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4174865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我读聊斋志异的时候还是小学,那个时候还没有太多复杂的省视想法,所抱的态度最多不过是寻求与看鬼片同效的刺激感,所看的小说也是经了不太老道的编辑翻译的白话文。说实话,翻看的时候很是索然无味,寥寥几笔的鬼影场面描写,全本几乎是人鬼殊途的爱情故事,有时候的惊奇也很快被无聊的结局打破,最终换得“一点也不恐怖”为结果,扔到一边。后来,随着阅历的增加,我对于阅读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见解,就像很小的时候觉得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好,后来有对背影很是钟爱,钟爱的很大原因归结为对于生活的感悟。而这个时候,语文课本里的劳山道士给了我一个契机,让我重新接触到聊斋志异这本书。我被作者的丰富的想像、奇妙的构思

2、、曲折的情节、瑰丽的境界单纯的感动了,被在那个时候便有如此超前想象的蒲松龄震撼了。我之前是多么无知,竟错过了这样显而易见的感叹。“士有口,道聊斋;士有目,读聊斋;而士之有手与笔者,亦莫不唯聊斋之文体是效。”这样一本书寄托了那个黑暗无望迂腐的社会所有的希望。人心的冷漠和龌龊,命运的无常和轮回,这些都是这个世界最真实,却也最容易被规避的部分。蒲松龄用笔撕开了一个缺口,血淋淋的刀锋惊醒了很多有志之士,让他们无味的生活有了些许寄托,让他们愿意去思考当下社会的弊端。让他们不再像喊着“咕咚”似的盲从者,自以为是的清醒。让这个愚昧的社会拥有了一些观点不一致的人,他们斗争,他们热血沸腾。这是奋战的时刻,为着自

3、己相信的事情,他们将自己的呐喊声混入洪流,开始披荆斩棘。在清初,像蒲松龄这样出身的士人,进身之途惟在科举。科场的失败使蒲松龄悲愤万分:“天孙老矣,颠倒了天下几多杰士。蕊宫榜放,直教那抱玉卞和哭死!每每顾影自悲,可怜肮脏骨销磨如此!数卷残书,半窗寒烛,冷落荒斋里。”蒲松龄未能攀缘科举出仕,一生都在农村过着清寒的生活。他的思想中固然存在着热中功名的庸俗的一面,但也有“足迹不践公门”的傲视权贵的一面。在艰难时世中,他逐渐认识到像他这样出身的人难有出头之日,“仕途黑暗,公道不彰,非袖金输璧,不能自达于圣明”。 他把满腔愤气寄托在聊斋志异的创作中。于是聊斋志异中有了他自己真正的东西,像是一场为了自己的斗

4、争,他用同样轻蔑的眼神回看轻蔑他的人。不得不说,聊斋志异是一部很具有独特思想风貌和艺术风貌的小说。大多数的故事都是通过幻想的形式谈狐说鬼,但内容却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曲折地反映了蒲松龄所生活的时代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思想愿望,熔铸进了蒲松龄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和认识。这是一个被“规则”囚禁了的社会,铁笼的边已经生锈了,需要有一个人去磨光它,并把它撬开。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用诡异并无法判断的文体,把不公,把委屈,把无辜一点一点渗透在故事里,让读者每每读完一篇就有一篇的怅然失所。“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说着这样话的蒲松龄所创作出的聊斋志异寄托了

5、他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所有深沉的孤愤。印象最深的要数促织这篇,因是高中课文,并课文中有要求背诵的段落,所以格外深刻。它通过描写成名一家为捉一头蟋蟀“以塞官责”而经历的种种悲欢离合,而在其中小儿子也受到了伤害。这篇就是从一个侧面暴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昏庸。聊斋志异中这样的故事太多,那些不甘太多。当然,小说更多在利用狐鬼花妖与书生交往的故事来展示蒲松龄在落寞的生活处境中生发出的幻影。一类情节比较单纯者,如绿衣女连琐香玉等,大体是写一位书生或读书山寺,或书斋临近郊野,忽有少女来到,或吟唱,或嬉戏,给寂寞的书生带来了欢乐,数度相会,方知非人,或者进而生出一些波折。一类狐鬼花妖的出现不只是让苦读的书生或做

6、了馆师的书生解除了寂寞,还使书生得到敬重、鼓励,事业上也获得上进,为之编织出种种理想的梦。“久以鹤梅当妻子,且将家舍作邮亭。”“石丈犹堪文字友,薇花定结欢喜缘。”这大概也是蒲松龄寂寞闲暇时的一种自我安慰,毕竟那个时候的社会让蒲松龄无奈道出“盖有漏根因,未结人天之果;而随风荡堕,竟成藩溷之花。”聊斋志异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大都栩栩如生,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比如同是狐狸幻化的女性,婴宁天真烂漫,憨态可掬;小翠顽皮善谑,喜开玩笑;青凤温柔拘谨,情意缠绵。同是鬼女,聂小倩“绰约可爱”,被胁迷人却又心地善良;林四娘“意绪风流”,喜诗善歌而心境凄苦;连琐“瘦怯凝寒”,多情善感;小谢活泼调皮,乐

7、不知愁;李女羞涩怯弱,感情笃厚。同是妓女,鸦头激烈拗执;瑞云蕴藉斯文。又如同是痴情的青年男子,孙子楚为人迂讷;乔生心意真诚;耿去病“狂放不羁”;安幼舆“挥霍好义“,也都“人各面目”,很少雷同。这该是一件多么让人心喜的事情。聊斋志异像是一个巨大的宝库,你先是探到了门口就已经被迷住,而后的不断发现让惊喜一直处于要溢出的度数,“绿衣长裙,婉妙无比”, “气息肌肤,无处不香”, 蒲松龄把笔下一个个花妖狐魅与人性结合起来,并根据各自的妖化原型写出各自的特点。葛巾是牡丹花妖,写她“异香竟体”, 阿英是鹦鹉精,写她“娇婉善言”, 白秋练是鱼精,便写她每食必加少许湖水的习惯,阿纤是鼠精,写她善于积粟治家,俞士

8、忱是蠹鱼精,写他读书“最慧,目下十行”。 这些铺叙和点染,既写出了狐魅花妖原有的物性,又赋予它们以人的面貌和性格。该怎么告诉你我对聊斋志异的喜欢呢?你看书时,书中每一个人物幻想的声音塞满每个缝隙快要把我抬起来。其实,对一本书的认知和喜欢其实是一个非常私人的事情。人和人之间的沟通障碍,很多时候用不到巴别塔,同种交流之间,也会有自己对于同样一件事情的不同看法。我把自己对于聊斋志异的一些定义放在这里,仅带着自己感受。而这本书还在那,也有可能会更生动,更偏颇,更有人情味。 “松落落秋萤之火,魑魅争光;逐逐野马之尘,魍魉见笑。茫茫六道,何可谓无其理哉!独是子夜荧荧,灯昏欲蕊;萧斋瑟瑟,案冷疑冰。嗟乎!惊霜寒雀,抱树无温;吊月秋虫,偎栏自热。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 这是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自序的最后一段的感叹,书中的孤独让后世所有学习他的人都不禁感到难过,大概这就是蒲松龄作这本书所想给出来的气氛吧,他缺少太多与之交谈的人,他需要的一种传承。这在幽暗灯火下孤独写书的老人,也许只是想表达这样的话: 把你手里那盏光芒微弱的光,给我;把无人问津的你。给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