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6月:“跳桥秀”的拷问.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4100567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9年6月:“跳桥秀”的拷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09年6月:“跳桥秀”的拷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09年6月:“跳桥秀”的拷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09年6月:“跳桥秀”的拷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09年6月:“跳桥秀”的拷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9年6月:“跳桥秀”的拷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年6月:“跳桥秀”的拷问.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9年6月:“跳桥秀”的拷问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跳桥秀”的拷问http:/ 当无力者看中一座桥,这座建筑就开始承担交通意义之外的社会功用,它在此时转化成了信访局,劳动仲裁部门,公安局,法院甚至情感的宣泄口。当陈富超爬上桥,当章俊带着几个农民工爬上高楼,想用被一些媒体称为“跳楼秀”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解决他们面临的麻烦时,事实上是在提示这个社会,那些所谓正常的麻烦解决程序出现了问题。尽管绝大多数的他们确实是在作秀,但在大桥和高楼之上的他们,在现实中,觉得没有充分的渠道来维护自己的

2、权利和权益,他们是无可选择的弱者。尽管这种“跳楼秀”让社会支付了较高成本,但真正制造这些成本的却不是这些农民工。“好心办坏事”的广州推人老伯充当了一个社会仲裁者的角色,而真正的仲裁者却似乎总在缺位。而更加需要警惕的是在类似事件中公众的日趋麻木和厌倦,这个社会是否正在失去同情心和正义感?正是这样的同情心才会为遭受冤屈的弱者带来温暖和希望。唯有这样的同情心存在,才能让无力者找到更多的路,而不是爬上一座桥。 “麻烦”终结者两年来的债务纠纷,把陈富超逼到了海珠桥顶。他试图通过生命的赌注来换取债务纠纷的解决,五个小时,城市里数万人受阻,矛盾僵持。三分钟,老人用简单粗暴的方法,解决了这个公众麻烦的制造者,

3、也触怒了公众的道德底线本刊特约撰稿/刘刚 (发自广州)清晨7点,这座古老的桥苏醒了。在趋密的车流中,它将迎来每日的早高峰。这是5月21日的广州。这座桥连接着海珠和越秀两个城区,在那里已经有76年了。海珠桥,是这个城市中心的大动脉,每一秒钟都有汽车和行人从这里通过。桥北,62岁的何长顺推着破旧的自行车上桥了。每天这个时候,他都准备着生意的开张,他是个卖私彩的,熙熙攘攘的人流是他的潜在主顾。桥南,66岁的退休工人赖健生也出门了。这一天,他要去对岸的医院看病。半个小时后,大动脉堵塞了。持续到中午12点多,整整5个小时,数万人受牵连。这是4月1日以来“大动脉”第12次堵塞了。麻烦出在一个同时上桥的白衣

4、男子身上,他叫陈富超。跳桥者:像老鼠一样躲债的日子这一天,6点不到,陈富超就出门了。两年来,陈一直在广州躲债,“像老鼠一样”。在棠下村公交站,他挤上了一辆公交车,目的地是海珠桥,今天他不想躲了,他预谋着制造新的麻烦。海珠桥位于海珠广场的南端,建于1933年,是美国的马克敦公司营造的。如今,它已经是羊城八景之一。陈富超并不是来玩的。自从今年4月,被债主逼得四处乱窜的他,已经走投无路了,他唯一想到的就是在海珠桥办一件大事。7点刚过,公交车到海珠桥,下车时,陈口袋里只剩6块钱。陈富超今年32,广东省茂名人,一家四兄弟,排行老二。1994年,初中刚毕业,陈就跟着老乡,辗转多地,干建筑。在兄弟们眼里,陈

5、富超“很有头脑”。与很多白手起家的建筑商一样,2005年,陈从农民工转为包工头,在深圳承包一期西洋房,掘到第一桶金。那几年,陈在茂名老家盖起了新房。要不是两年前,别人拖欠了他的工程款,陈富超如今也不会走投无路。2006年9月,陈富超和广州富利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的龙有勇,联合承包了广州科学城附近林语山庄六期。“龙是二包,我是三包。”但到了第二年,结算工程款时,“450万元却被龙有勇扣下了。”垫进去的工程款,都是他向亲戚和信用社借贷的,每月利息2分到3分。到了去年年底,本息已到330万。一面是欠款难索,一面是债主上门。陈富超日子开始难过了,“逢年过节,追债者都要到茂名老家讨债,叫打、叫杀,搞得我

