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利华毕业论文最终定稿.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4107165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 页数:91 大小:6.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利华毕业论文最终定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万利华毕业论文最终定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万利华毕业论文最终定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万利华毕业论文最终定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万利华毕业论文最终定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万利华毕业论文最终定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利华毕业论文最终定稿.doc(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安工程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目录前 言1第1章 绪论21.1 概念21.1.1 CAD/CAM的基本概念21.1.2 产品生产过程与CAD/CAM过程51.2 CAD/CAM技术的应用和发展61.2.1 CAD/CAM技术的应用61.2.2 CAD/CAM技术的历史沿革61.2.3 CAD/CAM技术的发展趋势81.2.4 CAD/CAM技术产生的效益10第2章 CAD/CAM系统112.1 CAD/CAM系统描述112.1.1 CAD/CAM系统的组成112.1.2 CAD/CAM系统的功能112.1.3 CAD/CAM系统的工作方式122.1.4 CAD/CAM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122

2、.2 CAD/CAM系统的硬件和软件132.2.1 硬件的组成132.2.2 软件的组成172.2.3 操作系统172.2.4 CAD/CAM系统的支撑软件172.2.5 CAD/CAM软件的选择原则182.3 国内外典型CAD/CAM软件介绍182.3.1 Pro/E软件192.3.2 UG软件202.3.3 MasterCAM软件202.3.4 软件比较20第3章 CAD/CAM设计及数控编程223.1 数控加工工艺基础223.1.1 数控机床的选择223.1.2 加工工序的划分233.1.3 工件的装夹方法253.1.4 对刀点和换刀点的确定343.1.5 选择走刀路线353.1.6 刀

3、具的选择383.1.7 切削用量的选择403.2 数控加工工艺和普通加工工艺的区别及特点43第4章 加工中心非回转体零件加工454.1 零件加工454.1.1 零件设计454.1.2 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524.1.3 零件MasterCAM编程574.1.4 零件仿真加工654.1.5 机床通信744.1.6 零件的加工774.2 零件加工注意事项84总结86参考文献87致谢89诚信申明90前 言CAD/CAM技术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一门新兴技术,它的应用和发展引起了社会和生产的大变革,因此CAD/CAM技术被视为20世纪最杰出的工程成就之一。随着CAD/CAM技术的推广应用,它逐渐从

4、一门新兴技术发展成为一种高新技术企业。数控加工技术对制造业实现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利用数控技术,可以大幅度地缩短产品的制造周期,解决复杂零件的制造加工问题,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数控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一个国家机械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专家们预言:21世纪机械制造业的竞争其实质是数控技术的竞争。两项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在企业的普及使用,预示着学校要培养出优秀的机械制造技术人才,但是通过实习和调研的情况分析,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陈旧,实验和实训装备缺乏等问题不同程度困扰着机械专业的教学改革。本论文结合参考资料及学校的仪器设备情况,研究了CAD/CAM系统和数控加工技术,并通

5、过球面非回转体零件的分析与实际加工,总结出非回转体零件一般加工工艺及CAD/CAM系统和数控加工的应用。全篇论文共分成4章,各章节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CAD/CAM的基本概念及CAD/CAM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第2章:主要介绍CAD/CAM系统,包括组成、功能、工作方式、软硬件及CAD/CAM软件等。第3章:主要介绍数控加工工艺,包括工序划分、装夹方式、走刀路线、刀具及刀具切削用量等。第4章:介绍加工中心中典型非回转体零件从设计到加工的操作过程。在本论文的编写过程中,由于自身缺乏经验,尤其是在实验探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与不足,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与论证,敬请谅解。第1章 绪论1.

6、1 概念1.1.1 CAD/CAM的基本概念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简称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简称CAM),是计算机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应用的两个主要方面。它是指在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替代人的手工劳动和部分脑力劳动,使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实现自动化。由于CAD和CAM是紧密联系和互相影响的两个阶段,而且作为联系设计和制造两个环节之间的图纸可以实现信息化,CAD的输出结果常常作为CAM的输入信息。因此,在发展过程中CAD和CAM就自然地结合起来,逐渐趋于集成化,构成统一的CAD/CAM系统,

7、于是人们常把二者合称为CAD/CAM1。CAD主要是指:使用计算机来辅助一项设计的建立、修订、分析和优化,即整个设计工作先由设计人员构思,再利用计算机对有关产品的大量资料进行检索,根据性能要求及有关数据、公式进行计算、分析和优化设计之后,将产品设计图形显示出来,设计人员通过交互图形显示系统对设计方案或图形作必要的修改,直接获得满意的设计结果的一种现代化设计方法2。在没有采用计算机技术之前,设计工作由设计人员根据设计对象的要求(用户的要求或产品的开发设想),参考各种有关资料(各种参数、数据及制造标准等)、计算公式,考虑所采用的加工方法及设备生产条件、相似产品的设计及自己的设计经验,由人来构思,拟

8、定产品的初步方案或结构草图,进行多次反复的计算分析、综合比较,选定在经济性、工艺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较为合理完善的方案。根据这个初步设计绘制设计图纸并编制有关文件资料。这种设计方式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的不足之处:(1)人工完成的产品设计,难以做到最佳设计。设计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受到很大限制,影响设计质量;(2)设计人员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繁琐、重复的手工计算、绘制和编制表格,耗工费时,拖长设计周期;(3)设计中安全系数取得较大,增大了材料的消耗。 因此,这种传统的设计方法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不断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产品的更新换代非常迅速,生产向着多品种中小批量方向发展。

