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全册美术教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4103692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全册美术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一年级上全册美术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一年级上全册美术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一年级上全册美术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一年级上全册美术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全册美术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全册美术教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识美术工具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认识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美术工具和材料,大胆、自由的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 、引导学生在认识美术工具和材料中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教材简析: 本课时主要引导学生初识美术工具和材料,可让学生尝试使用一下,或看一看、摸一摸各种美术工具的绘画效果。教师要准备好各种形式的美术作品供学生欣赏。 教学重、难点: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对美术创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蜡笔、水笔、钢笔、毛笔、油画笔、水彩颜料、橡皮泥、陶土、剪刀、图画纸、宣纸等美术工具和颜料。 2、教师准备一些可用来绘画、雕刻、拓印、拼贴、编织的自然

2、材料和人造材料。 3、教师搜集由各种工具和材料制作的美术作品。(中国画、水彩画、版画、雕塑、剪纸、素描等) 二、新授: 1、引导阶段 教师在课前利用旧衣服自制一挎包,放入各种美术材料和工具。上课时让学生上来抽奖:抽出一样来让其他人说说这是什么东西?是干什么用的?引起学生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把东西都掏出来后,教师选几样常用材料当场操作、示范。并出示不同材料所作的美术作品,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能及特点和不同的表现效果。 2、发展阶段 (1)以儿歌拍节拍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术课真有趣,工具材料任你选。 仔细看、大胆想,看的想的画出来。 (2

3、)鼓励学生学用自己感兴趣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以体会工具和材料的性能。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注意以下要求。 A、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以体会工具和材料以及它们不同的性能和特点。 B、鼓励学生尽量大胆、自由地表现。 C、认可学生用简单的点、线、面来组合画面或欣赏各种图片和课本。 (3)欣赏用各种工具画出来的画。 三、讲评: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工具的使用和表现。 四、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教师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整洁。 五、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寻找自己家中或周围可用来绘画、粘贴、拓印、拼贴编织的各种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并进行尝试性的美术创作。 六

4、、教学评价: 1、学生是否认识一些主要的美术工具材料。 2、学生能否大胆运用美术工具材料,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3、学生是否对美术课产生兴趣。大家都来做教材分析: 本课大家都来做是一节造型与表现相结合的课程,大家都来做学生通过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品进行排列、组合来表现具象与抽象事物,也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大家都来做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石子、沙子,瓶盖、罐子或一些体育用具,集体排列立体图形。 2、启发学生利用各种材料表现具象与抽象物体的造型。大家都来做体验材料的美感。 3、强调在排列创作过程中,发扬集体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 观察各种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大家都来做引发对工具和材料

5、的联想。教学难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 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可乐罐、沙、石、瓶盖、体育用品等排列材料。大家都来做 二、导入新课: 师生共同交流所准备的物品,及所带材料可排列成哪些物体和造型。 三、讲授新课: 1、思考与讨论阶段 分组展示自己所具备的物品,引导学生思考座谈、开展积极想像,怎样利用手中的材料, 分小组集体一起排列出新颖的立体造型。 2、发展阶段 人人参与,把瓶罐重叠或向四周扩展加上碎石、沙土排列成一种抽象或具象的图案与造型。通过组与组参观,相互补充,拓宽思路,了解自己小组所设计排列作品的优点与不足,进行修改。 3、收拾与整理 作

6、品完成后,督促学生收拾整理好工具与材料,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大家都来做 四、课后拓展 1、运用所学到的排列方法,在课后回家利用各种物品进行排列组合各种图形的练习。 2、在排列时,要大胆想像。造型的内容,材料的运用应更丰富更广泛。彩线连彩点教学目的:1认识生活中的点和线。2认识基本造型元素点和线。3学会用各种绘画工具、纸材料创造各种点和线,进行平面美术游戏,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教学重点:用各种绘画工具、纸材料创造并感受各种不同的点和线。彩线连彩点教学难点:认识基本造型元素点和线。彩线连彩点教具准备:绒线、纸条、绳子、纽扣、糖果、珠子、彩色水笔、油画棒、手工纸。学具准备:彩色水笔、油画棒、铅笔、手工

7、纸、剪刀、胶水。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常见的线材料,线材料变成点材料1教师出示各种常见的线状材料(绒线、纸条、绳子),请学生认一认说一说它们的名字,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形状都是瘦瘦长长条状的东西。不同点:不同的材料、有的直、有的弯曲,有粗有细,颜色不同。)彩线连彩点2教师将纸条揉成纸团,把纸条、绒线和绳子剪成小段或碎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都发生了什么变化?(不再是长长的,变成一点一点的。)3将这些小点点摆一摆又变成了一条长长的线(如:项链上的珠子)。二、生活中的点和线1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点和线?找找教室里的点和线,找找自己身上的点和线。(教师展示其他的点状物和线状

