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选调生考试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4102374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8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山东省选调生考试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2023年山东省选调生考试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2023年山东省选调生考试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2023年山东省选调生考试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2023年山东省选调生考试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山东省选调生考试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山东省选调生考试复习资料.doc(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2023选调生考试复习资料2023年山东省选调生考试公告、报名注意事项、职位表等最新资讯及免费备考资料请点击:选调生备考指南选调生备考指南选调生备考指南一、选调生政策解读1.什么是选调生?就是各级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及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大学生“村官”到基层工作,作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的重要来源进行重点培养,从中挑选出优秀分子,逐级补充到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队伍中去,这批人简称“选调生”。2.选调生与公务员有什么区别?选调生也属于公务员系统,但与普通公务员还是有一定区别的。(1)报名条件不同选调生的报名条件除符合一般国家公务员的报名条件外,还规定

2、政治素质高,有志于从事党政工作并有发展潜力。重要选调本科生、研究生中的共产党员、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2)培养目的不同选调生的培养方向重要是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公务员一般招考的是非领导职务国家公务人员。(3)选拔程序不同选调生的选拔采用本人自愿报名、院校党组织推荐、组织(人事)部门考试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而公务员录用考试采用笔试和面试的方式进行,不需要院校党组织推荐。(4)培养管理的措施不同选调生到基层工作采用岗位培训、脱产轮训等多种形式,选调生在基层工作期间,至少要脱产培训一次,时间一般不少于3个月;而公务员重要采用岗位培训的形式,在工作初期一般不安

3、排脱产培训。(5)管理使用有所差别选调生是各级党委组织部的后备干部,放到基层锻炼,人事权归省委组织部管辖,委托接受单位考评。调动范围是建有党组织的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民社团,可以理解成一种特殊的干部身份。公务员的人事权一般归该单位人事机构或上级单位人事机构或人事厅。调动范围取决于人事归属单位,在该单位人事管理范围内调动。(6)发展前景有所差别选调生是后备干部,而招考录用的公务员,是普通的机关工作人员。选调生提拔速度比公务员快得多,一般本科毕业定科员,硕士定副科,博士定正科。我国干部队伍中,许数年轻有为的领导干部都是选调生出身。所以,组织部门一直把选调生工作视为优秀年轻干部的“源头工程”。

4、二、选调生考试速览1.选调生的报考条件选调生考试由各地方单独发布公告,各地的报考条件也有差异,请考生及时关注报考地方人事考试网即时更新的选调生考试公告。一般来说,选调生考试重要面向两部分人群:(1)高等院校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2)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大学生“村官”。2.选调生的报考程序(1)发布公告;(2)报考申请;(3)网上报名;(4)资格审核与确认;(5)网上打印准考证;(6)组织笔试;(7)资格复审;(8)组织面试;(9)公示、考察和体检;(10)审批与录用。3.选调生的考试内容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考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个科目,部分省市的选调生考试科目正

5、向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科目靠拢,选调生考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两科;目前有部分省市选调生的考试科目为综合知识和申论,比如天津等;尚有部分省市选调生的考试科目为综合知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比如湖北等。4.选调生综合知识的考试内容综合知识的考试内容一般涉及以下几个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考察的知识点有:哲学的基本问题、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唯物辩证法的总特性、实践论、结识论、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等内容。(2)经济常识重要考察的知识点有:市场经济的基本常识(市场的基本功能、市场经济结构、市场规则、市场经济的运营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供应与需求、可连续发展战略等。

6、(3)政治常识重要考察的知识点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4)法律常识重要考察的知识点有:法理学、宪法、民法、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等。(5)行政管理重要考察的知识点有: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等。(6)公文写作与解决重要考察的知识点有:决定、批复、通报、通告、请示、报告、函、纪要等。(7)本地地情及对策规定考生根据本地情况并结合自身所学知识来作答相关题目。5.2023年选调生考试报名时间汇总2023年选调生考试地区报名时间四川5月5日-12日湖南3月7日-14日陕西3月18日-22日安徽3月15日-19日续表2023年选调生考试地区报名时间河南截

7、至3月16日前广西3月6日-13日河北3月5日-13日贵州3月4日-8日宁夏3月3日-11日云南3月5日-11日山东2月17日-21日江苏2月9日-16日天津2023年12月18日-23日(改报时间:2023年12月27日9:00至16:00)福建2023年11月25日-12月15日重庆2023年12月6日-11日第一篇政治常识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第一篇政治常识第一篇政治常识本篇命题综述本篇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两部分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历来是选调生综合知识考试的重点,应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8、系,考生应注意这个提法。这部分重要考察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邓小平理论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线规定以及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相关知识点。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第一节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哲学与哲学的基本问题(一)什么是哲学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见解和主线观点。每个人都有世界观,但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是哲学。哲学是由世界观以理论的形式组成的思想体系,所以说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广义的世界观同时包含人生观、价值观。哲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2.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

9、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两者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区别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或普遍规律;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世界的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联系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结识基础;各门具体科学以哲学为理论指导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一定的世界观作为思想原则在具体的结识和实践活动中表现为方法,方法论就是有关这些方法的理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所以,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历史上的所有哲学斗争始终都是围绕着这一问题而展开的。

10、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涉及两方面: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指谁产生谁、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主线对立的两个哲学派别,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所谓的二元论是指认为世界并存着物质和意识两个本原的哲学学说,以法国的笛卡儿为重要代表。二元论把意识当作是本原,显然夸大了意识的作用,贬低了物质的作用,最终导致唯心主义。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不能结识现实世界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性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表现在对的解决了哲学和

11、具体科学的关系,科学地规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同时,还表现在它是完备彻底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体系。无产阶级的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的集中表现。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阶级性的内在规定。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的必然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和革命性的内在统一,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哲学的最重要、最显著的特点。4.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第一

12、次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并把它作为自己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核心。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主线规定。第二节物质和意识一、世界的物质性(一)物质的客观实在性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理论意义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线坚持了能动

13、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主线属性。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设想存在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设想存在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

14、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涉及空间位置和主线性质暂时未变这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连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真题链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诗句包含的哲理是()。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 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 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答案】 D【解析】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指的是在周长四万千米即八万

15、里的赤道上,随着地球的自转,人一天相称于行进了八万里,在地球上看地球以外的天体,一切天体似乎都位于一个以观测者为球心的球面上,随着地球的自转,在赤道上看到的日月星辰数目最多。而人们在地球上,相对于地球而言是静止的。这反映了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故本题选D。(2)社会的物质性表现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而存在,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故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的活动,因此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二)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1.实践的形式和特点实践是人以一定的手段能动地改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