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近年-近年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最新整理).docx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4109431 上传时间:2024-03-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5.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潮州市近年-近年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最新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广东省潮州市近年-近年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最新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广东省潮州市近年-近年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最新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广东省潮州市近年-近年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最新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广东省潮州市近年-近年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最新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潮州市近年-近年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最新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潮州市近年-近年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最新整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潮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石油的催化裂化可得到较多的轻质油B. “西气东输中输送的气体主要是乙烯C. 煤间接液化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各种芳香烃D。 石油通过常压分馏可以得到石蜡等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烷烃【答案】A【解析】A。通过石油的催化裂化和裂解把大分子的烃转化为小分子的烃,可以得到较多的轻质油和气态烯烃,故A正确;B。 “西气东输”中输送的气体主要是甲烷,故B错误;C. 煤液化是把固体煤炭通过化学加工过程,使其转化成为液体燃料、化工原料和产品的先进洁净煤技术,不能获得芳香烃,故C错误;D。 石油在炼油厂精馏塔中经过常压分

2、馏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通过减压分馏可以得到石蜡等,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石油、煤的综合利用。注意煤的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的区别、石油裂化、裂解的区别,石油的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的区别。2.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丙烷的二氯取代物有3种B。 和苯乙烯互同系物C. 饱和(NH4)SO4溶液和福尔马林均可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其原理相同D。 聚合物()的单体有两种【答案】D【解析】【详解】A丙烷的二氯代物,若取代相同的碳原子的氢原子,有1,1-二氯丙烷,2,2二氯丙烷两种,若取代不同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有1,2-二氯丙烷、1,3二氯丙烷两种,故丙烷的二氯代物有4种,故A

3、错误;B和苯乙烯含有的官能团的数目不同,不是同系物,故B错误;C饱和(NH4)2SO4溶液和福尔马林可分别使蛋白质发生盐析和变性,沉淀原理不同,故C错误;D由两种单体合成,单体分别为CH3CH=CH3和CH2=CH2,由2种烯烃发生加聚反应生成,故D正确;答案选D.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常压下,16g CH4含有CH4分子数为NAB。 常温常压下,22.4L CO2含有CO2分子数为NAC. 1mol Na燃烧生成Na2O2失去的电子数为2NAD。 0。5molL1 CuCl2溶液中含Cl数为 NA【答案】A【解析】A。 16g CH4的物质的量为=1mo

4、l,含有CH4分子数为NA,故A正确;B. 常温常压下,22。4L CO2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含有CO2分子数少于NA,故B错误;C。 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1mol Na燃烧生成Na2O2失去的电子数为NA,故C错误;D。 未告知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0。5molL1 的CuCl2溶液中含Cl数,故D错误;故选A.4。X、Y、Z、R是短周期主族元素,X元素是形成有机化合物的必需元素,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三倍,Z元素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元素中最大的,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X原子与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XY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B. X、Y、R三种元素的

5、非金属性XYRC. X、Z分别与R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D。 含有Y、Z、R三种元素的化合物溶液可能显碱性【答案】D【解析】【分析】X元素是形成有机化合物的必需元素,应为C元素,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三倍,应为O元素,Z元素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元素中最大的,为Na元素,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X原子核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Cl元素,结合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元素周期率分析解答.【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X为C元素、Y为O元素、Z为Na元素、R为Cl元素。A二氧化碳为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与酸雨无关,故A错误;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增强,非金属性OC;由水比HCl稳定且O

6、元素的电负性大于Cl可知,非金属性OCl;由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可知,非金属性ClC,故非金属性YRX,故B错误;CX、Z分别与R形成的化合物分别为四氯化碳、氯化钠,分别含有共价键、离子键,化学键类型不同,故C错误;D含有Y、Z、R三种元素的化合物溶液可能显碱性,如NaClO,为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故D正确;答案选D。【点睛】正确推断元素是解本题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根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结合元素周期律分析判断,难点是O和Cl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5。酚酞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酚酞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 酚酞的分子式是C20H12O4B. 分子中的碳原子不在同一平面C。 1

7、 mol酚酞最多可消耗2 mol NaOHD。 常温下,由水电离的c(H+)=1013molL-1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呈红色【答案】B【解析】分析:A、根据结构简式书写分子式;B、根据有机物分子结构判断原子共面问题;C、根据官能团判断有机物性质;D、根据分子结构判断酸性强弱。详解:A、酚酞的分子式是C 20 H14O4 ,选项A错误;B、每个苯环中的碳原子在一个平面上,但是据有甲烷结构的碳原子可定和它们不共面,选项B正确;C、酯基能水解后生成的羧基、酚羟基有酸性,他们均和氢氧化钠反应,1mol酚酞最多可消耗3molNaOH,选项C错误;D、水电离的c(H + )=10 -13 molL

