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经济的定义、特点,对地方经济的贡献.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4106089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总部经济的定义、特点,对地方经济的贡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总部经济的定义、特点,对地方经济的贡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总部经济的定义、特点,对地方经济的贡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总部经济的定义、特点,对地方经济的贡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部经济的定义、特点,对地方经济的贡献.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总部经济的定义、特点,对地方经济的贡献总部经济理论,是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总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赵弘研究员在国内首次提出的。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结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基于该理论,跨区经营可以充分利用不同区域优势资源实现企业内部价值最大化:企业按照总部经济的模式进行空间布局,把总部布局在发达的中心城市,而将生产加工基地布局在欠发达地区,由此使得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取得中心城市的战略资源、欠发达地区的常规资源,实现两个不同区域优势资源在同一个企业

2、的集中配置,不但能够使企业资源配置综合成本降低,而且使得总部所在的中心城市密集的人才、信息、技术资源得到最充分的效能释放,同时使得加工基地所在的欠发达地区密集的制造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总部经济满足了当今两种不同的需求:一种需求是在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满足解决欠发达地区企业发展人才瓶颈的需求;另一种需求是满足中心城市在规模不断扩张过程中,制造业向外迁移而出现“空心化”条件下城市产业接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上述两种需求在总部经济理论框架下得到了很好的满足:一方面,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将总部迁移到中心城市,可以利用中心城市的科技、人才、信息、市场等优势寻求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中心城市

3、通过留下总部、吸引总部聚集带动服务业发展,实现城市结构升级、产业转换和功能提升。作为一种经济形态,总部经济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一是知识性。企业总部集中了企业价值链中知识含量最高的区段,研发、营销、资本运作、战略管理等,属于高度密集的知识性劳动。作为企业总部所在的城市,需要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上有足够的底蕴。二是集约性。企业按照收益最大化原则布局产业空间结构,最大限度取得中心城市服务业发达、智力资源密集的优势,最大限度利用了生产基地土地、劳动力、能源等要素优势,形成产业配套,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企业成本。三是层次性。总部经济模式在不同城市、不同区域,其产业、功能、规模都各不相同,具有全球总部、地区总

4、部、国内总部以及行政总部、营销总部、研发总部等多种层次,从而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资源优势,形成不同城市、不同区域之间的合理分工与合作。四是延展性。总部经济形成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经济链条,不但能够实现二产向三产的延展,而且能够实现知识性服务业向一般性服务业的延展。对壮大服务业总量,提升服务业层次有重要作用。五是辐射性和共赢性。在总部经济这种模式下,可以通过总部加工基地链条实现中心城市的信息、技术、人才等区域资源向欠发达的区域辐射,增强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带动能力。同时,总部经济模式改变了区域之间对同一产业在企业、项目上“非此即彼”的简单争夺,实现不同资源优势的区域之间通过功能链不同区段的再

5、分工进行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根据总部经济理论,结合其他城市的实践情况,企业总部对所在城市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税收贡献。总部对于中心城市的税收贡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的税收贡献,企业无论采取哪种组织方式,总部如果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都要向总部所在地方上缴一定的税收;另一方面是企业总部员工的个人税收贡献,在总部工作的高级白领,其丰厚的个人收入,必然要通过个人所得税形式为总部所在区域经济做出贡献。二是产业贡献。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聚集必然带动相关服务业,特别是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为企业总部服务的知识型服务业产业链,包括由通信、网络、传媒、咨询等组成的信息服务业,由银行、证券、信

6、托、保险、基金、租赁等组成的金融服务业,由会计、审计、评估、法律服务等中介服务业,由教育培训、会议展览、国际商务、现代物流业等组成的新型服务业等等。实证研究表明,跨国公司总部向一个区域迁移,会带动几个、甚至是十几个与其有紧密业务关联的知识型服务公司随之迁移。与此同时,总部经济所带动的商务写字楼、房地产等城市投资对中心城市的增长贡献也是很大的。通过总部经济这种“乘数效应”可以扩大一个区域的经济总量,提升第三产业结构水平和区域经济竞争力。三是消费贡献。总部对于所在区域的消费带动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总部的商务活动、研发活动所带来的各种配套消费;第二方面是总部高级白领的个人生活消费,包括住宅、交通

7、、子女教育、健身、购物等等,这种消费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四是就业贡献。总部经济发展会充分利用所在区域的智力人才资源,带来大量高智力就业岗位。同时,通过产业乘数效应,带动第三产业,包括知识型服务和一般型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五是资本贡献。一个区域聚集了大批的企业总部,说明这个区域的商务环境、综合环境比较优越,无形之中提升了这个地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使这个区域的地产升值。同时,总部经济加速知识型人才的培养与聚集,多元文化的融合与互动,会加快这个城市的现代化步伐。六是GDP核算贡献。按照GDP核算制度,季报以总部企业的营业税增长速度推算其GDP增长速度;年报按总部企业的生产税、营业盈余、劳动报酬和折旧计算其GDP。而总部企业作为企业管理机构,是不缴纳营业税的,所以按现有制度,其季度总量是无法推算的。在年度计算时,总部企业没有生产税,其营业盈余也是各地汇缴,需要抵扣,所以只有劳动报酬和折旧可以计算在内。因此总部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其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前五个方面,对GDP的贡献则表现为一种带动作用,直观的、可直接计算在内的总量并不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