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生课后思考题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4102875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95.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生课后思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动生课后思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动生课后思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动生课后思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动生课后思考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生课后思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生课后思考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物生物学课后思考题第一章 动物细胞与组织1、名词解释:1) 细胞;2) 原生质;3) 细胞周期;细胞从一次分裂开始到第二次分裂开始所经历的全过程称为一个细胞周期。4) 细胞分化; 是一种类型的细胞在形态结构, 生理功能, 生物化学特性方面稳定的转变为另一类型的细胞过程。5) 细胞连接;动物细胞间的连接是细胞质膜在相邻细胞之间分化而形成的特定连接称为细胞连接。6) 组织;具有相同功能的细胞连接在一起形成组织7) 器官;不同的组织共同完成一定生理功能, 并将这些组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定形态特征和结构功能的单位。8) 系统:若干种器官共同完成生命的一项功能,就构成了系统。2、动物细胞间的连接方式 桥粒

2、连接,间隙连接,紧密连接。紧密连接:将相邻细胞的质膜密切地连接在一起,相邻细胞膜之间不留空隙,细胞 外的物质不能通过。如 肠壁的上皮细胞桥粒连接:上皮细胞间的一种很牢固的连接方式,呈斑块状结构的桥粒与细胞质溶 胶中的中间纤维连接,间接地连成相邻细胞的细胞骨架,相互连接成骨架网。间隙连接:两个细胞之间存在间隙,很窄,有一系列的通道贯穿在间隙之间,细胞 质通过细胞之间存在的间隙相通。3 、动物的基本组织类型、 结构 特点。上皮组织特点: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紧密连接,细胞间质很少 结构:排列方式有多层、单层;形状主要为柱状、扁平状;很多上皮细胞的表面有 纤毛、鞭毛等结构。类型: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觉

3、上皮、生殖上皮 功能:保护、分泌、吸收、感觉结缔组织特点:有发达的细胞间质,细胞分散在间质中 结构:疏松结缔组织由排列疏松的纤维与分散在纤维间的多种细胞构成,纤维 和细胞埋在基质中,充满在器官内部的间隙中; 致密结缔组织基质和细胞少, 纤维多且致密; 弹性结缔组织由平行排列的弹性纤维组成; 网状结缔组织 主要的纤维互相交织成网状纤维;脂肪组织聚集了大量脂肪,细胞核与细胞器被挤到一侧; 血组织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 软骨细胞间质坚固而有 弹性,有发达的胶原纤维;硬骨细胞间质十分坚硬,成分硫酸钙、磷酸钙, 细胞只有一种。肌组织特点:由肌细胞组成结构:平滑肌细胞梭形, 只有一个核; 横纹肌多个核, 核

4、附在细胞膜下面, 细胞质部分主要为肌纤维所占据;心肌纤维有分支,分支相互连成网状 神经组织特点: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组成结构:神经细胞由细胞体和接受刺激的树突和输出冲动的轴突组成第二章多细胞动物的胚胎发育1、举例说明卵裂和囊胚的基本形式。卵裂:辐射型 (海胆、文昌鱼) 螺旋型 (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囊胚 :胶囊胚 (蛙) 实心囊胚(水螅,水母) 表面囊胚(昆虫) 盘状囊胚(硬骨鱼、爬行类、鸟类)2、原肠形成方式。内陷,内移,内转,外包,分层3、中胚层(体腔)形成的方式。4、简述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过程受精 囊胚 原肠胚中胚层与体腔形成 (体腔囊法(肠腔法) ,裂体腔法) 神经胚形成胚层分化及器官

5、形成5、名词解释 原口动物:胚胎发育中的胚孔发育成为后来成体的口 后口动物:胚胎发育中的胚孔发育为成体的肛门6、动物体的基本结构机制及其发展进化趋势 动物体的基本结构机制包括对称类型、分节、体腔类型、头部形成、骨骼化 第三章 动物类群及其多样性1、原生生物的主要生物学特征有哪些?1)单细胞或单细胞群体,细胞内有完成各种生理功能的胞器吞噬性营养(动物性2)具备生物各种营养类型:光合自养性营养(植物性营养) 营养)、腐生性营养。3)具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生殖方式。2、纤毛虫接合生殖包括哪些步骤?3、绘疟原虫生活史简图止两个依口沟面姑替.小核幺裂2次(I次 为减數分裂)”够成4个单倍体小核.B_

