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大论坛:公共管理基础 讲义.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4107973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23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试大论坛:公共管理基础 讲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考试大论坛:公共管理基础 讲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考试大论坛:公共管理基础 讲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考试大论坛:公共管理基础 讲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考试大论坛:公共管理基础 讲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试大论坛:公共管理基础 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试大论坛:公共管理基础 讲义.doc(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华在线 010-62771166 627811662007年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联考辅导一 、2007年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联考公共管理基础科目的特点和要求 自2007年开始, MPA联考专业课将原来的管理学和行政学两门科目合并为公共管理基础一门科目,考试指南和考试大纲都重新进行了修订。 和以前相比,管理学内容有所减少,行政学内容大部分整合进了公共管理,同时大幅度增加了公共管理相关课程的内容。 系统深入地学习,建议读五本书(即管理学、行政学、公共管理;2007年MPA联考指南和联考标准化题库公共管理基础分册);短期突击,要学好两本书(2007年MPA联考指南和联考标准化

2、题库公共管理基础分册).二.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初步但较为全面地掌握管理和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 熟悉该领域中的著名人物与命题 具备较强的分析与解决公共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试卷在能力考核方面的要求 识记能力层次 理解能力层次 应用能力层次 各层次分数比例:识记能力层次30%;理解能力层次50%;应用能力层次20%.三.考试内容 考试范围为公共管理的基础知识,涉及面较广,但不要求很深。要求考生掌握大纲中规定的内容,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灵活运用。 主要测试的是考生运用公共管理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公共管理知识包括基础知识,也包括其他相关背景知识。 公共管理知识运用

3、能力包括综合运用能力与专项运用能力。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试卷及题型结构如下: (一)内容结构 共管理基础知识:80分; 实际问题分析:70分。 (二)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1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多项选择题:314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案例题:4150题,每小题2分;51题20分,共40分。 简述题:5256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论述题:57题,20分。第一章 公共管理导论第一节 管理与管理理论的演进一、管理的含义 管理是人类社会协作劳动和共同生活的产物,是与人类社会的生产和公共生活相伴而生的。管理的定

4、义为:管理就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社会活动。管理具有六点基本含义。二、管理的职能 最早系统并明确分析管理职能的是法国管理学家法约尔 关于管理职能的划分有不同的观点。管理的基本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三、管理学 管理学是研究管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管理学是科学知识体系,而科学知识体系创造性的运用就是艺术。四、管理理论的演进 管理学的三个发展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行为科学阶段;现代管理理论阶段。各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学派及其基本观点。 理论演进的四个特点。第二节 行政与

5、行政理论的发展一、行政的含义 行政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行使国家权力,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内部事务的活动。简言之,行政是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活动。 行政的特点:执行性;政治性;权威性。二、相关概念辨析 政治与行政。威尔逊和古德诺的观点。 行政与立法、司法。这是国家权力的三大系统,行政是有别于立法和司法的一种国家权力。三、行政学 行政学是一门研究国家行政机关依法有效地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内部事务的学科。简言之,行政学是系统地研究行政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从四个方面把握行政学的定义。四、行政理论的发展 行政学兴起的原因和著名代表人物。 行政理论

6、发展的三个阶段:形成时期;成长时期;发展时期。各个时期的理论特征和代表人物。第三节 公共理论的兴起一、公共管理理论三次重大理论转换:从传统的公共行政到公共政策分析再到公共管理。 对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批评;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二、对公共管理理论的不同理解n 将“公共管理”等同于“公共行政”;n 将“公共管理”当做“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科;n 将“公共管理”看做不同于传统的公共行政和政策分析的一个新的学科框架。三、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公共管理是综合运用各种科学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公共管理组织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性的学科。国内外较有影响的几种定义。四、公共管理的学科特征公共管理的六个学科特征。这也是其

7、与传统公共行政的区别。五、公共管理的研究途径和方法研究途径有管理学途径、政治学途径、法学途径、经济学途径等多种途径。基本研究方法有:系统分析;比较分析;实验分析;案例分析。第二章 公共组织第一节 公共组织概述一、组织的含义美国管理学家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的观点组织的共性。组织的定义:组织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通过相互交往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心理意识,并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按一定的方式联合起来的有机整体。二、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公共组织的含义:公共组织就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为目的的组织。公共组织的构成包括12个要素。 三、公共组织的类型三种主要分类: 按财务一会计标准分类;

8、 按公共权力标准分类; 按权威与等级结构标准分类。第二节 公共组织的结构一、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内部纵向划分的等级数。管理幅度是指一名管理者或个组织有效管理的下级人员或单位、部门的数目。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反比例关系。二、公共组织的结构形式多种组织结构形式主要有:直线结构;职能结构;直线一职能结构;矩阵结构。三、我国政府组织的结构纵向结构。宏观上的纵向结构和微观上的纵向结构,即各级行政组织间的层级关系和行政组织内部的工作层次关系。横向结构。反映同级行政组织之间和各行政组织构成部门之间分工协作的来往关系。四、行政体制的基本类型首长制与委员制;层级制与职能制;集权制与分权制;完整