6、都不敢回家。”妻子邱炳兰回忆,单是去年过年那天,家里就接连来了6拨讨债的人。陈富超说自己“就像老鼠一样过着躲债的日子”。今年3月11日,被逼无奈,陈富超爬上了林语山庄D栋28楼,打算在这里结束生命。这栋已经封顶的建筑是陈富超当初承建的,这也是他第一次以跳楼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诉求。当时,林语山庄工程部的总经理来了,派出所和司法所的民警、调解员也都来了,大家都承诺迅速解决,答应了陈富超的两个条件,就把他劝下来了。但后来,承诺却不了了之。“跳楼的时候,什么要求都答应,像哄小孩一样,事后却不兑现。”苦等一个月什么都没拿到,陈富超说,“希望又彻底变成绝望”。5月中旬,天天被人逼债的陈富超想到了海珠桥。

7、此前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他已经在电视上看到有11个人爬上海珠桥了,当地报纸和电视台的轮番报道,让陈富超找到了仿效的途径。决定了以跳桥方式讨债,陈富超并没有透露给任何人,包括他的妻子,“主要是怕他们担心”。陈富超爬上海珠桥不久,四弟陈永超赶到现场,他也是当天早晨才感觉陈富超行为反常,可能去了海珠桥。“我就指望着,把钱要回来,还给人家,让日子恢复正常。”在此之前,除了找过建筑公司,陈富超并没有找过法院和相关部门。他想通过爬海珠桥,引起社会的重视,同时解决两年来纠结他的麻烦。陈富超还特意准备一个红色条幅,上书“富利建筑商,还我血汗钱”十个大字。条幅是陈富超5月20日花40元订制的,这是他从报纸上学来

8、这一招,意图很简单,为的是吸引眼球。7点10分,陈富超来到海珠桥。最近这里跳桥事件频发,从5月6日开始,桥上保安由2人增加到4人,24小时轮班。“我有犹豫过,但实在没办法,我不知道,除了爬桥,我还能做什么。”陈富超在桥上转了一圈避开了保安。7点15分,桥上的人流持续增大,何长顺发现桥拱正中,突然冒出一个背书包戴帽子的白衣男子。“又有人要跳桥了。”何长顺暗忖。跳桥“圣地”越秀消防中队是在7点25分接到指挥中心的报警电话,“海珠桥又有人要跳桥”。5月以来,这已经不是第一个了。越秀消防中队长彭长宝回忆,5月10日、11日,接连两天都有人往海珠桥上爬。其中一个姓叶的男子因为被骗了19800元的货款,爬

9、到桥顶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帮助他讨回货款。1个小时后他被劝了下来。差不多同一时刻,广东电视台的DV记者陆信强也接到了报料电话。当时他还在睡觉,打电话给台里汇报。“一听说是跳海珠桥,都说不要、不要。”陆信强说,最近跳海珠桥的事太多,电视台、报社都有点“免疫”了。海珠桥不长,正桥180多米,但属多头管理,桥体管养是广州市市政园林局;桥面治安分属越秀区和海珠区分段管理,因此每次处理此类事情都是两个消防队。从4月1日起,来自海珠桥上的跳桥警情,单是越秀消防中队就处理了8起。来自广州警方的通报称,今年以来,共处理海珠桥“跳桥”事件15宗,8人被行政拘留。但这似乎未对跳桥者产生震慑。当地媒体统计,4月1日起,

10、海珠桥上演“跳桥秀”12起,几乎4天一起。因为跳桥频发,有市民把海珠桥戏称为跳桥“圣地”。海珠桥为拱型钢架结构,桥面离钢架最高点不到10米。拱型钢架为旧式结构,人体往上爬的支撑点多,攀爬容易。人坐在桥拱上面,南来北往的车辆行人都可轻易看到,视觉效果极佳,而且“易守难攻”。桥南正对着江南大道,是海珠区的商业旺地,商铺林立。桥北更是商贾云集,正对北面的起义路有著名的高第街、大新鞋城等批发市场,桥西则有一德路海味批发市场、国际玩具城精品批发市场,桥东毗邻北京路步行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车流量、人流量大似乎正是海珠桥何以成为跳桥“圣地”的原因。7点30分,越秀消防中队的云梯车和辖区的民警赶到了现

