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宝坻的水稻生产一、引 言——宝坻的水稻生产1、我地水稻发展的历史及现状怎样?水稻作为一种高产、高效、优质的粮食作物,一直是宝坻大洼地区传统的种植作物宝坻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据天津地区最早的农业专著《劝农书》1卷记载,宝坻水稻种植可追溯到明朝万历十六年(1588年),距今已有400余年种稻历史目前,水稻生产在我区东南部大洼地区农业生产中占有很大比重,种植面积在20万亩左右水稻平均亩产555公斤,高产地块亩产达600公斤以上由于宝坻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水稻生产面积已占全市生产面积60%以上,现已成为天津市最大的优质稻生产基地 2、我地水稻产业有什么优势及特点?2.1、独特的生产条件我区现有耕地面积114万亩历史上由于河流冲击及分割作用,境内东南部形成了四个洼淀,总面积833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55.3%我区水稻主产地在四个大洼地区综合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大洼地区人少地多,土地资源丰富,且地下水位浅,土质粘重,宜耕期短,种植其它作物时多为低产易涝田,发展水稻生产则可以克服上述缺点,充分发挥该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强的优势;二是在大洼地区发展水稻生产是治理土地盐碱的有效措施;三是保持一定的水稻生产面积,有效消灭草荒,保护耕地,减少当地雨季排涝任务,保护地上和地下水资源,维护农业生态平衡。
2.2、资源丰富,水利设施完备宝坻区气候类型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1.2°C,年降雨量平均为612.5毫米,70%以上雨量集中在六至九月份,只要能有一定自备水源解决水稻春季用水,其它气候条件对发展水稻生产都是十分有利的通过多年的农业综合开发,依靠国家投资、农业贷款和自筹等方式,农业投入达到1.41亿元,基本实现了水稻产区田、水、林、路综合治理和桥、涵、泵站及干、支、斗、毛渠的配套,使全区水稻种植能力达到25万亩以上随着潮白河水库增容工程的完成,库容量可达9000万立方米在我区东南部大洼15万亩范围内进行了冬季地上蓄水,年增地上蓄水量达4500万立方米加上境内主要河渠道蓄水,宝坻区年地上蓄水总量可达1.6亿立方米2.3、安全生产技术日趋成熟由于境内没有大型排污企业,并对现有企业均进行了达标治理,生态条件较好在水稻栽培过程中注重了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农药的使用数量、种类和时间得到有效控制,使宝坻区所生产的水稻无论是外观和内在品质逐年提高经农业部2004年对稻米主栽品种和主要2秧田部分上市产品质量安全普查,宝坻区送检样品全部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指标品种引进上,实现了低产变中产、中产变高产和高产、优质的三次转变。
日前选用的品种主要有“津源45”、“W45”、“津稻3”、“花育13”、“花育409”、“东丽1号”、“津川1号”等在更新品种的同时,水稻种子药剂处理、旱育稀植、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平衡施肥、水稻标准化生产等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当前,宝坻区水稻在生产上积极引进高产优质新品种,实现了良种良法配套,力争在近年内使全区水稻平均亩产达到600公斤;通过产、学、研、企多方协作进行食味米、保健米开发,满足人们不同需求,为天津优质稻发展作出贡献二、秧田部分3、如何选择水稻优良品种?严格地讲,良种具有区域性,在一地表现高产、优质,在另一地就未必表现其本来特性,因此农户在水稻良种选择上,要使用经过品种比较试验,区域种植试验,经过当地或同一生态类型地区农业品种主管部门审定并建议推广的优良品种4、水稻播种前为什么要进行种子处理?水稻播前进行种子处理,主要是为了预防水稻恶苗病、苗瘟病、干尖线虫病、立枯病等种传、土传病害的发生及提高种子发芽率、保证发芽一致,有利于出好苗,育壮苗5、播前种子处理怎样进行?首先用48%一浸灵粉剂20克/袋兑水10-12公斤浸种10公斤,或用菌虫清20克/袋兑水7-8公斤浸种5公斤上述两种药剂浸种时应在池中先配好药液,然后将种子倒入药液中搅拌,浸种不少于3-4天,于播种前一天捞出种子,不洗种、不催芽。
