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常见文言虚词检测题.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4103358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常见文言虚词检测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三常见文言虚词检测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三常见文言虚词检测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三常见文言虚词检测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三常见文言虚词检测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常见文言虚词检测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常见文言虚词检测题.doc(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常见文言虚词检测题文言虚词检测(一)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1、图穷而匕见:2、庄宗受而藏之:3、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4、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6、徐而察之:7、既而儿醒,大啼:8、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9、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10、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 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A./ B.C. D.三

2、、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而1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而2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而3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而4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而5思也。三思而6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而7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而8。文言虚词检测(二)一、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2、大王来何操:3、其间旦暮闻何物:4、徐公何能及君也:5、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6、今日之事何如:7、何以哉:8、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二、下列句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是( )例:作计何不量!先嫁得

3、府吏,后嫁得郎君A.徐公何能及君也 B.豫州今欲何至C.其间旦暮闻何物 D.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三、判断“何”在文中的意义“徐公何1能及君也”本谬也,懂其理者,何2可胜道也哉?然其妻如此言者,何3也?其所据何4为?原其理,当为爱之深也。可见,情之误,何5其大也!然何6人能忘情耶?何7以除此弊,望君以良策教我,何8如?文言虚词检测(三)一、解释句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1、儿寒乎?欲食乎:2、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3、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至是蛇者乎:4、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5、恢恢乎,其于游刃有余地矣:二、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乎”的用法判定正确的一项是 ( )生乎吾

4、前其闻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曰:壮士,能复饮乎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A.与相同,与相同 B.与相同,与不同C.与不同,与相同 D.与不同,与不同三、判断“乎”在文中的意义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1?然吾曾见一人,其家世代捕蛇,已多人死乎2是,然其仍从此业,吾问其故,其曰:“以此可塞赋敛。”可见,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3!而王胡为乎4如此好乐?若恢恢乎5王于理事必有余,则王之所为,宜也。臣之驽顿,所言多谬,王能谅之乎6?文言虚词检测(四)一、解释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1、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3、臣乃敢上璧:4、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5、与尔三矢,矢其无忘乃父之志:二、下列加点的“乃”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B.当立者乃公子扶苏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D.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E.使杞子、杨孙、逢孙戍之,乃还 F.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G.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三、判断“乃”在文中的意义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乃1读之。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乃2翁”一句,大为感佩,其真乃3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乃4曰:“此徒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乃5不得已而谢。文言虚词检测(五)一、解释句中“其”字的意义

6、和用法1、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2、独其为文犹可识:3、将比今之诸侯而诛之乎?其教之不改而后诛之乎:4、入之愈深,其进愈难:5、距其院东五里: 6、其皆出于此乎:7、尔其无忘乃父之志:8、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9、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二、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意义判定正确的一组是(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则或咎其欲出者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A.

7、相同,相同 B.相同,不同C.相同,相同 D.不同,相同三、判断“其”中在文中的意义人言,蔺相如徒以其1口舌之功垂于竹帛,以吾观之,则非徒口舌耳。相如观秦王无意偿赵城,则却立睨柱,秦王恐其2破璧,遂许之斋戒,因得以完璧归赵,其3仅口舌哉?若与庸人议之,其必曰:“吾其4与之.”焉敢如此?归国,将相失和。途遇廉颇,即转退避,当其5时,何人能如此?门客询以因,相如则言:“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观古今英杰之所为,其6皆出于此乎?故吾以为,汝其7勿以他人之言为训。且吾意相如之才,罕有其匹,古今英杰仅其8一二。其9是耶,其非耶?其10若是,则虽见霰雪纷其11无垠,亦无恨矣,吾亦无有“悔其12随之而不得极夫

8、游之乐”之憾了。文言虚词检测(六)一、解释句中“且”字的意义和用法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2、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3、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4、驴一鸣,虎大骇,以为且噬己也,甚恐:5、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二、下列加点的“且”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B.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C.吾攻赵,旦暮且下 D.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E.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F.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三、判断“且”在文中的意义“存者且1偷生,死者长已矣”,此岂石壕一地,唐王朝尽然耳。若此,帝尚每日声歌,且2委政非人。则李唐且3亡,必矣。于斯世,河水清且4涟矣,尚可

9、,朝中人若如此,则必危。纵有“死且5不避,卮酒安足辞”之豪气,无用武之地,亦有何用?文言虚词检测(七)一、解释句中“若”字的意义和用法1、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2、曾不若孀妻弱子:3、亦使之若何:4、若属皆且为所虏:5、若臣,则不可以入矣:6、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7、若舍郑以为东道主:8、时有军役若水旱,民不困乏:9、舍之,吾不见其毂觫,若无罪而就死也:10、有退之之志若祭文在:11、夫晋之乱,吾谁使先,若夫二公子而立,以为朝夕之急:1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13、望洋向若而叹: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若”字意义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 视之,形若土狗若亡郑而有益于

10、君,敢以烦执事 天若有情天亦老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A. B.C. D.三、判断“若”在文中的意义“若1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奇哉若2人之思,若3天惊石破,花开铁树,非若4等凡人可及也,吾亦如此。恐吾辈但堪为其鱼之一鳞若5龙之一爪也。若6夫常人思乡,常望月怀远,登高作赋,至若柳子厚则不然,以超人之思,抒难抑之情,绝矣。文言虚词检测(八)一、解释句中“所”字的意义和用法1、某所,而母立于兹: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3、则以兵围所寓舍: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5、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6、所以游目骋怀

11、:7、父去里所,复还:8、离宫别馆,三十六所:二、下列加点的“所”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B.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C.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 D.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三、判断“若”在文中的意义“吾所1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此言,足使之为天下所2钦。以其所3居位,能如此,岂他人可及?察其言,观其行,可见其所4言非伪饰耳。与之相伯仲者,信陵君也,其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5过之时,前访朱亥,其度岂常人哉?此二人皆所6以教人向上者也。文言虚词检测(九)一、解释各句中“为”的意义以及用法1、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

12、有为,以膏泽斯民:2、君家妇难为:3、谁为大王为此计者:4、能以经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5、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6、冥有鱼,其名为鲲:7、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8、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9、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10、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1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2、慎勿为妇死:二、下列句中加点的“为”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B.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C.不足为外人道也 D.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E.为赋新词强说愁F.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G.不者,若属且皆为所虏三、判断“为”在文中的意

13、义“天行有常,不为1尧存,不为桀亡。”此为2至理,当为3世人言之,切勿使之为4巫所惑。巫者,以诡为5业,其所为6皆为7利也。故为8其来也,即斥之以此理,彰其用心。为9天下除残去秽,乃吾辈本分,何辞为10?文言虚词检测(十)一、解释各句中“焉”的意义以及用法1、于是余有叹焉:2、君何患焉:3、盘盘焉,囷囷焉:4、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5、过而能改,善莫大焉:6、而人之所罕至焉:7、且焉置土石:8、彼有人焉,未可图也:9、公输子自鲁南游楚,焉始为舟战之器:二、下列加点的“焉”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于乱石之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B.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C.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E. 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F.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三、判断“焉”在文中的意义崤之战,秦军过崤山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