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语文新闻两则总第1课时伊艳慧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4102505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语文新闻两则总第1课时伊艳慧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语文新闻两则总第1课时伊艳慧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语文新闻两则总第1课时伊艳慧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语文新闻两则总第1课时伊艳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语文新闻两则总第1课时伊艳慧(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科语文年级八年级课 题新闻两则课型新授课课时1授课日期8月27日总第(1)课时教 学 目 标知识目标1, 了解新闻的结构及内容。2,理解我军解放南阳的历史意义。3,体会我军节节胜利将介石败退证明革命必将迎来胜利的曙光。能力目标1, 理解新闻内容层次。2,2, 体会两军不同的战况的意义3, 学习写新闻消息。情感目标体会我人民解放军锐不可当的之势战胜了玩隅之敌推进了解放进程。2,激励学生心中有祖国励精图治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教学重点把握新闻的特点,重点把握新闻的结构 体会语言特点。教学难点体会问章表达了我军进攻战略的胜利。 语言特点教学手段知识点了解新闻的要素;语言特点;结构特点板 书 板 画

2、设 计新闻两则标题-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语解放南阳 主体-中,西,东三路军横渡真实、准确、及时舒兰市中小学“两修三课”教案用纸(正页)舒兰四中 设计人:伊艳慧课前三分钟;古诗词背诵一、导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是毛主席叙述的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情景,今天我们就一起到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走进那震撼人心的历史瞬间吧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写作的特点,理清记叙文六要素。 2、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 。 3、体会本文语言的准确精练,感受我军所向披靡、不可抵挡之气势

3、 。 二、教学过程: 1、简介作者:2分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湖南湘潭人。我们每位同学对毛主席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在这里老师不一一赘述,请同学们自己到书中、到网上查找资料,对这位伟大的人物了解得更清楚、更深入。 毛泽东在他漫长的革命征途上,每一步踏响一曲豪歌。他留给后人的一卷雄伟诗词,流光溢彩,瑰丽壮美,发黄钟大吕之强音,吐山川日月之精华,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深处激起强烈的共鸣和回响2、介绍新闻背景明确: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解放军坚决执行毛

4、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攻。中国人民解放军于21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我们今天学的这篇消息,就是毛泽东同志当时满怀豪情写的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战况的新闻稿。3、感知课文,理出文章的脉络。20分(1)、学生默读新闻,用笔圈画这则新闻记叙的六要素。教师点拨: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时间(从20日夜);地点( 1000余华里的战线);事情的起因(人民解放军要横渡长江,进而解放全中国);事情的经过(分三路大军横渡长江,23日可全部渡);事情的结果(人民解放军全线告捷)(2)、再读体会新闻的结构特点教师点拨:新闻的结构有五部分,即(分为:主标、引标、副标)、导语、主

5、体、背景、结语。用一段话在 开头介绍新闻的叫导语。用几段话具体地介绍新闻的叫主体。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请学生根据新闻的结构特点,依次找出新闻的要素。明确: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主体:20日夜起,课文最后。第一层:(20日夜起已度过三十万大军):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地点、人数。第二层:(21日下午五时起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渡江的情况,并加以评价。第三层;(汤恩伯认为结束):写东路军渡江情况。(3)、看书上的地图,请一位同学进行讲解,学生研讨: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西路军与东

6、路军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教师点拨: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主体,三路三个层次,看三个层次的衔接,一气呵成。中路和西路,都从时间说起,这样并列,层次分明,又紧相衔接。说了西路战况之后,又合起来有所议论,议论最后一句是“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话题从“西面”转向“东面”,很巧妙很自然地转到了下一层。可见,作者是很注意一层与

7、一层之间的衔接的,所以全文流转顺畅,一气呵成。3、理解文章语言特点明确:语言的准确、概括。(所谓准确,就是要准确反映事实。)例如“九江(不含)”一词,准确表明当时九江尚未解放的状况,避免了歧义。又如“我东路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精确到日到时。 “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准确表现了我军指挥部运筹帷幄,指战员胸有成竹的状况。全文最后,分别用了“歼灭”及“击溃”(不是笼统地说“消灭”或说“打垮”)“占领”并“控制”(后者比前者又进了一步,江阴要塞已为我所用),对长江是“封锁”(不准船只自由通航),对铁路则用“切断”(堵住了敌人从铁路逃跑的退路)。这些动词用得非常准确,这就有助于“真实”

8、地反映战况,又能恰切表明我军锐不可当的气势。除此之外,文中还有很多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请你用“从我听出了”的句式说话。语言鲜明、富有感情色彩。例如:从“冲破敌阵,横渡长江”,我听出了人民军队所向披靡的辉煌战绩。例如:从“结果就在21日那一天”,尽管时间表述明白,但一般化“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我听到了作者充满嘲讽蔑视的语气,“正是那一天”既对“督战”“认为很巩固”构成强烈讽刺,又证实了的确“不起丝毫作用”。敌人“不料”,我军“突破”,“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对比鲜明,既可见敌人狼狈,又可见我军神勇。感情色彩鲜明。教师小结:本文语言的特色是:语言鲜明、富有感情色彩 ;语言准确、简明4、课堂小结及练笔。新闻是简明和迅速报道国内、国际新近发生的事实。(1)基本要求: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报道迅速及时;简明扼要。(2)结构的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3)六要素:时间、人物、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这几个知识点要求学生了解,以便更好地阅读和写作消息。写一篇关于伦敦奥运会的新闻报道 5课堂作业1、按照学习的新闻知识写一篇新闻2、预习第二篇新闻中厡我军解放南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