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病的发生与防治.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4180022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稻瘟病的发生与防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稻瘟病的发生与防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稻瘟病的发生与防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稻瘟病的发生与防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稻瘟病的发生与防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稻瘟病的发生与防治.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稻瘟病发生与防治稻瘟病又称稻热病、叩头瘟,在水稻田发生普遍、流行快、危害严重,被誉为水稻上的“非典”。稻瘟病在我县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严重年份感病品种可造成绝产(1999年东农419大面积绝产,2003年松粳长粒香部分地块绝产)。2006年稻瘟病又在我县流行。7月17日测报人员在克利镇四间村、洪家村种植的龙洋205、龙洋208品种田中的进水口处首先发现稻瘟病中心病株,之后一周,雨日和雨次多,高湿、低温、寡照,进入7月下旬叶瘟迅速流行,全县叶瘟普遍发生,同时伴有赤枯病的发生,经调查龙洋205、龙洋208、五优C、通系131等品种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病,发病较重的是龙洋系列,最严重的发病程度达到3

2、级,大部分稻田发病程度为1级,少部分为2级。水稻叶瘟病在全县大面积流行,在我县的种稻史上还属首次。其流行的原因一是有利的气象条件,进入7月份雨日增多(上中旬各5天,下旬6天),雨量大,随着水稻生长田间郁蔽程度大、湿度大,有利病菌的萌发和侵染。二是菌源充足。2005年种植的感病品种都有不同程度的稻瘟病发生。三是种植感病品种面积大、施用N肥偏多。我县种植的龙洋系列感病品种在10万亩以上,由于春季气温低,稻苗长势慢,为赶进度大量追施N肥,致使水稻茎杆叶片柔嫩易感病。进入 8月上旬持续阴雨、多雾、气温偏低,加之前期水稻叶瘟发生普遍,田间菌量充足,而且感病品种比例大,部分稻田开始发生水稻穗颈瘟,发病株率

3、多数在3%,发病程度大部分为2级。在各级领导、农技人员及广大稻农的积极努力下,预防和防治及时,穗颈瘟得到有效控制,使稻瘟病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一、症状识别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根据被害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以节瘟和穗颈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1、苗瘟:主要发生于幼苗期叶片上,形成褐色、梭形或不定形病斑,有时在病斑上有灰绿色霉层。由于黑龙江省水稻苗期气温偏低,不适宜发生苗瘟。2、叶瘟:一般于分蘖期以后发生,我县常在7月上、中旬发生。在田间常见的有急性型与慢性型病斑。急性型病斑:在气象条件有利时产生,病斑为褪绿色,近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背面密生灰绿色

4、霉层。慢性型病斑:在气象条件变化大时产生,或由急性病斑转化。病斑多为梭形、纺缍形,一般为褐色,中央为灰白色,最外层为黄色或淡黄色晕环,病斑两端各有一条褐色坏死线。(这是区别于水稻胡麻斑病的主要特征)。在气候潮湿时,病斑背面也产生灰绿色霉层。后期可多斑融合成不规则形大斑,使全叶枯死。3、节瘟:多发生于剑叶下第1-2个节上,初为黑褐色小点,逐渐扩大,病斑可环绕节的一部分或全部,使节部变黑色,后期病节干缩,凹陷,使稻株折断而倒伏,影响结实、灌浆,以至形成白穗。4、穗颈瘟:发生于颈部、穗轴、枝梗上,病斑初为暗褐色小点,以后上下扩展形成黑褐色条斑,轻者影响结实、灌浆以至秕粒增多,重者可形成白穗。5、谷粒

5、瘟:发生于颖壳或护颖上,初为褐色小点,后扩大成褐色不规则形病斑,有时使整个谷粒变为褐色、暗灰色而成为秕谷。二、病菌侵染循环稻瘟病是以气流传播为主的真菌性病害。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目、梨形孢属的灰梨孢菌真菌引起,病斑上灰绿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在显微镜下,可见分生孢子梗不分枝,但有隔膜。分生孢子无色,鸭梨形,多为2个隔膜,顶端尖,基部钝圆,有小突起。病菌主要在病稻草上越冬,来年温、湿度适宜,病稻草上病菌即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到水稻上,遇到适宜温湿度很快萌发,直接穿透表皮侵入叶片,引起初侵染,使叶瘟发生,再通过气流传播引起再侵染,使叶瘟加重,并繁殖出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而引