11、场。桥面上,民警拉起了警戒线。消防队员熟练地铺开救生气垫。钢架上,陈富超坐在横梁中间,面向东方,左脚伸直搭在铁梁上。红色的条幅,被风刮得啪啪响。“我并不想闹,也不想闹很久。我当时想的很简单,就是要警察把龙有勇叫来,最好再把公司的老板叫来,让他当面承诺还钱,我就会下来。”陈富超事后回忆。8点左右,交警对海珠桥实施了双向的交通封闭,只有行人和自行车可以通过。差不多这个时候,赖健生穿过了海珠桥,当时他并未停留,一心想着去对岸看病。从年轻时起,神经衰弱等多种病症就一直困扰着他。按照此前的经验,最多一两个小时,跳桥者也就下桥了。但是这一次,情况有些特殊。直到4个小时后,跳桥者依然没有下来的迹象。而这时候

12、,赖健生已看完病要回家了。围观者:“他跳桥,我扣奖金”5月以来,海珠桥已经发生了4起跳桥事件,而且都是在上午8点前后,上班高峰期。海珠桥随即要封闭,给南来北往的上班族造成了影响,最直接的就是迟到。有网友在博客里抱怨,一个月之内,因为此类事件已经迟到3次,有人甚至埋怨,“他跳桥,我扣奖金”。汽车绕行,行人徒步。海珠桥的跳桥事件让人们无奈,驻足围观的人,百看不厌,但也从来没有看见过有人来真的。“今天上午的生意算是泡汤了。”何长顺抱怨。“这时桥面上起码有500名过路群众和围观者,”陆信强用手中的摄像机记录下了围观者的百态。上点年纪的老人大多表示同情,感叹“不到万不得已,谁会走这一步”;有人抱怨,为什

13、么桥上有保安,没有及时阻止;有人建议,给海珠桥加保护,让爬桥变得更难;而更有人呼吁,干脆在海珠桥上设立一个专门的信访点。同情的声音,很快被淹没在埋怨和指责声中。“感觉大家都麻木了,甚至有点幸灾乐祸。”陆信强说。广州一家都市报曾测算过公众为一出跳桥事件所付出的成本:海珠桥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交通渠道,停滞5个小时,就有将近4万辆车无法通过,差不多8万市民出行受到影响, 加之警力的投入,一次持续5个小时的跳桥事件,大概要社会支付100万左右的成本来为此埋单。但很显然,坐在桥顶钢架上的陈富超对此却充耳不闻。“这个男的很难劝,就像铁了心要坐在上面一样。”何长顺回忆,此前的几次跳桥事件,一般不到两个小时就

14、解决了。10点51分,第一拨劝解人员无功而返。“我不会在那里搞事。我只是想解决这件事。”陈富超说,但上来和他谈判的人,都说找不到欠他钱的人。参与劝解的越秀消防中队长彭长宝事后解释,陈富超要找的公司和人在萝岗区,离现场有二三十公里远,即使能找到,一时半会儿也赶不到现场。11点50分,在桥上坚守了4个小时的消防员们都换班去吃饭了,陈富超依旧无动于衷。一有空,他就给桥下的记者和消防员扔事先准备好的投诉材料。中午的太阳很猛,劝解场面没有丝毫进展,陈富超也没有跳下来的意思,桥下仍然聚集着上百的路人和围观者,他们要等着看,这场持久的一跳,将如何收场。陆信强关掉了摄像机,坐在桥东人行道上喝矿泉水,一位女记者打包买来了麦当劳,生活仿佛又回到了此前。在桥北,赖健生走上来了,手上提着一个黄色塑料袋。“好心办坏事的人”根据后来赖的妻子梁丽珍转述,当赖健生第一次路过海珠桥时,远远便看见陈富超坐在钢梁上,手拉横幅。当时赖健生认为,依惯例,“闹剧”不久后就会散场。如今,病都看完了,4个小时了,僵局还在持续,老赖打算着管管闲事。“我不是他老爸,他这样扰乱治安是不行的,等我爬上去抓他下来”。赖健生闯进封锁线,掏出证件给警察解释。当时是11点56分,老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