其次于播前再用70%甲霜灵100克拌种50公斤的比例进行第二次种子处理即可用于播种6、水稻秧田如何选择?水稻秧田一般应选择在靠近水源,地势平坦,盐碱较轻,土壤肥力较好的地块上如采用水稻旱育小苗育秧方式,秧田要选择地势相对本田高0.5米的高台上为宜7、水稻秧田播前应如何准备?播前15天耕耙,晒一周,旱整地作丘播前3-5天灌水泡田,泡田的水要经下水渠排净后重新灌水,再水整地,起脚杠作床脚扛一般要求40cm宽10cm深;床面宽度视地膜宽度而定,一般较地膜宽度窄30cm,做出的床面中间要比床边缘高2cm,有一定弧度为好上述要求主要是防止秧田盐碱危害的发生8、普通地膜覆盖半旱育秧亩播种量多少为宜?按净面积计算每666.7平米(一亩)播浸过的种子80公斤为宜9、水稻旱育秧田亩播量多少为宜?旱育秧分三种不同类型,其亩净播量(666.7平方米)应用范围如下表:类型播种量9公斤/亩)叶龄(片)秧龄(天) 播期插秧期应用范围旱育盘根小苗350-370 3.5-430-354月上中旬5月上中旬 机插或手插旱育中苗200-225 4.5-535-404月中旬5月中下旬 铲秧、手插旱育稀播大苗70-75公斤6-745-555月上中旬6月-7月上旬适应中早熟品种手插10、普通地膜覆盖水稻育秧的播种程序是怎样的?提前一天放干床面水层,保持脚杠内有水→次日上午播种抹籽→撒覆盖物→喷施除草剂50%杀草丹(0.3公斤/亩,施用注意事项见说明)→盖膜。
11、旱育机插盘式小苗或旱育手插隔膜小苗营养土如何配制?床土的配制:床土由原土、优质有机肥、速效氮、磷肥和调酸剂配制而成原土最好是沟塘清淤土,其次是园田土和旱田土,亩用量15-16吨优质有机肥为原土的10-15%;调酸剂500公斤/亩;磷酸二铵40公斤/亩;尿素20公斤/亩具体配制法:将原土(过筛)400公斤、优质有机肥(腐熟过筛)50公斤、酸化煤(调酸剂)12.5公斤、磷酸二铵1公斤、尿素0.5公斤混拌均匀为一批,堆放待用,40批为一亩秧田总用量旱育中苗和旱育带蘖大苗施肥量同上,可直接施入表土10厘米后翻耙三次,掺匀平好待播唯旱育大苗由于播期晚,调酸剂可少用或不用12、水稻旱育秧苗的播种程序是怎样的?首先,依底膜宽度作床,并用碌碡或水泥管压平,然后在床面上铺打孔地膜或纺织袋,如育机插小苗使用软盘→在隔离层上播2厘米厚营养土→根据育秧类型播上适量的水稻种子→在种子上盖1厘米厚营养土→喷洒除草剂(50%杀草丹乳油0.3公斤/亩,使用方法见说明)→插拱架覆膜→浇水→封膜13、拱膜覆盖后水稻秧床的管理应注意什么?最主要的是注意防止高温烤苗,当气温稳定通过15ºC时或秧苗达到2叶时,应进行通风炼苗,一般3-5天后就可揭膜,否则易造成烤苗。
旱育小苗拱棚通风时,注意通风口处及时喷水保湿,揭膜前应先灌水后揭膜,防止青枯苗出现旱育小苗尤为注意14、揭膜后秧田管理应注意什么?①、追肥:旱育小苗播种密度大的秧床应喷洒化肥溶液,并随后喷淋一次清水;普通地膜覆盖育秧,追肥时应水到床面方可撒施化肥,并以少量多次为宜,强调上述措施主要是防止烧苗②、虫害防治:揭膜施肥后,全部秧田和周边田埂、渠边有杂草地方普遍喷施“稻乐丰”类杀虫剂一次,以消灭越冬稻水象甲和稻潜叶蝇③、病害防治:水稻苗期病害主要有苗瘟、立枯病、胡麻斑病等上述病害都是在恶劣气候条件下,特别是连续低温缺氧时易发生,因此如遇上述情况可用“三环唑”和“敌克松”进行防治方法为:苗瘟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兑水50公斤喷雾;水稻立枯病可用5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喷浇15、揭膜后秧田水的管理如何掌握?总的原则是在保证水稻秧苗生理需要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灌水次数以保持土壤通气性旱育小苗因有隔离层每天上午10点至11点,灌一次水,以1-2小时后渗下为宜;而铲秧旱育中苗则采用不保水层的间歇灌溉方式16、为什么强调水稻育秧2叶时就要通风炼苗?一般水稻出苗后如温湿度与光照适宜7天左右生长出一片叶子,长到3片叶子时是稻苗的断乳期,此时种子内养份基本耗尽,而根系发育尚不充分,吸收肥能力较弱,抵御外界不良环境能力较差。