6、3个小核消先剩下1个再分裂成2金 紀予悅C二个体互相交换一个配子核窮与另一个 体的配子核融合成合子,二个体分歼.II合予分裂3次形成8个小核拆大核则消 失。E. 8个小核中的4个形戍大核,4个小核中 的3个消失,留下的1个分裂2欢成为 4个小拔,并后4个大核梱配成为4个 新个体.21U妣内JW01661;754、说明原生动物的各种生殖方式。?无性生殖1 )二分裂(binary fission):是原生动物最普遍的一种无性生殖,一般是有丝分裂 (mitotic),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为二个,染色体均等的分布在两个子核中,随后细胞质也分别包围两个细胞核,形成两个大小、形状相等的子体,二分裂可以是

7、纵裂,如眼虫;也可以是横裂,如草履虫.2) 出芽(budd ing reproducti on)3) 裂殖生殖(schizogony)分裂时细胞核先分裂多次,形成许多核之后细胞质再 分裂,最后形成许多单核的子体,也称为复分裂,多见于抱子虫纲。4) 抱子生殖:如疟原虫的大小配子受精后的合子先发育为卵囊,卵囊内形成多个 抱子母细胞,再由抱子母细胞发育成许多个子抱子,每个子抱子发育成新个体。5 )包囊(cyst):原生动物在不良环境或由于某些未明原因,体表会分泌出一些物质,凝固后将虫体包围。有性生殖1 )配子生殖大多数原生动物的有性生殖行配子生殖,即经过两个配子的融合(syngamy)或受精(fer

8、tilization )形成一个新个体。2)接合生殖(只存在与原生动物门)5、简述动物体的基本结构机制动物体的基本结构机制包括对称类型、分节、体腔类型、头部形成、骨骼化第三章第二节海绵动物重点1、掌握海绵动物的体壁结构皮层一一扁平细胞、孔细胞;胃层一一领鞭毛细胞;中胶层一一变形细胞(生殖 细胞、造骨细胞、营养细胞、星芒细胞)、骨针2、掌握海绵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过程受精卵一一(分裂)16细胞期,8大8小一一囊胚一一逆转(动物极形成胃层,植物极形成皮层)两囊幼虫原肠胚成体3、了解海绵动物是多细胞动物进化中的一个侧枝身体由皮层和胃层组成,有独特的水沟系统。此外海绵动物的胚胎发育等方面也与其他多细胞动

9、物显著不同,一般认为海绵动物是多细胞动物的一个侧枝思考题1、为什么说海绵动物是一类极为原始的多细胞动物,是多细胞动物进化的一个侧_枝?1. )海绵动物为多细胞动物,但细胞基本没有组织分化;2. )有领鞭毛细胞;(与原生动物中领鞭毛虫一样的结构)3. )没有消化腔,只有细胞内消化,没有细胞外消化;4. )没有神经系统;5. )胚胎发育出现了逆转现象。(动物极小胚泡形成内层细胞,植物极大胚泡形成外层细胞)精子随水沟系统排到体外。水沟系统对呼吸摄食生殖排泄都有重要意义第三节腔肠动物1. 腔肠动物主要特征1)辐射对称或两辐射对称2)有组织分化3)两胚层4)有原始的肌肉系统(皮肌细胞)5)有原始的神经系

10、统(网状神经系统)6)有原始的消化循环腔(有口无肛门,细胞内外消化)7)特有刺细胞8)有世代交替9)有泘浪幼虫期2. 腔肠动物于海绵动物的差异海绵动物的主要特征:固着生活;不对称或辐射对称;体表多孔;两层细胞,无组 织器官分化;有水沟系统;发育中存在逆转现象。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辐射对称或两辐射对称;有组织分化;两胚层;有皮肌细胞; 有网状神经系统;有原始的消化循环腔,一个开口,进行细胞内外消化;特有刺 细胞,有世代交替和多态现象;有浮浪幼虫时期3. 概念:水螅型、水母型、世代交替、多态现象水螅型:身体呈圆筒状,下端是用于固着的基盘,另一端是周围有多条触手的口。 水母型:身体呈圆盘状,突起的一