9、只有适应这种日新月异的变化,努力追求T、C、Q、S、D,即以最短的交货期(Time)、最小的成本(Cost)、向市场推出质量(Quality)最好的产品,同时为用户提供最好的服务(Server),并不断进行新产品的研发(Developing),企业才能在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应用,是实现这一目标必不可少的条件。一般来说,能解决某类问题的CAD系统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有比较完善的数据库。将解决该类问题所需的各种数据、标准、经验曲线、表格等,都按照数据结构关系存入计算机存储器中,以便于检索调用或增删修改;(2)有比较完善的程序库。将解决该类问题所需要的各种计算

10、、设计、分析方法,包括通用方法和专用方法,都编制出相应的计算机程序,汇集备用;(3)有具备人机会话功能恶交互式图形系统。能利用实时输入/输出装置,如键盘、鼠标、图形显示器、自动绘图仪器,实时输入设计人员的有关指令和数据,实时输出设计图样及数据。一般认为,CAD系统应能完成以下工作:(1)草图设计;(2)零件设计;(3)装配设计;(4)复杂曲面设计;(5)工程图样设计;(6)工程分析;(7)真实感及渲染;(8)数据交换等。 一个较完善的CAD系统由数值计算和处理、交互绘图和图形输入输出、存储和管理设计制造信息的工程数据库三大模块组成。近十年来,国际上推出的商用CAD系统种类繁多,功能近似或有一定

11、差异。分析十几种通用的CAD系统,可归纳其主要功能如下:(1)造型功能包括实体造型(Solid Modeling)和曲面造型(Surface Modeling)。系统应具有定义和生成体素的能力,以及构造实体模型的能力。系统还应具有根据给定的离散数据和工程问题的边界条件,来定义、生成、控制和处理过渡曲面与非矩形域曲面的拼合能力,提供曲面造型技术。(2)二维与三维图形的相互转换设计过程是一个反复修改、逐步逼近的过程。产品的总体设计需要三维图形,而结构设计主要用二维图形,二维与三维图形可进行相互转换,为设计绘图提供极其有力的工具。(3)参数化设计具有参数化设计功能的CAD系统,能使产品三维(包括二维

12、)模型参数化,设计人员在任何阶段修改尺寸,系统会自动完成相应实体形状的改变。参数化设计能真正将初次设计从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通过标准化减少零件的种类和数量,增加设计成果的储备,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市场变化,满足用户的需求。(4)三维几何模型的显示处理能力系统应具有动态显示模型、消隐、彩色浓淡处理的能力,以便设计人员能直接观察、构思和检验产品模型、解决三维 模型的复杂空间布局问题。(5)三维运动机构的分析和仿真功能 系统应具有相对运动机构的参数、运动轨迹干涉检查的分析能力,以及对运动系统进行仿真的能力。(6)物体质量特征计算功能 根据几何模型计算相应物体的体积、质量、表面积、重心、转动惯量、回转半径

13、等几何特性,为工程分析提供必要的基本参数和数据。(7)有限元分析 系统应具有对产品模型的应力分布、强度、变形、振动等进行有限元分析的能力,以便为设计人员提供研究产品的受力变形、描述应力提供分析技术。(8)优化功能 对设计方案进行优选,以保证产品具有现代化设计水平。(9)极强的图形处理功能 包括画图、编辑功能、图形输出,标准件参数化图素,各类特征符号库(10)先进的二次开发工具 任何一种通用CAD系统,不可能同时满足各行各业、各种情况的需要,因此CAD系统提供先进、实用的二次开发工具是非常必要的。(11)数据处理和数据交换功能 系统应具有处理和管理有关产品设计、制造等方面信息的能力,以实现设计、

14、制造、管理的信息共享,并达到自动检索、快速存取、不同系统间传输和交换的目的。在CAD发展的同时,CAM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CAM主要指:利用计算机辅助完成从生产准备到产品制造整个过程的活动,即通过直接或间接地把计算机与制造过程和生产设备相联系,用计算机系统进行制造过程的计划、管理以及对生产设备的控制仪操作的运行,处理产品制造过程中所需要的数据,控制和处理物料的流动,对产品进行测试和检验等,这是CAM的广义定义。狭义的CAM通常是指利用计算机进行加工程序编制,包括道具路径规划、刀位文件生成、刀具轨迹仿真及NC代码生成等。1.1.2 产品生产过程与CAD/CAM过程产品的是市场竞争的核心。对于产品

15、有不同的定义和理解。首先从产品的观点来看,产品是从需求分析开始,经过设计过程、制造过程最后变成可供用户使用的产品,这一过程也称为产品生产过程。产品生产过程具体包括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加工、装配过程。每一过程又划分为若干个阶段,例如产品设计过程可分为任务规划、概念设计、结构设计、施工设计四个阶段;工艺设计过程可分为毛胚的确定、工件的定位与夹紧、工艺路线设计、工序设计、刀具夹具量具等的设计和选择阶段;加工、装配过程可划分为数控编程、加工过程仿真、数控加工、检测、装配、调试等阶段3。在上述各过程、阶段内,计算机获得不同程度的应用,并形成了相应CAD/CAPP/CAM过程链,见图1-1。按顺序的生产观点,这是一个串行的过程链,但按并行工程的观点考虑到信息反馈,这也是一个交叉、并行的过程。 图1-1 产品设计过程与CAD/CAM过程从计算机科学的角度看,设计和制造过程是一个信息处理、交换、流通和管理的过程,因此,CAD/CAM系统是用计算机对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信息的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合同/协议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