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走近创业年代的…1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4102715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课 “走近创业年代的…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10课 “走近创业年代的…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10课 “走近创业年代的…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10课 “走近创业年代的…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10课 “走近创业年代的…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0课 “走近创业年代的…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课 “走近创业年代的…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10课“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讨论会教学设计 浩 利西安市第六十四中学一、设计思路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课是一节探究活动课,选自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在内容上实际是围绕单元主题“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所设置的一个专题内容,是很有必要的补充。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都离不开人民,也不能缺少这些具有忘我奉献精神的英雄们。因而本课也从另一个角度对新中国的历史作了一定的总结。2、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由于远离那个时代,学生对那些英雄人物不很了解,但对雷锋还有一定了解。所以,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另外,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他们也或多或少了解一些英

2、雄人物,心目中也有他们的英雄,同时他们也需要榜样的力量去激励他们不断进步,使他们的人生更有意义、更加完美。因此,本课在学习了解创业时代英雄同时,还应适当拓展,增加新时期的英雄人物,给他们一定的发挥空间。3、教法分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突破重点、难点,结合本课实际和学生自身特点,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本节课主要采用合作探究式、启发式教学方法。4、学法分析 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目的之一。学生主要采用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二、教学目标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新课程理念,结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3、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雷锋等英雄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2、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雷锋等英雄人物的资料,了解他们的主要事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英雄人物的主要事迹,感悟他们的艰难创业、廉洁奉公、奉献为民、科学求真等伟大精神。(2)学习英雄人物的伟大精神,并主动、努力将其内化为自已成长的指导和动力。4、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中采用以搜集资料、解决问题、重视思辨为主要手段的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分成小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中展示,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实现学

4、习方式的转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展示英雄的事迹2、难点:学习英雄人物的伟大精神,并主动、努力将其内化为自已成长的指导和动力。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搜集图片与文字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2)帮助学生剪辑视频2、学生准备提前一周布置任务,进行准备。 (1)全班分为四个小组,分别命名为“王进喜小组”“焦裕禄小组”“邓稼先小组”“雷锋小组”。每小组8人,自行选出组长,由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活动。 (2)各组负责收集其中一位英雄人物的资料(可以查阅有关书籍、报刊、观看视频等),先在组内交流,然后由组长将这些资料汇总,制定出本组的展示方案(教师对需要制定课件的小组进行相应的指导)每小组的活动时

5、间为3-5分钟左右,选出小组上台展示的学生。 (3)对于英雄人物的事迹、精神品质,进行一定的思考,形成一定的认识。(4)每人都要有相关的英雄人物资料及心得体会,主动参与。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学生前不久研学旅行去过的张裕瑞纳葡萄酒庄的一组照片及张弼士的照片及名言,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师:提到葡萄酒,人人都能想到张裕,却未必有人知道张裕的创始人张弼士,更不会知道他还是一位著名的爱国侨领。张弼士有一个普通的放牛娃成长为南洋首富,可以说是书写了中国人的传奇奋斗历程。他在外国当地的影响力十分巨大,外国政府向他发出各种从政邀请,都被他拒绝了。他坚持回国

6、创办各种实业,以自己的方式振兴祖国工业。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这个民族,自古以来就不缺少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人,而他们正是我们中华民族久经磨难而不衰的民族脊梁”。今天,就让我们回到新中国刚刚成立的五六十年代,一起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们。启发积极参与色彩斑斓的图片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并且引用的是刚刚外出研学旅行的照片更能激起学生共鸣。八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如果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求知心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媒体投射第10课“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讨论会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四位创业年代的英雄。新中国的第一代石油工人,被称作“铁人”的?为新中国核事业奋斗终生,被誉为“两弹元

7、勋”的?生前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被称作“党的好干部”的?生命短暂却助人无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被称为“人民的勤务员”的?大屏幕展示英雄人物图片启发引导开门见山,使学生对本节课所要探讨的英雄人物有一个总体把握下面请四个小组的同学们把你们课前搜集的资料在组内交流、讨论,进行资料汇总,等一下各组派出你们的得力代表上台展示你们各自小组的研究成果。各组学生选派代表介绍自己小组研讨的英雄人物(主要是生平、事迹及精神)1、 王进喜小组2、 邓稼先小组3、 焦裕禄小组4、雷锋小组教师在学生代表发言之后点评。教师补充,做陈述总结。各组组长带领组员交流、讨论,整理搜集来的人物资料,归纳主要内容(培养学生通过自学

