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冲刺试题及答案6.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4109064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冲刺试题及答案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心理学冲刺试题及答案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心理学冲刺试题及答案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心理学冲刺试题及答案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心理学冲刺试题及答案6.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冲刺试题及答案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冲刺试题及答案6.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学冲刺试题及答案6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1()是一种通过形成新旧信息间的附加联系,使信息更有意义,从而促进对新信息的理解与记忆的策略。A学习策略B元认知策略C精细加工策略D组织策略2()是指能满足有机体需要的物体、情境或活动,是有机体趋向或回避的行为目标。A动机B内驱力C诱因D强化3利用各种图片、模型、幻灯片及教学电影电视等进行的直观教学形式称为()A形象直观B实物直观C模象直观D言语直观4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称之为(

2、)A人格B性格C气质D倾向性5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通过师资训练和自我提高而形成的身心特征与职业修养称为教师的()A教师素质B心理素质C教学能力D教育机制6让学生按照各自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属于什么教学?()A愉快教学B个别化教学C情境教学D理想化教学7某学生认为考试成功是自己的一贯努力,其归因是()。A内部、不稳定、可控制的B外部、稳定、不可控制的C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制的D内部、稳定、可控制的8下列选项属于学习的是()。A每天跑步B视力下降C装修房屋D不怕见生人了9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是()的三个定律。A工具说B联结说C认知说D人本主义学说10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是

3、指智商至少达到多少的儿童?()A130B140C150D16011形式训练说在欧洲和北美盛行了约()年。A100B200C300D40012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亦有很大帮助,这种方法称为()A联想法B假借法C“谐音联想法”D谐音法13认为学生在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进行归因时通常归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这四种主要原因的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A斯金纳B洛厄尔C马斯洛D韦纳14在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之后,学习者就要实际执行的解法是()A解法的执行与评价B搜寻解法C建立问题表征D问题的分解15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的是()A态度的情感成

4、分B态度的认知成分C态度的行为成分D态度的理解成分16()是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是感性知识的重要来源,是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的起点。A理解B直观C感性概括D理性概括17智力超常儿童是指智商超过()的儿童。A70B100C140D150181926年,心理学家()翻译出版了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概论)。A陆志韦B潘菽C陈选善D廖世承19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对学生的的指导地位的是()A学生B教师C校长D家长20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中()是信息的提取和输出。A识记B保持C回忆D遗忘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

5、小题1分,共5分)。1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不少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如:()A庄子B孔子C孟子D荀子E墨子2意志的特征有()A明确的目的性B与个人品质相联系C以随意运动为基础D与克服困难相联系3根据迁移的性质分类,迁移有()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正迁移D负迁移4心理健康的衡量方法()A心理测量与统计学方法B社会适应判定法C生活适应判定法D主观病痛法E症状判定法5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关注的有()A发展与教育B学习与教学C认知与个性D一致与差异三、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每空05分,共10分)。1提出“同化”和“顺应”的是_。2_儿童只有在特殊的教育措施下,才能接受教育而获得身心发展

6、,因而也属于特殊儿童,他们的特殊性主要在社会交往障碍方面。3不同的心理学家对人格的发展有不同的看法,埃里克森的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_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_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4在20世纪80年代,先后翻译出版了日本大桥正夫的_、美国林格伦的(课堂教育心理学)、_合著的(教育心理学)、布鲁纳的(教育过程)、前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等专著。520世纪60年代初,由_发起课程改革运动,自此,美国教育心理学逐渐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6小学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_。他所研究的对象是“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对与环境

7、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及规律”。7形式训练说认为心理官能只有通过_才能得以发展,_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8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_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9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_、_、_、_。10奥苏伯尔认为,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可以构成三种关系:即_、_和_。11_的对象和内容是人们的社会交往经验,不同于表现为认识经验的知识。12_是指强化的时间和频率安排,在什么时候、以何种频度对一种反应施加强化四、辨析题(共15分)。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教师而起作用。2人类的学习与学生的学习是一样的。3学习

8、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短暂的。4习惯与技能不同。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形成于道德与品德的形成过程中的认同阶段。6高创造性是高智商的充要条件。五、简答题(每题4分,共4分)1什么是技能?技能有什么特点?2简述小学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3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个别学生的纪律问题。4简述智力技能形成的特征。5简述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6简述小学生的认知发展与人格发展的特点。六、论述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论述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模式。2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3试述小学生的学习适应问题的主要表现以及学校教育的措施。4论述有关长时记忆的遗忘理论。(回答出

9、两种即可)一、单项选择题1C2C3C4B5A6B7A8B9B10B11B12C13D14A15A16B17C18A19B20C二、多项选择题1BCDE2ACD3CD4BCD5ABCD三、填空题1皮亚杰2聋、哑、盲3854教育心理学索里和特尔福德5布鲁纳6分支学科7训练迁移8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9遗传和胚胎环境影响社会文化因素家庭教育因素学校教育因素10下位关系上位关系组合关系11品德学习12强化的程式四、辨析题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2()。人类的学习与学生的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学生的学习既与人类的学习有共同之处,但又有其特点。首先,学生的学习以

10、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其次,学生的学习有较强的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第三,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3()。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4()。5()。应为内化阶段。6()。因为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创造性。3低创造性的智商有可能高。有可能低。4高创造性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上述关系表明,高智商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五、简答题1答: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它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第一,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技能是在后天的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的,而不是通过遗传获得的。在学习的最初阶段,练习对技能学

11、习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不断地练习,进步速度逐渐减慢,但仍有进步。第二,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同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知识的学习要解决的是事物是什么、做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即知与不知的问题。知识虽对活动起定向作用,但它本身并不是活动。而技能是控制动作执行的工具,要解决的问题是动作能否做出来,会不会做。熟练不熟练。第三,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习惯是自然习得的,它既可能符合规律,也可能不符合法则;而技能是通过系统的学习与教学而形成的,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动作经验的不断内化而形成

12、的。2答:根据我们对小学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界定及其具体研究内容的分析,结合小学教师资格培训的实际情况,本书将小学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内容体系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概述(第一章):主要包括中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发展概况以及对教育实践的作用等。2)学生与学习心理(第二章至第七章):主要包括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学习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形成、态度与品德的养成、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等。这一部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3)影响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第八章至第十二章):主要包括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迁移、心理健康和教师心理。3【答案要点】(1)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纪律问题。在纪律问题面

13、前教师要适当地解除心理压力。正确认识儿童的行为特点和解决纪律问题的目的。(2)有针对性的引导解决。善于奖励。不要迷信惩罚。(3)教师要通过自己的工作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假手家长。4(1)智力技能的对象脱离了支持物;(2)智力技能的进程压缩;(3)智力技能应用的高效率。5(1)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自觉性大为增强;(2)思维活动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3)集体意识和个性逐步形成。6(1)学习成为主导活动。(2)掌握书面语言并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3)小学儿童逐渐具备了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同时其思维结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4)小学儿童的思维,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平衡性。六、论述题1答:1)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指导模式指导模式最初是指咨询者对来访学生的职业指导,以后随着教育实践的需要,指导内容的不断扩大。有关学习、适应和行为方面的问题也逐渐列入指导的范畴。综合起来看,指导模式具有下列几个特征;(1)关心求辅者已经形成的稳定特征对当前行为的影响。(2)把工作重点放在辅导者指导作用的发挥上,试图通过辅导者的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帮助学生思考问题。作出抉择。(3)指导模式重视学生解决问题和采取决定的技能训练,希望通过指导提高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