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牧草加工物贮藏.doc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7.50KB
约19页
文档ID:544103614
牧草加工物贮藏.doc_第1页
1/19

名词解释:牧草适时收获的意义适时收获是指在饲草饲料生产过程中,在牧草和饲料作物质量和产量兼优时期一、适时收获是生产优质饲料的前提在牧草营养物质产量最高时期进行刈割,保证原料的品质二、适时收获可以提高土地生产效率对再生性强的牧草进行多次刈割进行及时刈割贮藏的生产环节青贮饲料一、概念及意义 青贮料(silage):是指在厌氧条件下经过乳酸菌发酵保存的青绿多汁饲料它具有保持青绿饲料的营养特性(水分、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消化性强,适口性好;扩大饲料来源;单位容积贮量大(450-700kg/m3);长期保存;调制和贮藏受气候影响小的优点家畜饲喂青贮饲料,可减少消化系统和寄生虫病的发生,也可减轻杂草危害青贮分类:青贮我们一般分为常规青贮(高水分青贮)、半干青贮、添加剂青贮按微生物种类及发酵特性而分为乳酸型、醋酸型、梭菌发酵型、凋萎型、添加剂抑制或促进型我们一般说的青贮是常规青贮或乳酸发酵型被刈割的青贮原料未经田间干燥即行贮存,一般情况下含水量70%以上这种青贮方式的优点为牧草不经晾晒,减少了气候影响和田间损失其特点是作业简单,效率高但是为了得到好的贮存效果,水分含量越高,越需要达到更低的pH值。

高水分对发酵过程有害,容易产生品质差和不稳定的青贮饲料另外由于渗漏,还会造成营养物质的大量流失,以及增加运输工作量子实饲料贮藏的基本原理一、贮藏过程中的呼吸1、呼吸作用的概念及意义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在酶系统的参与下,进行氧化还原,将复杂的物质分解为简单的产物,产生热能并放出二氧化碳的过程其意义在于两点,即ATP的形成及原料物质2、 呼吸作用的类型 :有氧与无氧3、 呼吸强度和呼吸系数:呼吸强度是单位时间内单位重量的籽实呼吸所放出的二氧化碳的重量或吸收氧的重量单位是mg/kg.h 呼吸系数是一定时间内,呼吸放出的二氧化碳和吸收的氧气容量的比值4、影响子实饲料呼吸的主要因素 ①水分 ②温度 ③通气状况 ④遗传性 ⑤种子质量 ⑥仓虫 子实的后熟休眠:指种子具有生活力而停留在不能发芽的状态后熟休眠:外表已成熟,但生理上还未成熟,不能发芽;强迫休眠:具有发芽能力,但因得不到适宜的发芽条件,而不能发芽子实后熟期的生理生化变化及意义体积缩小,硬度增加,酸度减少,酶的活性降低,呼吸减弱,便于贮藏;水分和可溶性化合物减少,淀粉和蛋白质的脂肪积累,可使其品质改善饲草料的成型工艺成型饲料:粉状的配、混合料,草粉,草段,秸秆粉,甜菜渣等,加工成颗粒状、块状、饼状、片状等固型化饲料。

成型饲料的特点(一)优点①保持成分的匀质性,提高饲料报酬;②减少饲料的损失、浪费,有利于卫生;③提高消化率和适口性;④便于进食,提高采食量;⑤便于运输,包装和贮藏;⑥便于机械化操作,饲养、运输,运输途中饲喂方便二)、缺点①成本相对提高 ②使用蒸汽压粒时,耐热的成分被破坏填空题饲料分类 按来源分:植物性饲料【 ①粗饲料:干草、秸秆、豆荚②青饲料:天然牧草、栽培牧草、野菜、芋、水生饲料③多汁饲料:青贮饲料、块根、块茎、瓜类④精饲料:籽实饲料、禾本科、豆科及加工副产品 】动物性饲料:乳业、屠宰业,如鱼粉、骨粉矿物性饲料:食盐、鱼粉、贝壳特种饲料: 尿素、醇母添加剂(Vit) 按特性分:粗饲料:粗纤维含量在18%以上如干草、秸秆、豆荚青绿饲料:天然牧草、栽培牧草、野菜、芋、水生饲料青贮饲料蛋白质饲料:粗纤维在18%以下,cp20%以上,如玉米能量饲料:粗纤维含量在18%以下,cp20%以下,高梁、燕麦矿物质补充饲料:维生素饲料:添加剂饲料:微量元素的种类繁多蛋白饲料及副产品的利用一、 叶蛋白的饲用价值:相当于大豆饼及鱼粉二、副产品的利用(一)草渣1、饲用价值 2、利用:鲜喂、青贮、干制(草粉)。

