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与镇痛治疗管理及质量控制标准[参照提供]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4108336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醉与镇痛治疗管理及质量控制标准[参照提供]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麻醉与镇痛治疗管理及质量控制标准[参照提供]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麻醉与镇痛治疗管理及质量控制标准[参照提供]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麻醉与镇痛治疗管理及质量控制标准[参照提供]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麻醉与镇痛治疗管理及质量控制标准[参照提供]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麻醉与镇痛治疗管理及质量控制标准[参照提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醉与镇痛治疗管理及质量控制标准[参照提供](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麻醉与镇痛治疗管理及质量控制标准工作人员:1、学历:麻醉医生需医学院(校)专科或以上,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麻醉护士需护理中专或以上,获上岗证。2、科主任:由高年主治医师或以上麻醉医生担任。3、编制:手术科室床位数与手术台数比例为25:1,手术台数与麻醉医生比例为1:1.5,开展疼痛门诊,编制不少于3人,手术台数与麻醉护士比例为3:1。与麻醉技术人员数之比为10:1。科室用房:1、医生办公室(配办公桌,大小根据人员数定);2、医生男女值班室、更衣室;3、麻醉准备室(面积15m2以上); 4、麻醉物品间(面积20m2以上,存放麻醉常用药品及器具);5、储藏室(面积15m2以上,存放麻醉备用物品或

2、放置麻醉科档案);6、疼痛门诊及诊疗室(面积20m2以上);7、图书资料档案室(面积15m2以上)。基本设备:1、多功能麻醉机:其数量与手术台之比至少为0.8:1;2、监护仪:多功能监护仪(含有ECG、无创Bp、P、SpO2、T等功能):其数量与手术台之比为1:1;至少有一台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至少有一台带有PETCO2功能的多功能监测仪或单独的PETCO2功能监测仪;至少有一台肌松监测仪;至少有一台麻醉深度监测仪;3、至少有一台心电除颤仪;4、急救物品(包括气管内插管全套物品);5、微量注射泵及微量输液泵:其数量与手术台之比至少为1:2;6、疼痛门诊配有:办公台一个,诊疗台一个,X片阅片机

3、一台,袖带式血压计、听诊器急救物品(包括气管内插管全套物品、吸氧装置、吸引器等)等诊疗设备一套;7、药品橱、物品橱、档案橱(若干);8、办公桌、更衣橱(每人一个);9、配置微机1台。开展项目腰麻、骶麻、硬膜外及神经阻滞麻醉;静脉复合麻醉;心、肺、脑复苏;一般胸科手术麻醉;常见小儿手术麻醉;硬膜外手术后镇痛。2、二级医院重点专科:困难的气管内插管技术、复合麻醉、腰麻、骶麻、硬膜外及神经阻滞麻醉;心、肺、脑复苏;为外科各专业所进行的手术提供合适的麻醉;急重症病人的麻醉;各种术后镇痛及病人自控镇痛。麻醉科管理制度:1、岗位责任制;2、三级医师负责制;3、麻醉前访视、讨论制度;4、医疗事故防范制度;5

4、、毒麻药品管理制度;6、麻醉后随访、总结制度;7、危重、疑难、死亡病例讨论制;8、仪器设备保管、保养制度;9、麻醉用具消毒制度;10、会诊制度;11、进修、实习医生、硕士生、博士生等授课制度;12、医生交接班制度。麻醉医疗质量基本标准:1、各种神经阻滞成功率90%;2、硬膜外阻滞成功率95%;3、与麻醉相关的、级医疗事故发身率0.08%;4、非危重病人麻醉死亡率0.02%;5、术前访视、术后随访率100%;6、腰麻后头痛发生率98%;9、麻醉技术操作(实施麻醉操作和术中监护)合格率100%;10、硬膜穿破发生率80%;14、医院感染率8%;15、成分输血率70%;16、甲级病案率90%(无丙级病案)。档案管理:1、专人负责;2、建立万元以上医疗设备仪器的使用、保养、维修档案;3、及时将麻醉前访视记录单、麻醉记录单、麻醉后随访记录单汇总、装订、归档;4、建立会诊登记本、交接班登记本、危重疑难麻醉术前讨论登记本、死亡病例讨论登记本等,并及时归档;5、建立毒麻药品管理登记本,并及时整理归档。4参照 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