8、 -1 的溶液,说明水的电离受抑制,为酸性或碱性溶液,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可以呈红色,也可以不变色,选项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学生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属于综合知识的考查,要求学生熟记有机物的官能团具有的性质,熟练运用。6。由下列实验及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实验现象结论ASO2与H2S气体混合产生淡黄色沉淀氧化性:SO2SB向盛有Fe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氯水,然后滴入KSCN溶液滴入KSCN后溶液变为红色原FeSO4溶液已被空气中O2氧化变质C试管中盛有Cu(NO3)2溶液,底部有少量铜,向其中加入稀硫酸铜粉逐渐溶解铜可与稀硫酸反应D向盛有1mL溴乙烷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N

9、aOH溶液并加热,一段时间之后向试管中滴入2滴的AgNO3溶液,振荡出现淡黄色沉淀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详解】ASO2与H2S气体反应生成S和水,则产生淡黄色沉淀,说明氧化性:SO2S,故A正确;B氯水可氧化亚铁离子,由现象不能说明原FeSO4溶液已被空气中O2氧化变质,故B错误;CCu与稀硫酸不反应,但在酸性条件下Cu、硝酸根离子能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铜粉逐渐溶解,故C错误;D溴乙烷与NaOH溶液加热,发生溴乙烷的水解反应,生成乙醇和溴化钠,在滴加AgNO3溶液之前,需要用稀硝酸中和氢氧化钠,才能检验生成的溴离子,故D错误;答案选A。7.某含

10、C、H、O三种元素的未知物X,经实验测定该物质中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碳72。0,氢6.67。另测得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A。 实验式和分子式均为C9H10OB. 不可能含有苯环C。 1 mol X完全燃烧,可生成5 mol水D。 若未测得X的相对分子质量,也能确定X的分子式【答案】C【解析】A.碳的质量分数是72,氢的质量分数是6。67,则氧元素质量分数是172%-6。67%=21.33,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则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50=9,150=10,150=2,化学式为C9H10O2,故A错误;B. C9H10O2的不饱和度为=5,苯环的不饱和度为4,可

11、能含有苯环,故B错误;C。 1 mol C9H10O2完全燃烧,根据H原子守恒,可生成5 mol水,故C正确;D. 若未测得X的相对分子质量,则不能确定X的分子式,X的分子式可能为(C9H10O2)n,如C18H20O4,故D错误;故选C。8.某班在实验室进行制取乙酸乙酯的分组实验,主要步骤如下:按下图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试管A中加入3 mL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2 mL浓硫酸和2 mL乙酸,再加入沸石.然后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待试管B中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B,振荡后静置。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m-3)熔点/沸点/水中溶解性乙醇460.789117.378

12、。5以任意比互溶乙酸601.05016.6117.9易溶乙酸乙酯880.8978477难溶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两组同学想要比较所制得的乙酸乙酯的产量,简便的方法是_。(3)该反应为可逆反应,要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该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有_。(4)现对全班同学试管B中的液体集中处理,得到乙酸乙酯的粗产品并回收乙醇,需进行的操作名称是_.(5)用下图所示装置验证: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装置中所装的药品分别是:甲_,乙_,丙_。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答案】 (1). CH3COOH + CH3CH2OHCH3COOCH2CH3 + H2O (2). 使用

13、相同规格的试管,比较两支试管中上层液体的高度 (3)。 从反应物中不断蒸出乙酸乙酯,使用过量的乙醇,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从而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 (4)。 分液、蒸馏 (5)。 乙酸溶液 (6)。 碳酸钙(碳酸钠) (7)。 苯酚钠溶液 (8). 溶液中产生白色浑浊【解析】 (1)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 + CH3CH2OHCH3COOCH2CH3 + H2O,故答案为:CH3COOH + CH3CH2OHCH3COOCH2CH3 + H2O;(2)两组同学想要比较所制得的乙酸乙酯的产量,最简单的方法为使用相同规格的试管,比较两支试管中上层液体的高

14、度(乙酸乙酯的体积),故答案为:使用相同规格的试管,比较两支试管中上层液体的高度;(3)该反应为可逆反应,要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该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有从反应物中不断蒸出乙酸乙酯,使用过量的乙醇,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从而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故答案为:从反应物中不断蒸出乙酸乙酯;使用过量的乙醇;(4)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分离乙酸乙酯和水,乙酸乙酯和乙醇的沸点不同,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分液、蒸馏;(5)要验证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在烧瓶中实现乙酸与碳酸盐的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将二氧化碳再通入苯酚钠溶液即可,故答案为:乙酸溶液;碳酸钙(碳酸钠);苯酚钠溶液;溶液中产生白色浑浊。9.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它可通过不同化学反应分別制得B、C、D和E四种物质。回答下列问题:(1)A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是_。A生成B的反应类型为_。(2)在AE五种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填标号)(3)关于B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标号).a1molB最多可与5molH2发生加成反应b能与新制Cu(OH)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c在催化剂作用下,可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d该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在同一平面上(4)C能形成高聚物,该高聚物的结构简式为_。(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力程式(需注明反应条件)。A生成C: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