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心理学.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4110448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设计心理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工业设计心理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工业设计心理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工业设计心理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工业设计心理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业设计心理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设计心理学.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计心理学结课论文(2010-12-30 20:36:51) 标签: 工业设计消费心理商品中华民族需求结构杂谈分类: 兀自歡悅 敬老爱老助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我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重视人伦道德、讲究家庭和睦是我们文化传统中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与亲和力的具体体现。中国古代就有“卧冰求鲤”、“亲尝汤药”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为做人的一个准则。根据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近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408万人,占总人口的11.03%。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045万人,占总人口的7.69%。与上一次人口普查相比

2、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76个百分点。可见,当今中国已经成为一个老年人口众多的国家,且老龄人口仍处于上升状态。作为商家,抓住这一大部分的老龄人消费者群,能够更好地拓展市场,服务更多人。现今已有许多企业看到了这个趋势,正在为老年人设计属于他们的消费产品。2008年,华夏公司创立了华夏老龄产业发展有限公司。2009年,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发布专门为中老年人群量身定制的搜索产品百度老年搜索。还有很多各个方面产业的大中小企业也都针对老年人设计出产了各种各样的老年人消费品。如:老年手机、老年电脑手写板等等。现在,我们也来就中国老龄人消费心理特点做一个浅析。随着年龄增加,他们的消费经验也不断地

3、增加,哪些商品最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他们心中有数,因此他们会多家选择,充分考虑各种因素,购买自己满意的商品。有20的老年消费者属于习惯型的消费者。他们通过反复购买、使用某种商品,对这种商品有着较为深刻的印象,逐渐形成固定不变的消费习惯和购买习惯,且不会轻易改变这种习惯。老年人的习惯购买心理还表现在:对于不了解的商品不轻易采用,极少发生冲动性购买。追求价廉物美是普遍的消费心理,对老年消费者来说,这一点表现得更为突出些。但是当代老年人消费者在考虑价格的同时也会强调质量可靠、经济合理和有利于身心健康,至于商品的品牌、款式、颜色和包装是其次的。过去人们常常认为大部分老年人属于习惯性消费者的观念是不正确的。

4、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老年人表现出适应新环境和新事物的能力和愿望,方便使用才是他们真正考虑的因素。通过网路查询,我们不难发现,属于经济型的老年消费者占的比重并不高,由此可见,现在的老年消费者已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只求价格便宜的消费者了。他们在购买商品时会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价格也只是他们考虑的因素之一。许多老年人在长期的消费生活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态度倾向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由于其见多识广、经验丰富,往往表现出较强的自信、自尊。在选购商品时,他们喜欢凭过去的经验、体会来评价商品的优劣。在某种商品的过程中,一旦对该商品或品牌形成偏爱,会逐渐形成固定不变的消费习惯和购买习惯,很难轻易改变,而

5、去消费别的品牌的商品。老年消费者与年轻消费群体相比,其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在老年人口的全部商品消费中,营养食品、保健食品、保健用品的消费占有较大的比重;便利性强、有益于身心健康能够弥补老年人身体方面的某些缺陷与不足的商品更受欢迎;对各类老年服务的需求在大大增加;在穿着奢侈品方面的消费支出大为减少,而满足于兴趣嗜好的商品消费量明显增加。上述需求结构的变化,会老年人的城乡差别、年龄差别、收入差别而有所不同,但这种变化是一个总体的趋势。现代老年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特点主要是表现为:消费观念年轻化、消费心理成熟化、家庭角色弱化、补偿心理强化以及“隔代”消费比重大。其中补偿心理可以作为商

6、家针对老年人消费者设计产品的考虑因素。如今,老年人的消费观念不再保守,补偿消费心理正在老年消费者心里悄然出现。现在一些老年消费者的眼光已开始瞄向品牌产品,具有比较明显的品牌意识,他们也渐渐注意到了品牌的“魅力”所在,甚至还有一些老年消费者认为品牌商品不仅款式时髦,同时也是身份的一个象征。他们以前在购买商品时只注重价格是否经济,不太考虑其他方面,现在却不同了,在选购商品时,品牌概念成为主要的衡量标准,认为品牌所代表的质量、信誉和实力才是最好的。老年人消费心理发生这样的变化,反映了老年人开始更注重生活情趣和生活质量了,显然认为老年人一味追求经济实用的传统观念已过时,当今社会,老年人已不再完全以经济