9、制与分离制第三节 公共组织环境一、公共组织的生态环境对公共组织生态环境的不同区分。现代组织理论划分的一般环境和具体环境。公共组织环境结构的子系统环境。二、组织环境的基本构成因素 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技术环境;舆论环境。第三章 公共决策第一节 决策的基本问题一、决策的含义理查德施奈德的决策定义:决策是一个过程,它是指决策者为达到想象中未来事务的状态,从社会所限制的各种途径中,选择一个行动计划的过程。 决策的一般特征或属性。二、决策类型多种类型。主要有:程序性决策与非程序性决策;单目标决策与多目标决策;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与非确定型决策;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原始决策与追踪决策。三、决策

10、的前提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内容:价值因素和事实因素。二者各自的内容与特点。价值前提与事实前提的区别。第二节 行政决策体制一、行政决策的含义行政决策是行政主体为履行行政职能所作的行为设计和抉择过程,是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部门在处理国家政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所作出的决定。行政决策的特点:决策主体的特定性;决策内容的广泛性;决策的权威性。二、行政决策系统四个系统:信息子系统;参谋子系统;决断子系统;监控子系统。各子系统的作用。三、行政决策体制主要有独裁制、议会制和人民代表大会制三种类型。三种类型的具体类型和表现形态。第三节 行政决策程序一、问题界定问题是预期、需要与实际满足状态之间的差距。任何决策都从发

11、现问题开始。问题界定的三个基本环节和四个主要方法。二、目标确立行政决策的目标是决策者希望通过决策实施所达到的状态。目标有层次性、多样性、从属性的特征。目标确立必须遵循的原则和环节。目标确立的主要方法。三、方案设计方案设计就是在明确决策目标的基础上,经过调查研究,运用适当的技术与方法,设计或者规划诸种实现决策目标的行政备选方案的行为或过程。决策方案设计的两个具体步骤和基本方法。四、后果预测后果预测是为了行政方案进行评价和完善,而对决策方案实施的客观条件的变化和方案在各种可能的条件下预期效果的预测。后果预测的基本步骤和主要方法。五、方案抉择方案抉择是指行政决策中枢系统中享有行政决策权的行政领导,依

12、据其权力、经验和科学知识,在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比较权衡的基础上,选择或综合出一个最优或满意的决策方案。 方案抉择的主要环节和主要方法。第四节 公共决策中的群体决策一、群体决策及其利弊公共决策过程中的群体决策包括领导群体决策和群体参与决策两种形式。两种形式的含义。群体决策的优势与不足。二、参与决策的特征参与决策的优势与作用。参与决策的条件及其应注意的问题。三、群体决策的抉择规则可供选择的抉择规则有:一票否决;多数规则;等级决定规则。抉择规则的实际内容。第四章 行政领导第一节 领导与领导者一、领导的含义关于领导的不同定义。作为管理职能的领导是指引导和影响人们为实现组织目标和群体目标而作出努力与贡献

13、的过程。领导职能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是管理的核心问题。 领导的四个构成要素。领导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艺术。二、公共组织领导者公共组织领导者是指从事公共管理的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中依法担任领导职务、行使法定领导权力并负有相应领导责任的个人和集体,其中主要是政府部门的领导者。我国行政机关领导职务序列;公共组织领导者的来源;公共组织领导者的权力构成;职务权力和个人权力的主要影响方式。三、领导者的基本技能技术技能;人事技能;观念技能。三种技能的内容及不同层级领导者的技能结构。第二节 我国行政领导制度一、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民主集中制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是民主制和集中制有机结合的一种制度。其

14、他行政领导制度是民主集中制领导制度的具体化。民主集中制的具体表现。二、我国的行政领导制度行政首长负责制是我国的行政领导制度,这是一种集体领导制度。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是辩证的统一。行政首长负责制是相对于委员会制而言的。我国行政首长负责制就是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的有机结合。三、日常的行政领导制度日常的行政领导制度是前两项领导制度在实际执行中的具体化,表现为三个方面:处理行政领导者与行政活动参与者关系的制度;上下级行政领导者之间联系的制度;协调行政领导班子内部关系的制度。第五章 沟通与协调第一节 沟通一、沟通的含义沟通的几种典型定义。公共组织沟通是指公共组织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公共组织系统内部各个部门之间、层次之间、人员之间凭借一定的媒介和通道传递思想、观点、情感,交流信息,以期达到相互了解、支持与合作,谋取公共组织系统和谐有序运转的一种管理行为或过程。 沟通定义包含的四层含义。二、信息与沟通信息处理的四个基本环节。孔茨列举的信息沟通中的障碍与断裂的因素。信息失真四个方面的原因。三、沟通机制公共组织沟通机制划分为刚性机制和柔性机制。刚性机制的含义及完善刚性机制的建议;柔性机制的含义及其包含的语言约束机制和心理约束机制。四、沟通类型与模式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正式沟通的含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