11、面称外伞面,凹进的一面称下伞面,下伞面的中 央有一个垂管,末端是口。世代交替:一个物种表现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交替出现的现象。(水螅型群体已出芽的方法产生单体的水母型,水母型以有性生殖方法产生水螅型群体, 这两个 阶段相互交替,如薮枝螅、海水水母)多态现象:一个物种在同一生活环境中,具有一个以上形态功能不同的个体(在腔 肠动物的一个群体上,有生殖体和营养体之分,它们在形态和生理上有分工)4. 腔肠动物三个纲的鉴别特征水螅纲 群体或单体生活;少数生活在淡水中,多数种类生活史中有水螅型和水母 型的两个世代,水螅型无口道;水母型具缘膜;刺细胞存在于外胚层,生殖腺由 外胚层产生。钵水母纲 生活在海洋中

12、的大型水母,不具缘膜,无水螅型或水螅型不发达;口道 短;不具骨骼,内外胚层均有刺细胞,生殖细胞由内胚层产生。珊瑚纲 全部为水螅型,无水母型,群体或单体生活,口道发达,大多数可以形成 骨骼,生殖腺有内胚层产生,内外胚层均有刺细胞,消化循环腔内有隔膜。思考题1比较水螅型与水母型的异同水螅型水母型生活方式固着生活漂浮生活本质构造是相同的,如果将水母上下翻转,就相似水母的下伞面有缘膜,口,垂管,触手(垂管的末端是口,口内有消化循环腔与海面动物相比出现了外消化系统,但是仍然属于不完全消化系统)水螅的非附着面只有口和触手2世代交替多态现象海月水母-世代交替:水螅群体以出芽方法产生单体水母型,水母型以有性生

13、殖方法产生水 螅型群体,这两个阶段互称为多态现象: 腔肠动物的一个群体上,有殖体和营养体之分他们在形态上和生理上有分工3分纲特点水螅纲钵水母纲珊瑚纲水螅型 水母型有水母型水螅型缘膜有无无口道无短长生殖腺胚层内外外刺细胞胚层外内外内外隔膜无无有4腔肠动物进化特点5、为什么说腔肠动物出现了组织分化? 腔肠动物可分化为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占优势, 由它形成体内、外表面,并分化为感觉细胞、 消化细胞等,另有多极的神经细胞。第四节 三胚层无体腔动物 扁形动物1. 皮肌囊的结构如何?涡虫: 表皮层:柱状上皮细胞,具纤毛、腺细胞、感觉和成杆状细胞基 膜:非细胞结构 肌肉层:环

14、肌、斜肌、纵肌、背腹肌表皮:合胞体(表吸虫的体壁:皮没有细 胞 膜分隔,而细胞核深陷入肌肉层之下,细胞本体由许多细小的胞质通道与表皮相连) 和刺等。基膜 肌肉:环肌、纵肌 绦虫的体壁 表皮:合胞体、微绒毛 基膜 肌肉:环肌、纵肌、横肌2. 比较扁形动物与腔肠动物的神经系统。 扁形动物已经不再是像腔肠动物那样的网状神经 ,出现了原始的中枢神经系统 ( 梯状神 经系统 ),出现了脑,从脑发出背腹侧三对神经系统。腔肠动物神经传导不定向,无神 经中枢3. 原肾型排泄系统的结构。来源:原肾管是由身体两侧外胚层陷入形成的,通常具有许 多分支的排泄管构成,有排泄孔通体外构成:排泄管 +焰细胞(帽状细胞 +管

15、状细胞) 排泄途径:(焰细胞)多余水分和液体废物 排泄管 排泄孔4. 扁形动物中的寄生种类有哪些特征是对寄生生活的高度适应?5. 为什么说三胚层无体腔动物是动物进化中的一个新阶段? 出现中胚层扁形动物开始出现两侧对称的体质,(两侧对称的生物学意义:分化出前后端、左右侧和背腹面,身体各部分功能出 现分化,运动由不定向变为定向,反应更准确、更迅速,适应性更广,是水生发展到 陆生的重要条件。) 出现了 3 胚层和器官系统,(中胚层出现的意义:中胚层是动物体器官系统结构的物质 基础,身体大部分结构由中胚层分化而来,为动物体结构的发展和生理的复杂化、完 备化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促进运动机能的发展。新陈代谢功能加强。扁形动物部分分 化为实质组织(parenchyma)和肌肉组织。)在体壁和消化管之间没有体腔,是动物进化 的一个新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