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节俭为题的高中作文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4107073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节俭为题的高中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以节俭为题的高中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以节俭为题的高中作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以节俭为题的高中作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以节俭为题的高中作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节俭为题的高中作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节俭为题的高中作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节俭为题的高中作文 世界上的东西往往是勤奋的,却因奢侈而失去了价值. 这是大诗人陆游的金玉良言。所谓“恬静修身,节俭美德”,勤奋是一切美德的源泉。晚清中兴大臣曾国藩曾说:“勤政自持,可以自得其乐,可以节俭。”“不管你是小家庭,是读书人, 是农业工人,还是商人,你勤俭持家,你不郁郁寡欢,你不是无敌的。” 。翻开中国厚重的历史,勤俭节约的例子数不胜数。文王成圣,亲自上朝,太阳西去,他也不在乎吃。周公抬头日夜思忖。幸运的是,他一直在等着他。钟从没日没夜的偷懒,勤快到了这个地步。在陶侃,竹片是存放在有用的东西里的。范仲淹刻苦钻研粥为食,简单的一顿饭就磨练出了他的志向。他开始了他永恒的 “先忧天下,后

2、乐天下”的绝唱。由奢变奢容易,由奢变俭难。奢侈导致死亡和国家毁灭的教训并不少见。夏杰和商周死于奢侈和残暴;秦始皇建造阿房宫是为了豪华,最后是给楚人的火炬;杨迪皇帝沉溺于宴饮,忽视政治事务,落到了不同的地方;唐明帝纵情美色,安史之乱是盛唐的衰落。前世不忘后世之师。如今,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很多人已经逐渐放弃了勤俭节约。从节俭到挥霍金钱,从简单的饭菜到山珍海味,甚至有人用金箔点缀菜品来增加含金量,令人震惊。更有甚者,他们拿工资,吃御膳,却不为人打工。今天, 我们站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仰望在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以此为荣,因为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

3、大,我们在这样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中学习成长。但是,我们曾经思考过,这种相对优越的生活从何而来。在旧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动荡的时代,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带领一批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秉承艰苦奋斗的精神,用智慧和血肉之躯,获得了我们今天的繁荣。 我们怎么敢忘记革命先烈的伟大功绩,怎么能抛弃革命先烈艰苦奋斗的精神?但是, 手势之间,浪费是我们的惯例。我们有没有在食堂一碗接一碗倒的白饭面前感到一丝怜悯,在宿舍流水面前感到一丝自责?我们没有经历过战火纷飞的岁月和饥寒交迫,所以不知道珍惜和节约的价值,然后视浪费为冷漠。但是在世界其他地方,仍然有许多人遭受饥饿和死亡。我们在学习勤俭节约的同时,也

4、在学习一种品德,学习一种人格力量,为失败做保险,因为一个人一旦奢侈浪费,必然会失去家庭或者自杀。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应该节俭学习,用平静的目光关注我们的一生。深深明白这样一个道理: “节俭,美德也是常事;太邪恶了。尊敬的领导、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很高兴站在这里和你一起唱一首拯救的歌。我给你带叩问心灵,崇尚节约。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个故事:某杂志举办了一个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有奖征文活动,应聘的稿件堆积如山。有很多专家和著名作者,也有很多真知灼见。但是没想到,特等奖竟然是一个普通中学生得的。为什么?因为他是一个双面打印论文的人。听了这个故事,我觉得有些人会不屑一顾,因为他们习

5、惯了铺张浪费。我们经常看到有的人只是洗手,却把水龙头开得很大;经常看到空教室里风扇还在呼呼作响;我经常看到桌子上的酒和食物,但它们突然变成了垃圾。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心半意,不断思考身体上的困难”, “看前贤和家,成功是因为节俭,失败是因为奢侈”。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以勤劳节俭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我想问,当节俭成为历史,浪费成为时尚,我们不应该感到难过吗?回顾历史的长河,我们可以清楚地记得,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艰苦奋斗,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从嘉兴南湖的破船到南昌的第一声枪响,从遵义到陕北的窑洞, 从决定中国命运的三次决战到黎明明面前的歌乐山。怎么才能让铺张浪费凌驾于节俭之上