8、物。)彩线连彩点2体验不同的笔,画出不同的点和线。不同的笔在画纸上画出的点和线一样吗?试一试用彩色水笔、油画棒、铅笔在画纸上涂涂画画,看看不同在哪里?彩线连彩点三、点和线连成画1画家画里的点和线。画家也用点和线来作画,看看下面画中都有些什么样的点和线。2自己制造点和线连成画。你能画出或剪出和刚才不一样的点和线,并连成一幅画吗?我们自己也来创造各种各样的点和线,连成美丽的画面。(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画笔、材料,综合运用,随意造型。)四、作业展示与评价1说说自己创造了些什么样的点和线,并欣赏同学的画。2想一想,点和线在自己的画面中重要吗?如果没有了点和线画面会是什么样的呢?下雨了教学目标: 1、

9、利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及细小的形状、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的情景。 2、尝试体验下雨给人与动物带来的不同感受。 3、锻炼学生以动作、线条再现情景的能力。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回忆下雨的情景,感受人间亲情、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教学难点: 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及细小的形状、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表达自己不同的感受。教具准备: 雨的诗歌、小雨沙沙歌曲磁带、学生范作。课时安排:教学过程:一、儿童歌曲小雨沙沙导入。学生跟着乐曲边唱边做动作(一年级音乐课已教过这首歌)二、引导学生讨论歌曲里面下雨了种子会怎么样?三、欣赏儿童诗歌下雨了,说说小动物们下雨了怎样躲雨。师朗诵

10、:下雨了!下雨了!下雨了!小蚂蚁躲在大蘑菇下,它说,蘑菇就是他的伞。下雨了!下雨了!小青蛙躲在大荷叶下,它说,荷叶就是它的伞。 下雨了!下雨了!小虫躲在大树下,它说,树叶就是它的伞。下雨了!下雨了!小弟弟快过来,让我为你撑起一把小伞。四、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小组讨论交流)1、自然界的变化。2、人怎样躲雨。3、下雨给你带来什么感受。五、雨中情景模仿表演。(个别学生上台表演)六、欣赏一组表现雨中情景的画。1、书本中的插图。2、优秀学生范画。七、同桌讨论怎样画雨中情景。八、集体交流。九、学生作业。(自选绘画材料,运用多种方法表现。)十、作业展示、评比。十一、课堂小结。教学反思:用蜡笔防染法画

11、下雨效果比较好,但要掌握好水彩调制的厚度,稀薄一点才好,要不然不出效果。五彩的烟花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色彩的初步知识,进一步认识各种颜色。2.初步学习油画棒(或蜡笔)和水彩颜料相结合的涂色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现力等。3.观察烟花的色彩变化,表现节日烟花的美,促使学生养成平时观察和表现美好事物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初步掌握油画棒和水彩相结合的画法。难点: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后,能较自如地表现对烟花的感受。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学生)课前观察烟花的色彩、形状及观看有关烟花的图片等(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由父母陪同放烟花,但要注意安全),准备油画棒、水彩颜料和画纸等常规作画

12、工具(教师)课件、录像(节日里放烟花的情景)、范作等新授:1.印象中的烟花。(1)播放录像:节日里的烟花。(2)学生说说过节时放烟花的感受。(3)学生表演放烟花时的感受。2.图片中的烟花。(1)出示课件:欣赏有关烟花的作品(注意烟花的色彩、造型和变化等)。(2)师生共同欣赏作品。(3)教师小结。3.创作中的烟花。(1)出示课件:烟花的创作步骤。提问:怎样表现五彩的烟花?(2)教师示范,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注意画出对烟花的感受。(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4)主题:节日里的烟花。建议用油画棒和水彩颜料相结合的方法画出自己对烟花的感受;内容可以是图案、主题性形象、连环故事和想象画等。(5)作业讲

13、评:学生自评和教师总评结合。(6)评价建议:是否表达了自己对烟花的独特感受;是否能巧妙运用油画棒、水彩颜料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现烟花的美;是否富有独特创意。4.历史中的烟花。收集有关烟花的资料,进一步了解烟花的历史,探索烟花色彩变化的秘密。美丽的印纹 教学目标1、通过不同物品印纹尝试实验引导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 2、利用敲印的表现手法使学生对由于底面不平而产生印纹的美观从而感受形式美感。 3、学习操作方法培养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是否能简单地运用敲印的方法组织画面。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课前准备学生和教师一起收集自然界中表面粗糙、有凹凸的物件。 2、课前教师收集一些运用拓印方法进行画面肌理创作的作品。 二、导入新课 教师事先准备好四个小组用的颜料红、黄、蓝、绿。分别用脸盆放着找两名学生穿着鞋子蘸上颜料后在地上铺着的白纸上走,让学生观察纸上出现了什么?为什么有的鞋印花纹清晰有的鞋印花纹不清晰。 学生总结因为鞋底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三、讲授新课 1、发展阶段 让学生用自己的小手蘸上颜料后敲印以及用各类拥有纹理的物品敲印。提醒学生仔细观察、探究,从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