8、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探讨交流,解决问题(体会主动学习的乐趣,学会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各组派代表介绍自己小组研讨的英雄人物1、 王进喜小组2、邓稼先小组3、焦裕禄小组4、雷锋小组把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通过自学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体会主动学习的乐趣,学会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学生通过“质疑设疑探疑解疑” 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以及创新能力学会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英雄们都已逝去,但他们的故事,他们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我们心中,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坐标。提问:同学们想一想,创业年代的英雄人物身上有哪些共同的品质?在今天的社会主

9、义现代化建设中是否需要继承、发扬呢?教师总结教师播放剪辑好的视频(徐立平)学生思考回答学生认真观看视频思考视频真实展示,学生更容易亲近,将自己代入。说的真好,没有国哪有家。在中国广袤大地上,每天都有徐立平这样的故事发生。在徐立平身上,我们读到的那种身为匠人的专注、执着不正就是创业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吗?其实,在看这段视频时我也是十分激动和感动。我们家里除了我和我两岁的姑娘,其他人都是航天人,就和徐立平在同一个院。从小就生活在航天院子,我太理解他们的艰辛与不容易,但我为他们每一个人而自豪,我也要努力向他们学习,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想,同学们也是一样。下面请大家谈一谈,作为中学生的你们,应该如何

10、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艰苦创业精神?教师点评总结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自己首先代入谈感受,更加真实生动,促使学生达到情感升华。学生自己谈感受以及如何去做,培养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道理,真正将创业精神内化为自己成长的动力。重点难点突破: 1、展示英雄的事迹 各组学生代表介绍自己小组研讨的英雄人物,教师提前指导学生整理介绍思路、制作课件、剪辑视频。 2、学习英雄人物的伟大精神,并主动、努力将其内化为自已成长的指导和动力。播放视频徐立平,让学生明白创业精神没有过时,反而有新的继承与发扬。再结合教师自身情况首先谈自己的感受,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学生进而想到自己该怎么去做,达到情感升华。

11、指导分析点拨归纳讨论总结直观的感受英雄人物事迹,使学生对历史信息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畅所欲言,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从而更深层次理解创业精神,也能激发学生参与的乐趣、热情。课堂小结多媒体滚动展示本节课当中出现的所有的英雄人物。教师慷慨陈词:“有一种传统,在泱泱大国流传千年,那就是艰苦奋斗!有一种信念,引领中华儿女同舟共济,那就是万众一心!有一种力量,令世界为之动容,那就是榜样!”结合板书,师生一起归纳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人物,了解了他们的主要事迹和优秀品质,也思考了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就是要借着这些榜样的力量,将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内化为我们成长的动力,引领我们不断

12、成长奋斗!学生自己谈感受,培养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明白“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道理。课堂练习 以导学案为依托,学生回答问题,老师讲做题方法。作业布置 以“本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为中心,写一段自己的心声板书设计创业年代的英雄人物 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雷锋艰苦创业奉献为民科学求真 如何做? 六、教学反思首先,本课运用视频和图片,使学生从视觉直观形象的感知了具体的历史情节,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内涵,提高了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和热情。其次,本课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的一节综合探究课,多数学生区别和处理资料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和发展

13、。遗憾的是个别学生依赖性强,不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再次,在本节课的教学之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上有两点遗憾。首先,本节课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他们的活动时间不可预知,所以我尽量预留的时间比较多,但是学生表现出色亦或有些许紧张,所以很快结束,最后课堂空白做题时间较长。其次,我的语调较高,比较有力度,容易让学生感到严肃,不利于师生亲近。今后一定会在这两个方面多加注意。总之,本节课是一节“学习与探究”课,这种课型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旨在拓展学生的思维,形式可以不拘一格,观点可以不尽苟同。事实证明,这种课型是学生比较感兴趣和乐于接受的。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他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深入领会新课标的精神,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以及已有的知识结构,设计贴近学生的学习任务,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促使学生更大的发展。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