因此水稻地膜覆盖育秧的秧田,苗长到2叶要通风锻炼秧苗2-3天,灌水后揭膜,由于这时自身养分尚未耗尽,抗逆性较强,通风炼苗后培育出的秧苗素质较好17、为什么有些水稻秧田揭膜后会出现干尖死苗现象?怎样防止?出现秧田干尖死苗现象原因比较复杂,大体上与下列原因有关:①、覆膜期间通风炼苗不好,有轻度烤苗②、炼苗揭膜过晚,秧苗在三片叶断乳期间,根系尚未充分发育,吸水能力差,在高温情况下叶片失水③、揭膜后低温大风天气未保大水,造成青枯、立枯、干尖④、个别秧田整地质量差,床面不平,洼处积盐碱应采取的对应措施是:提早炼苗,2叶一心前揭膜;及时施肥;普通无隔膜育秧田平时床面保1-2厘米水层,遇大风低温天气灌大水护苗对床面不平的秧田其补救措施是大小水轮灌以减轻盐碱危害18、水稻秧苗移栽前的管理如何进行?首先,在化学除草基础上,人工去除残留下来的杂草第二,依前期施肥情况酌施送嫁肥,第三,结合移栽前秧田最后一次虫害防治,在喷“稻乐丰”杀虫剂时加本田部分适量的“叶碧特”或“春雨1号”上述措施在移栽前5-7天完成主要目的就是将本田的草害、虫害提前到秧田防治,可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使水稻秧苗移栽后缓苗快三、本田部分19、水稻本田整地如何进行?一般本田插秧前15天耕翻,深15-20厘米,旱整地作丘,面积以不大于5亩为宜,灌水泡田3-5天,使田间的水下渗到下水渠,而后重新灌水拉荒整平地面,使地面高差不大于5厘米。
在达到田面平整的前题下,尽量减少拉荒次数以保证稻田的通透性,整地后不可断水,防止板结宝坻区东部水稻主产区,由于冬季大多田间蓄水,拉荒前应将田内蓄水由下水渠下渗排出,重新上水再拉荒耙田减少田间盐碱含量,有利于插秧后缓苗在有条件的地方,稻田排灌系统应进一步完善,采取局部控制,保证有三分之一的稻田冬春季不蓄水,并进行秋冬季深松机械作业,以改善和打破因多年蓄水造成的土壤报结,改变土壤物理性质较差的状态,有利于水稻的稳产和高产20、为什么水稻要施硅肥?水稻对硅的需要量,约等于氮素需要量的10倍据有关文献报道,水稻亩产642.6公斤时每亩约需吸收氮13.8斤,而硅素则需吸收149.3公斤硅对水稻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可将土壤中固定的磷素置换出来,增加土壤中有效磷的供应;促进水稻地上部的氧气运入根部,提高稻根的氧化力;减少铁、锰的吸收,降低铁、锰毒害;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形成;提高水稻植株抗病性硅由稻根吸收后,随着蒸腾作用与水一起在稻体内上升,水从叶表面蒸发,大部分硅则累积在表皮细胞中,即所谓表皮细胞硅质化水稻的叶片、叶鞘、茎秆和颖壳中的许多细胞都能硅质化而形成硅化细胞这种硅化细胞增强茎叶硬度,使叶片挺直,角度变小,可缓和多肥条件下叶片生长过于繁茂和易于发生披叶的不良影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有利光合作用,并降低田间湿度,不利于许多病菌的孳生繁殖。
如由于叶片、谷粒等表皮细胞沉积了一层坚硬的硅胶,能阻碍稻瘟病、胡麻斑病和其它病菌的侵入所以,水稻对这些病害的抗病力,往往与稻株硅化细胞的数量和程度有关21、水稻本田基肥如何施用?水稻本田基肥施用目前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全层施肥,即全部粗肥、全生育期氮肥用量的40%一次坐底,耙入本田耕层10厘米施肥后不可放明水磷酸二铵12.5-15公斤/亩,硫酸锌2-5公斤/亩,硫酸钾7.5公斤/亩,硅肥10公斤/亩插秧前表施第二种方法是表层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