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乡镇敬老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4107686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乡镇敬老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某乡镇敬老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某乡镇敬老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某乡镇敬老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某乡镇敬老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乡镇敬老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乡镇敬老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镇敬老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3第一节 项目概况3第二节 项目建设背景3第三节 项目建设目的与意义4第三节 项目计划目标7第四节可行性研究编制中的工作范围8第五节可行性研究的简要结论9第二章 项目编制依据和原则10第一节 编制依据10第二节编制原则11第三章 申报企业情况11第一节 申报企业基本情况11第二节 企业人员情况13第三节 企业财务经济状况14第四节 企业管理情况14第三章 项目技术可行性分析15第一节 项目的技术创新性论述15第二节 技术成熟性和项目产品可靠性论述18第四章 项目产品市场调查和需求预测20第一节 产品的主要用途20第二节 市场竞争力分析及市场风险21

2、第三节 产品目标市场定位22第五章 项目实施方案23第一节 技术方案论述23第二节 生产方案论述28第三节 产品销售计划39第六章 环境保护42一、设计依据42二、主要污染物种类、来源及排放量43三、污染物处理方案44四、结论45第七章 劳动安全45一、工程建设的安全卫生要求45二、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46三、安全生产所采取的主要防范措施47四、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及教育48五、预期效果及评价49第十章 新增投资估算、资金筹措50第一节 新增投资估算50第二节 资金筹措51第三节 资金使用计划及还款计划51第十一章 经济、社会效益分析52第一节 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52第二节 财务分析

3、53第三节 项目的风险性及不确定性分析54第四节 社会效益分析5446第一章 项目总论1.1项目背景1.1.1 项目名称#镇中心敬老院建设项目1.1.2项目承办单位及法人代表项目承办单位:#市#镇人民政府项目法人代表:#1.1.3项目拟建设地点#镇杨庄行政村河湾自然村,原#镇敬老院内。1.1.4承担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编制单位:#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资格证书号:#1.1.5研究工作依据1、国务院五保供养工作条例2、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3、敬老院设施建设指导意见(试行)4、#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5、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1.1.6研究工程范围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

4、究阶段工作范围和深度的规定,本可研报告对该项目建设的背景与必要性、可行性、建设场地与条件、内容与规模、工程技术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经济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重点研究工程技术方案和投资估算等,为有关部门和项目单位提供可靠的论证和评价依据。1.2可行性研究结论1.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镇位于#市西部,紧邻市区,东邻106国道,大广高速、漯阜高速铁路穿境而过,国土面积63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 67879口人,各类五保户 445人,其中集中供养36人,分散供养410人。原镇敬老院年久失修,房屋和设施极为陈旧,供养人数少,已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老龄化的需要。为了健全社会基

5、本养老服务体系,新建一所能容纳200人生活、居住的敬老院,对急需帮扶的五保孤寡老人进行统一安置,实施集中供养,十分必要。1.2.2 项目规模和内容项目总占地面积13.2亩;设置床位200张,总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拟建三层老人居住用房6栋,框架结构,每栋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四层综合服务和行政办公用房一栋,框架结构,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室外活动场所500平方米,绿化、场内交通与辅助设施等。1.2.3项目建设进度本项目建设周期12个月,其中建设工期11个月。1.2.4项目招投标方案为切实搞好项目建设,确保工程质量,该项目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标。1.2.5环境保护项目所在区自然环境良好。本项

6、目为非工业项目,不产生工业污染,主要污染物与污染源为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项目建设治理措施设计合理、配套齐全,符合环保要求。1.2.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资金筹措:申请中央资金600万元,地方配套600万元。1.2.7项目综合评价与建议此项目的建设改变了是#镇敬老、爱老、助老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不仅解决五保老人生活的具体问题和困难,而且还可以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营造全社会尊老爱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因此,该项目的建设能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是必要的、可行的。建议积极筹备,早日实施。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2.1项目所在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东邻#

7、县,南接驻马店市平舆县和安徽省临泉县,西邻#县和驻马店市上蔡县,北与#县隔沙河相望。面积1083平方公里,辖2乡13镇6个办事处,总人口118.3万,处于我国东引西进、承东启西的过渡地带,是中西部地区通向长三角的东部门户,是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历史悠久,古称项子国,汉初置项县,南北朝宋时易名#县。199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2004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全省5个重点扩权县市之一,享有省辖市经济管理权和部分社会管理权。 #人文景观丰富,历史遗址众多。建安七子之一的应扬,民国总统、洪宪皇帝袁世凯,近代诗人张伯驹,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袁家骝等祖籍均为#人氏。光武庙、白果树、扳