6、?经济是一种财富,是镶嵌在宝石般的美德中最简单的东西。我们永远忘不了,明朝清官海瑞受“以公为明,存养其诚”的鼓舞;我们还记得周总理的睡衣是穿过修补过的;我们还听说,德国前总理科尔毫不犹豫地舔掉了盘子里剩下的汤。这就是拯救的灵感、杰作和呼唤!当今时代呼唤精神力量,民族需要精神空间。但“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不是一句普通的口号,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行动。它需要砂石的凝聚力,需要草和树的积累;它需要合理利用每一种资源;它要求我们树立一个观念,那就是存荣废耻。 虽然中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大国,但就人均占有量而言,中国是一个贫穷的国家, 能源的浪费还在继续。后人真的有必要乞讨残羹冷炙吗?树立节约意识,倡导

7、节约迫在眉睫。我们怎么能忘记,拯救飞遍天下,荣耀永存;模特大量出来嘲笑中国,前景更好。看到水龙头里有水流,就主动伸手拧紧;当你离开教室,看到没有关掉的灯,你就顺手关掉了。别人让你用一次性筷子,你坚决拒绝。从生活琐事出发,以努力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以节俭为常。朋友们, 节约的火花已经在校园里点燃,节约的圣花已经在祖国绽放,节约的理念已经在你我心中。行动起来,问灵魂,倡导拯救,发挥拯救主旋律,开创中国新篇章!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五千年文明古国的优良传统。从节俭的严英,到“攒钱”的刘冲,从一代伟人魏徵,到革命家孙中山,都给我们留下了苦难、艰辛和辛勤劳动的宝贵遗产。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

8、光荣事迹更加辉煌,他们献身于艰苦朴素。正是有了这种精神,中华民族才能继续生存、繁衍和繁荣。勤俭节约仍然是我国的国策。建国初期,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 “要使我们的国家富强,需要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包括实行节约和反对浪费的政策。”正是这一政策使我们年轻的共和国能够治愈几十年战争的创伤,摆脱贫穷和白人的帽子,站在世界各国的前列。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出现了比别人富裕的不良现象,他们否定勤俭节约的美德是一个“过时”的概念,从而产生了以铺张浪费为荣、以艰苦朴素为耻的谬论。浪费在我们学校并不少见,比如水龙头里长时间的自来水,教室和办公室的灯不灭,教室外垃圾桶里可以用的书包和

9、文具,没吃过没吃过的水果、零食和牛奶,每次都扔在食堂的剩饭剩菜,每年暑假毕业班的学生都会把可以穿的衣服扔进垃圾房当垃圾。勤俭节约真的是一个过时的概念,应该抛弃吗?答案是否定的。众所周知,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不断改善,但还没有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相当一部分地区相对贫困落后。在城市, 仍然有许多下岗工人依靠社会救济基金生活,在农村,许多儿童因为负担不起学费而失学。在西部山区,仍然有许多人急于解决温饱问题。当我们的国家还没有富到比富人还富的时候,勤俭节约的美德是不能丧失的。勤俭节约是勤俭结合的基础。只有勤奋才能创造劳动成果,只有节约才能珍惜劳动成果。两者加在一起,劳动者创造的果实就会越来越累,社会就会发展进步。反而是社会衰落,文明倒退。 “先看国家和家, 勤奋导致失败,奢侈导致失败”。有多少人生活在贫困中,茁壮成长,努力工作,最终成就了伟业, 又有多少人在富裕的时候过着奢侈放荡的生活,摧毁了几千户人家的财富和百年基业。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即使国家足够发达,我们的生活也是真正富裕的,勤俭节约的美德是不能丧失的。在当今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勤俭节约的意义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勤俭节约,更多的体现在一种高尚的品格,一种可贵的精神,一种奋发向上、积极向上的精神。作为一种民族精神,勤俭节约的美德是不能丧失的。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