二)上清液(棕色液)1、营养价值(液体饲料)2、浓缩(糖蜜)3、肥料4、培养饲料酵母三、苜蓿叶蛋白深加工 1、食用白蛋白 2、天然色素:叶绿素、叶黄素、 3、膳食纤维 4、维生素 5、酶制剂 6、叶蛋白肽 7、三十烷醇 8、未知生长刺激因子 秸秆饲料资源秸秆用作饲料的限制因素一、 营养价值低:1、纤维类物质含量高 2、CP含量3~9%,豆科要多,禾本科低,生产上,CP在粗饲料中含量>8% 3、消化能低,消化能不能满足家畜正常所需动力,30~50% 4.缺乏Vit,尤其缺Va源胡萝卜素 5、钙磷含量低、比例不适宜,硅酸盐含量高二)、消化率低1、粗纤维含量高,难消化木质素:纤维、半纤维,禾本科:酯链,豆科:糖苷键2、表皮层的防碍因素:禾本科:表皮层,豆科:腊质层3、纤维素分子的结晶结构选择题秸秆化学处理一、 种类:碱处理(氨化处理)、酸处理、酸碱处理、脱木质素处理等 二、 氨化处理一)特点1、优点:①能使粗蛋白提高4~6%,且粗蛋白大于8%限定值;②采食量可以提高20~40%;③消化率可以提高到10~15%,高达20%;④投资少,成本低,操做简便,群众易接受,3~5分/斤的成本被提高;⑤提高产奶量:提高10%,35斤/头,乳脂率提高4%;⑥犊牛体重增加30~80%,短期肥育70天;⑦杀菌:可保存含水量30%左右的秸秆。

2、 缺点:对氨利用率低,只用50%±,剩余造成大气污染二) 原理:粗饲料如秸秆中富含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占秸秆总量60~70%,目的在于将木质素和角质与纤维素分离,从而使消化液和细菌酶与纤维素起作用,将不易溶解的木质素改变成易于溶解的羟基木质等将酯键拉断,消化率提高OH-打破了酯键(豆科牧草秸秆不能氨化);NH4+ 瘤胃中菌体蛋白 菌体 利用(三)处理目的:补充饲料中粗蛋白的不足,提高饲料的品质,可使粗纤维消化率提高6.4~11.7%,有机物质消化率比一般秸秆提高4.7~8.0%四)化学药品:氨水、液氨、尿素、碳氨、尿素2~4%(溶水),占秸秆风干重的2~5% 灌木一、 灌木的饲用价值:①粗蛋白含量高,氨基酸种类多;②总能高,消化率低;③维生素含量高,如沙棘二、平茬:对生长年限较久、枝条变粗、木质化较高,生长势衰退、再生性、抗逆性下降、家畜采食易挂毛等的灌丛采用的一种更新方法可以增加幼嫩枝条,但不能频繁(一)作用:①增加分枝和嫩枝数,向半灌木方向发展;②增加可食产量,平茬后可刺激更新芽形成更多的新枝;③增加家畜的采食量和消化率,平茬后形成较多新枝、嫩叶、木质化程度降低,家畜喜食,且易消化;④控制灌丛高度;⑤有利于形成下繁形株丛,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作用。

二)平茬间隔期及时间1.间隔期:柠条5年一次,沙柳3年一次,沙蒿2~3年一次间隔期过长,不利于灌木的利用和生长,过短则灌丛得不到休养生息,生活力下降;2.时间:立冬之后,到第二年解冻之前 (三)方式、方法1.方式:隔带平茬,20m平,隔5m平20m;2.方法:一般紧贴地面或低于地面1~3cm,茬口过高会因失水过多影响枝条萌发和再生,过低易伤根系控制灌丛高度,一般保持50~60cm牲畜才能正常采食 三、加工及利用调制成灌木干草,刈割后打成4~5公斤重的小捆,略加晾晒即可堆垛;加工成灌木粉:大动力粉碎机,前刀后锤式团状是纤维的作用;膨化:易采食,消化,CP>20%含量不易进行,使CP变性;编织子实饲料贮藏的基本原理一、贮藏过程中的呼吸1、呼吸作用的概念及意义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在酶系统的参与下,进行氧化还原,将复杂的物质分解为简单的产物,产生热能并放出二氧化碳的过程其意义在于两点,即ATP的形成及原料物质3、 呼吸作用的类型 :有氧与无氧4、 呼吸强度和呼吸系数:呼吸强度是单位时间内单位重量的籽实呼吸所放出的二氧化碳的重量或吸收氧的重量单位是mg/kg.h 呼吸系数是一定时间内,呼吸放出的二氧化碳和吸收的氧气容量的比值。

