,雷同于光聚佛顶咒,所以有“佛顶光聚”之称,它的功效为:“(见下页)。”所以楞严咒第一会咒

5、文有:“般啰毖地也叱陀你”(其他明咒全部禁断);第二会“般啰毖地也三般叉拏羯啰”(食啖其他明咒);第三会里,不但连大自在天、那罗延天、大黑天、空行母等大威力天的咒语全部禁断、并钉上了金刚橛,甚至连阿罗汉、执金刚秘密主的咒语也照样砍伐、斩断、钉橛;第四会开头就是佛顶光聚,然后整段全是摧碎和降伏(“泮”字就是藏文的“呸”或者“帕的”),不仅把天龙八部、人非人、大威德的天神天母都给摧伏,甚至把“甚能调伏(回遮)众”、“金刚童女、部持、大明王众”、“大回遮调伏王”都给全部“呸”掉!这里就是“断坏世间和出世间所有一切真言咒”的体现。同时在密教,楞严咒第一会就被叫做“金轮佛顶段”,它的全名也有“最胜无比大

6、威德金轮”,大佛顶法成就之时,十方如来皆掷金轮到行者的顶上,大佛顶曼荼罗就是八幅金轮的形状;金轮佛顶的威力很是可怕,佛说此咒时,连观世音菩萨和金刚手菩萨都被震晕,其威力:“见下页”(楞严咒总摄一切佛顶,其真实威力可见一斑)大藏经里有“大佛顶无畏宝莲华广聚光明佛顶一切如来心中秘密藏陀罗尼经(总摄一切佛顶法)”,也是属于“大佛顶法”,并且大藏经里单独的“大佛顶如来放光悉怛多般怛罗大神力都摄一切咒王陀罗尼经大威德最胜金轮三昧咒品第一(又名大佛顶别行法无畏出)”,在敦煌藏里其实是属于大佛顶广聚经的一部分,在大正藏里遗失了大佛顶长咒:“尔时世尊。已见十方诸佛菩萨人天请已。即入三昧。寂然不语。从肉髻中。涌

7、出十道百宝光明。于光明中。又涌出千叶莲华。台上有化如来。结跏趺坐。莲华台中。其化佛顶上。复放十道百宝光明。遍照十方世界。一切毛孔。皆放香风。有大金轮在虚空中。转其光明中。皆遍示现无量百千兢伽河俱知那庾多金刚密迹诸大神王力士。擎山持杵。回天轮日。现大神通。衣甲晃耀。露仗刀剑。铁棒轮索。弓箭钓桌。戎器铃铎。螺贝旌节。旗幡幢盖。遍塞空中。或有雷电。震动大声。日月无光。一切天龙。不安其宫。皆宫来云集。一切猛兽背息毒心。普集大会。鬼神战标。互相安慰。大众仰观。怖畏欢喜。各求哀祐。尔时化佛。无见顶相。于其光中。出大梵音。宣说如是。归命警悟群迷。即说偈曰。南谟一切三世诸佛南谟一切诸菩萨南谟声闻独觉等南无一切

8、诸鬼神各各明听我所敕今当宣说大神咒一切闻者当欢喜恭敬作礼至心听”(这段是不是很像楞严经里的说法场景?这部经文很多内容同于楞严经)在这段之后就遗失了长咒,但是敦煌本里有,并且和楞严咒基本一致,但是里面的佛号多达18尊,这也印证了一点:大白伞盖佛母咒、楞严咒和这里的大佛顶咒本来就是同一系列,楞严咒在人间说,所以佛号为7尊;大白伞盖佛母咒在欲界忉利天所说,所以佛号达到10尊;大佛顶广聚经在色界顶端的色究竟天所说,所以有18尊佛号。用楞严经的话来说:“若我说是佛顶光聚般怛罗咒,从旦至暮,音声相联,字句中间亦不重叠,经恒沙劫,终不能尽”(大佛顶本来无穷无尽,这些不同的差异都是应不同的大机,随缘显现,取其

9、中小小一段罢了)另外,在真言宗的觉禅钞里记录有大佛顶法,其中的大佛顶咒就是楞严咒心,只不过版本不同而已;里面收录了很多种“大佛顶曼荼罗”,基本形象都是:八幅金轮形曼荼罗,大佛顶(摄一切轮王佛顶)坐在轮的中央部位,八大佛顶分布在轮的八幅上,外面有七宝等;另一种是大日金轮居中,释迦金轮居上。并不是白伞盖佛顶为主。大佛顶的形象:尔时世尊身现作摄一切佛顶轮王之相。手持八辐金轮处七师子座。身放无量百千光明。彼放火焰顶旋伞盖。上出现一俱胝佛身放大光明。悉旋转坐伞盖中。如是世尊。以印又作八辐金轮。八方八色轮中。现八种花座。持本标帜。各以八殑誐沙俱胝佛身围绕。各放无量杂宝光焰。还于伞盖顶上现一俱胝佛。放大光明

10、一一旋转。这就是楞严咒的本尊。楞严经里的佛顶化佛,以及大白伞盖佛母,都是他的同体异形。关于大白伞盖佛母,其实祈竹活佛说得很清楚,这是千尊合而为一的本尊,每只手臂都是以为本尊,都有旁支法门。这和大佛顶的性质相同的。而且,如果说大白伞盖佛母是白伞盖佛顶的话,为什么她的恒常持心咒,除了细微差距外,其余都完全等同光聚佛顶咒呢?光聚佛顶咒: 曩莫三满多没驮南(namah samanta buddhanam,意思是“普遍敬礼一切诸佛”) 唵(om) 怛他蘖睹瑟尼(二合)沙(tathagatosnisa ,tathagata-usnisa的文法变格) 阿娜嚩路枳帝(anavalokite) 母口*栗驮(mu

11、rdha) 帝儒啰始(tejorasi) 吽(hum ) 入嚩(二合)啰入嚩(二合)攞(jvala jvala) 驮迦驮迦(dhaka dhaka) 娜啰娜啰(dara dara) 尾娜啰尾娜啰(vidara vidara) 嗔那嗔那(cchinda cchinda) 频那频那(bhinda bhinda) 吽吽(hum hum) 泮吒泮吒(phat phat) 娑嚩(二合引)诃(svaha)大白伞盖佛母恒常持心咒: 唵(om)萨唎嚩多他伽跢乌瑟尼沙(sarva tathagata-usnisa)阿嚩卢鸡帝(avalokite) 牟唎(二合)陀(murdha) 帝佐啰(引)瑟(tejorasi,光聚佛顶的名号)唵(om) 拶辣拶辣 (jvala jvala) 伽陀伽陀(dhaka dhaka ,这里是抄反了,另一译本为“口*捺渴口*捺渴”) 陀啰陀啰(dara dara) 毖陀啰毖陀啰(vidara yidara) 亲陀亲陀(cchinda cchinda) 频陀频陀(bhinda dhinda) 吽吽(hum hum) 发吒发吒(phat phat) 萨嚩诃(svaha)大白伞盖佛母经的功德,明显和楞严咒功德部分是同本异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