8、倒井、高丘寺、袁世凯故居等文化遗址,极富旅游价值。#交通便捷,106国道纵贯南北,238、217省道横穿东西,南洛高速、大广高速在此交汇,漯阜铁路穿越全境,全程高速直达机场,沙颖河内陆航运直达淮河、长江。公路、高速、铁路、水运纵横交织,为#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境内地势平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是我国粮、油、畜产品的重点产区和优质粮生产基地。小麦、中药材、白芝麻、优质果蔬四大生产基地已经形成,畜牧养殖业,黄牛、槐山羊、项猪等主导畜产品的特色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工业基础雄厚,形成了以味精为主的食品、医药、皮革三大支柱产业和以农机配件、制革制鞋、服装加工、劳保用品、防水防潮

9、等六大板块经济,是驰名全国的味精城、皮革市、医药生产基地、防水防潮之乡。国内外知名的大型企业河南莲花味精集团,是#市唯一的一家上市企业,2008年“莲花”再次入选“亚洲品牌500强”,较上届提高17个位次。市纺织公司、莲花皮业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已成长为河南省重点企业。#城市功能完善,基础设施齐全。东方工业集聚区、老城区、新区三区互动,中等城市框架基本形成;供电系统连接华中、华东两大电网,自来水供应网络健全,污水处理设施完善,西气东输供气管道穿境而过;程控交换、移动通讯、图文传真、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现代化信息手段先进,商贸、餐饮、宾馆、娱乐等服务业布局合理。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

10、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宏观调控政策,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重点,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强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2010年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85.49亿元,比上年增长13.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7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9.74亿元,比上年增长2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1.11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2568元,比上年增长14.6%;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4965元,比上年增长12.8%。#镇位于#市西北部,

11、是#市的西大门和市区重点发展方向。106国道和漯阜铁路在境内交汇,国家级重点工程大广高速公路(黑龙江大庆至广州)和省道周李公路贯穿全境;大广高速公路在#设有出口。清水河、运粮河、长虹运河流过境内,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全镇现辖23个行政村,104个自然村,5.6万亩耕地,6.8万人,其中回族人口6170人,占#市少数民族人口的三分之一,为少数民族聚居乡镇。几年来,#镇抢抓市区与#一体化和国家拉动内需两大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产业、交通三大优势,强力推进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实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畜牧业发展、财政收入和平安建设的四大突破,努力把#打造成工业重镇、畜牧大镇、经济强镇、文化名镇、民

12、族团结和谐镇。2009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3.55亿元,财政收入10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60元,年终全市乡镇综合实力考评位居前三位。#市社会经济条件能够为项目实施提供经济、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2.2#镇敬老院概况#镇敬老院始建于1991年11月,占地面积13.2亩,有房屋50间900平方米,入院五保人员36人,管理人员3人。院内设伙房、餐厅、有洗澡间、健身房、娱乐室等。但是,房屋简陋,设施破旧,规模较小,不能适应入院人员增加的需要,功能布局、设施条件达不到国家标准,需重新规划建设。2.3项目提出的背景按照国际标准,一个国家的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0%以上(60岁以上人口)或者

13、7%(65岁以上人口)时,标志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已经进入老年型社会。就#镇而言,60岁以上老年人口目前达到7000人,占到全镇总人口的10%左右。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比城镇老人更为艰难。该镇目前大部分老人依靠家庭养老,而依靠退休金和集体养老的老人仅是极少部分。人口老龄化给农民家庭带来的负担,抑制了农村消费和农民的购买力,也阻碍了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和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这种状况不利于农村改革的进行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不利于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快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已经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近几年,随着#镇政府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发展二三产业,经济水平和社会发展事业逆势而上,取得了突出成绩。逐步增强的经济实力成为#镇解决农村养老失业的坚强后盾。#镇农村养老事业坚持以人为本,积极贯彻农村五保供养条例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全镇五保对象445人,实现了“应保尽保”,其中集中赡养老人36人,给养标准每人1600元/年。按照#市敬老院建设规划,拟在#镇敬老院的基础上,拆除原有房屋,重新规划布局,建设一所高标准现代化的中心敬老院,服务对象面向全镇和周边乡镇部分五保对象。2.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美德,如何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