7、实用作为消费选择的标准了,他们不仅仅要求商品的质量、实惠和耐用,流行、时尚的消费品也能唤起他们的购物欲望。那么对待市场上新推出某种产品,老年消费者现在又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消费心理对待呢,是立即购买还是无动于衷呢?老年消费者们都有着自己的一套消费想法和方式。据了解,其中有不少老年消费者都表示愿意尝试购买新产品,有些老年人仍有着比较前卫的思想,他们会采取立即购物的态度,因为他们会觉得自己虽然是一名老年人,但也一直在努力跟随时代的步伐,愿意尝试一些新鲜的事物,现在没事就会出去逛街,选购一些自己喜欢的商品。这样的老年消费群体对新产品有着同年轻人一样的购物欲望和消费需求。还有一部分老年人会选择观望的态度,

8、不会就此出手购买,他们的思想仍是比较传统的,当然这也是另一种消费态度的体现。时下,不仅老年消费者购买心理发生变化,购买手段也在变化着,一些年轻人惯用的砍价消费方式、信用卡消费方式等现代消费手段也逐渐开始在老年消费者身上凸显出来,被更多的老年消费者接纳,并且正在使用着。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趋势,居民收入有了较大的提高,与此同时也在影响着老年消费者的心理,导致在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都在变化着,逐渐由单一化、传统化转变为多样化、时尚化,与过去相比,节衣缩食等消费现象早已不见踪影,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老年人补偿消费心理悄然出现了。现在,老年人的子女们都已处在长大成人的阶段,他们有了自己的生活,经济也都比

9、较独立,促使老年人的经济负担减轻了,这也是老年人出现这样消费心理的一个因素。他们试图补偿以前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受限或传统观念束缚没有能实现的消费需求和愿望,现在有了条件,所以开始体验消费带来的快感,享受消费给自己带来的满足感。以上便是我对当代老年人消费心理特点的浅析。我相信,如果设计师和商家能够抓住当代老年人消费者心理特点,便能够更广泛地拓展产业。产品艺术设计的心理学思维探讨内容摘要 :人是设计的前提,是设计的对象和主体。人的需求是产品设计的主要依据,了解用户的行动结构和行为心理所得出的设计思路是优秀产品艺术设计产生的重要因素。关 键 词 :产品艺术设计行为心理学人性化设计原理 产品艺术设计从萌

10、芽到发展,经过了漫长的岁月,经历了多种多样的设计风格的变革。从以纹样装饰为主的装饰风格和古典艺术风格的复兴,到注视功能和有机形体的现代主义,艺术设计似乎都停留在造型的范畴上。对艺术设计的内容与形式方面的探讨,却都反映了一个经济现象,那便是以产品为主导的经济现象。以往的产品艺术设计过多地重视了产品的制造,产品销售的利润,却忽略了产品的使用者人的因素。 北欧的产品艺术设计,因其一贯坚持的人性化,在不牺牲功能的“软性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下,产生了许多被人们所接受和喜爱的产品。它们便是重视了人的因素,才使得北欧设计代表了优秀设计的高品质,成为世界优秀设计的代名词。 一、人的需求是产品设计的主要依据 随

11、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最高效率地掌握和操作产品,是当今设计的关键和核心。现代生活的人们工作节奏加快,面临的是竞争激烈的世界,当然不希望在使用日常生活用品的过程中也碰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产品的功能设计要根据消费者对产品的生理需要,力求达到产品的方便性、使用的科学性和相应的价值观。如果一件新产品,人们需要事先阅读说明书才能明白操作的要领,那么它绝对不是好的设计,因为没有一个使用者会愿意去看说明书里枯燥而烦琐的内容。 简单和功能单一的产品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因为人们曾经陷入科技发展而导致的产品设计的误区。多功能的、过于饱和与功能的重复堆砌不仅仅造成资源的浪费,也容易引起人们的误操作。而多功能必然导致设