6、起穗颈瘟、节瘟、谷粒瘟发生。 三、发病条件1、品种抗性:不同品种间的抗性有明显差异,抗病品种一般株型紧凑,叶片窄而挺,稻株体内多酚含量、细胞硅质化程度和细胞膨压高,在病菌侵入时能迅速做出反应,使被侵害细胞变褐坏死,入侵菌丝停止生长,从而阻止病菌扩展蔓延。同一品种不同生育阶段抗病能力也不同,一般四叶期、分蘖期和抽穗初期易感病。当前生产上所用抗病品种多属垂直抗性品种,即某品种对病原物的某些生理小种能抵抗,但对另一些则不能抵抗,其抗性因生理小种组成只能保持一定时期抗性,是不稳定和不能持久的,一旦病原菌劣势小种变为优势小种,某些品种则丧失抗病性,使本来抗病的品种变为感病品种。2、菌源数量:上年稻瘟病严

7、重发病区,尤其是病稻草、病秕谷未进行销毁或处理不彻底,越冬菌源多,发病常重。3、气象条件:影响稻瘟病流行的气象条件主要是温度和湿度。如分蘖期阴雨天数多,气温在24-28,空气湿度高,叶面保持较长湿润时间,叶瘟就容易流行。田间叶瘟重,在抽穗时遇低温多雨和多雾多露天气,往往引起穗颈瘟大流行。4、稻田管理:稻田栽培管理措施直接影响水稻抗病能力,并可造成适宜病菌生长发育的田间小气候。如施用氮肥过多、过晚,稻株徒长,硅化细胞数减少,通风透光差,穗颈和枝梗组织柔嫩,使病菌容易侵入。另外经常冷水灌、深水灌造成水稻根系发育不好,水稻茎杆硅质化程度低,抗病能力降低而易感病。稻瘟病的发生与流行是上述四种因素综合作

8、用的结果,针对以上各因素,应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四、防治方法1、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或耐病品种,抗病品种种植多年也会丧失品种抗病性,最好不要种植单一品种,可以用2-3个抗病品种搭配种植或轮换种植。在我县适宜江北种植的抗病品种有松粳10号、绥粳8号等。适宜江南种植的抗病品种有东农425、427、428、松粳12号、松粳9号、稻花香等。2、减少菌源。稻田地深翻是一个消灭菌源的重要措施。及时处理病稻草,可将病稻草集中烧掉,不可用病稻草在稻田苫房、盖窝棚、垫池梗或入水口,对发病重的种子应进行消毒,以减少菌源。3、加强田间水肥管理,提高水稻抗病性。在培育壮秧的前提下,要做到早插秧、多施基肥,科学地施

9、用氮、磷、钾肥。并控制氮肥施用量、避免过迟施用。合理浅灌,分蘖未期进行排水晒田,孕穗到抽穗期要做到浅灌,加强水稻健身栽培,提高抗病能力。此外割净水渠和池埂上的杂草,以增加通风透光能力。4、田间调查与药剂防治。为准确及时用药,首先应进行病情调查。一般在7月初,每逢降雨后到感病品种的高肥田、入水口、粪堆底、生长茂盛地块进行调查,发现稻瘟病斑应立即进行药剂防治,视病情发展可隔7-10天再次施药。穗颈瘟必须药剂预防,治疗效果不好,预防穗颈瘟应在孕穗未期和齐穗期各喷一次药。可选用药剂有(1)富士一号:富士一号是日本农药公司生产的产品,国产的称稻瘟灵,是目前预防和治疗稻瘟病的最好药剂,用量为每亩100-1

10、20毫升对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2)咪鲜胺(施保克、使百克):咪鲜胺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对水稻恶苗病、稻瘟病、叶鞘腐败病、秆腐菌核病都有明显的防治效果,用量为25%使百克乳油每亩50-60毫升对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3)春雷霉素又叫春日霉素、加收米,产生菌为小金色放线菌,内吸性强,是防治稻瘟病的专用抗生素。杀菌原理是影响病菌的蛋白质合成,抑制菌丝伸长和造成细胞颗粒化,但对孢子萌发无影响,用法为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均匀喷雾。(4)加收热必:加收热必是日本北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的防治稻瘟病药剂,该药剂是由具有预防作用的热必斯和治疗作用的加收米两种药剂混配制成。具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加收热必防治叶瘟可在7月上、中旬叶瘟发生初期用药,每亩用21.2%加收热必可湿粉7590克对水喷雾,预防穗颈瘟在水稻孕穗期、齐穗期各喷一次,每亩用80100克。注意水稻扬花期不能用药,铜制剂不能用,以免影响授粉,建议交替使用上述杀菌剂,以免产生抗性。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