4、影响子实饲料呼吸的主要因素 ①水分 ②温度 ③通气状况 ④遗传性 ⑤种子质量 ⑥仓虫 子实的后熟休眠:指种子具有生活力而停留在不能发芽的状态后熟休眠:外表已成熟,但生理上还未成熟,不能发芽;强迫休眠:具有发芽能力,但因得不到适宜的发芽条件,而不能发芽子实后熟期的生理生化变化及意义体积缩小,硬度增加,酸度减少,酶的活性降低,呼吸减弱,便于贮藏;水分和可溶性化合物减少,淀粉和蛋白质的脂肪积累,可使其品质改善根茎类饲料 块根类饲料:胡萝卜、甜菜、甘薯等块茎类饲料:马铃薯、菊芋、甘蓝等一、采收后生理(一)、采收后生理阶段:1、后熟期、2、休眠期、3、萌发期(二)、采收后生理变化:1、呼吸作用,有氧与无氧影响呼吸作用的主要因素①温度 ②空气组成 ③种类和品种二、贮藏:维持根茎类饲料的正常的生命活动,保持其新鲜多汁状态和适口性;尽可能隆低根茎类饲料的生理活动,以减少营养物质的消耗,延长贮藏期其方法主要有三种,干燥、低温,缺氧(青贮),这里介绍低温(一)、损失1、蒸散损失:失水萎蔫,失水后会造成蛋白质凝固,还可以加强某些水解酶的活性,使蔗糖水解成单糖,淀粉水解成糖2、 呼吸损失 3、微生物引起的损失 4、发芽损失(二)、影响因素 1、温度 2、湿度 3、空气(三)、方式 1、堆藏 2、沟藏 3、窖藏 4、通风库贮藏(四)、根茎类饲料的贮藏管理措施1、场地的选择 2、贮藏窖的消毒 3、原料的挑选 4、贮藏期管理为了控制和调节窖内温、湿度,入窖后可分3个阶段进行管理:贮藏前期,贮藏中期,贮藏末期。

简答题1、 秸秆饲料生物调制一、秸杆微贮饲料:(一)概念:是在农作物秸秆中,加入微生物高效活性菌种——秸秆发酵活干菌,放入密封的容器中(如:水泥窖、土窖、塑料袋)贮藏,经过一定的发酵过程使农作物秸秆变成具有酸香味的、草食家畜喜食的饲料二)秸秆微贮的优点 1、秸秆来源广泛,处理成本低,群众意接受; 2、改善秸秆的养价值,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家畜采食量高,提高其生产性能; 3、任何季节都可以制作,且保存期长、不易发霉变质; 4、无害无毒,长期饲喂可减少消化道中疾病三)、秸秆微贮的原理高效复合活干菌的发酵使得木质素与纤维素之间的聚合键酶解,将纤维素与半纤维素降解为挥发性脂肪酸(VFA)(甲酸、乙酸……)使PH下降到4.0~5.0,抑制了有害菌的繁殖,使营养物质得以保存四) 秸秆微贮饲料的增重机制:反刍家畜利用秸秆微贮饲料后,采食量和消化率提高了,瘤胃中挥发性脂肪酸量增加,从而使瘤胃微生物菌体蛋白质合成量提高,促使反刍家畜日增重和产奶量的有效提高 (五)秸秆微贮饲料的制作工艺:①秸秆粉碎与切短(揉碎)②加入复合活干菌:有分解木质素的、半纤维素的等3g/袋,处理1吨秸秆;③加入浓度1%盐水,使秸秆含水量65~75%;④装窖:压紧,密闭; ⑤发酵温度10~40℃; ⑥开窑时间:与青贮大致相同; 饲喂:可做为草食家畜的主要粗饲料。

(六)注意事项1、秸秆微贮饲料,一般需要在窖内贮藏21-30天才能取喂 2、取料时要从一角开始,从上到下逐段取用每次取用量应以当天喂完为宜取料后要将口封严,以免水浸入引起饲料变质 3、每次投喂时要求槽内清洁冬天饲喂时,冻结的微贮饲料应化开后再用4、霉变的农作物秸秆不宜作微贮饲料 5、微贮饲料由于在制作时加入了食盐,这部分食盐。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