12、计的复杂性,要设计师们合理安排各种设计界面的穿插也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功能饱和的设计仅仅是对科技发展的炫耀,而不是人的实际需要。事实上,有一些产品的功能,用户使用的频率极小。 比如,对有关微波烤箱的消费者调查显示:烤箱的功能很多,可绝大多数的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只是将食物放入烤箱,设定所需时间,然后开机。至于其他复杂的附加功能从未使用过。因此,根据消费者的动态的心理变化和需求,产品的功能设计有几个趋势: 1.自动化程度提高; 2.向“轻、薄、短、小”方向发展; 3.从提高生活质量出发,注重整体设计效应; 4.一看就懂,易于操作,功能适度。 二、行为心理与产品设计 人是设计的前提,是设计的对象,是

13、设计的主体。如何设计使用方便、结构合理的产品,需要人们研究工程心理学和工效学方面的知识,了解产品的功能设计与人的生理和行为特点的匹配关系。因此,在产品设计中,要考虑消费者的行为规律,力求做到人机环境的和谐。怎样设计才能更简洁明了?怎样才能迅速引起操作者的注意?怎样传达正确的信息才能使得使用者有正确的理解?因此,想要有合理的、科学的设计,必须对使用者行为心理有一定的研究,才会有效地设计产品。 首先,要了解人在做一件事时所经历的步骤,即行动的结构问题。要做一件事时,人首先要明白做这件事的目的行动目标;然后,要采取行动,自己动手或利用其他的人和物;最后是看自己的目标是否已达到。所以简单地说要考虑目标

14、,对外部世界所采取的行动、外部世界本身以及查看行动在外部世界中所形成的后果。行为本身又包括两个方面,去做什么和检查做的结果,又称为“执行”和“评估”。 实际生活中,这个过程却不那么简单。因为最初的目标也许并不十分明确,目标并不会准确表明行动的具体内容在哪做,怎么做等等,所以要想采取行动,还需要将目标转化为明确的行动步骤,即“意图”。 假设坐在沙发上看书,天色已晚,需要光线亮一些。目标:要得到更多的光线。目标转化成意图是:开台灯。但还需要明确如何移动身体,如何伸手触摸开关,如何用手指去操作开关,还可以有其他意图,请一个人帮忙开灯。这样目标没有发生变化,可意图和具体的动作却有不同。 然而,人们在实

15、际的行动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和随机性,有的时候很多活动不是靠单一行动所能完成的,或者一次行动无须经过所有的阶段,所以活动的复杂性使得行动中产生执行和评估阶段的断续。 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人们常弄不明白自己心理意图及解释,与实际操作及外界状态之间的关系。每一个断续的产生都是人内心对外界的解释与外界实际状态这两者的差异造成的。某种产品的操作系统是否与用户设想的一致?执行阶段的断续即指用户意图与可允许操作之间的差距。在评估阶段,容易得到并可轻松地解释系统提供的有关信息一致,则所产生的差异很小。 这两个断续,正是一些日用品设计的瓶颈,一些看似简单的日用品,结构并不复杂,却因为没有处理好这两个断续的解决方法,就难倒了用户,让用户自己来承担操作困难的责任。于是,根据这些基础的行为心理知识,为设计师提供一些基本依据,以便检查设计有没有出现执行和评估的断续或将它们处理好。 如何使用户轻松地确定某一操作?有哪些可能的操作?具体如何操作?如何建立操作意图与操作行为之间的匹配关系?如何建立系统状态与用户解释之间的匹配关系?用户如何知道系统现在的状态?这些都需要设计者有所考虑。 当然,行动的每个阶段都需要自身独特的设计策略,根据每个阶段的情况来确定设计方案,这就得到一个重要的设计原理: 1.可视性,用户一看就知道的物品状态和可能的操作方法。 2.正确的概念模型,使操作键的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