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课程说明1.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4096926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数学课程说明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等数学课程说明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等数学课程说明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等数学课程说明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等数学课程说明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等数学课程说明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数学课程说明1.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等数学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任务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元及多元微积分、常微分方程、级数等基础知识,学会用运动和变化的观点思考问题,拓展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应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去分析、处理某些实际问题。二、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高等数学是研究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重要工具之一,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学习有关专业知识的重要基础。本课程要使学生在学习初等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和思维方式,为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和相关专业课程提供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工具。三、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教学要求教学目标:重视与高中(职高)知识

2、的衔接及各专业知识的必需,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贯彻拓宽基础、强化能力、立足应用的原则。教学内容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既兼顾数学本身的系统性,又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强调应用性和实用性。逐步培养学生具有初步抽象概括问题的能力、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比较熟练的运算能力以及自学能力。教学要求: 1、在重点讲清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适度淡化基础理论的严密论证和推导,加强与实际联系较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教学。注重基本运算的训练,简化过分复杂的计算和变换;2、结合数学建模突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加强对学生应用意识、兴趣、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利用常用的数

3、学软件,完成必要的计算、分析或判断;教学过程中,逐步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尽量结合使用电子教案进行日常教学;3、教学中以极限、导数、积分、微分方程及应用等知识为主线,着力培养学生利用数学原理和方法消化吸收概念和原理的能力。四 教学内容(单元、课题或章节)、教学目标与学时分配 模块(1)微积分序号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要求学时分配合计课堂讲授课内实践专项实践11、 初等函数;2、 正、余弦函数的性质(图像、振幅、周期、相位);3、 复合函数;理解函数的定义,了解函数的基本性态周期性、有界性,特别是正、余弦曲线在机电、采矿专业方面的应用。理解函数的复合关系,了解初等函数的定义,熟悉分段函数的概念。4421

4、. 数列极限;2. 函数极限;3. 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4. 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5. 两个重要极限;6. 函数的连续性;领会函数极限的描述性定义,熟悉无穷小与无穷大的定义及性质,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及计算极限的常用方法。了解函数连续与间断的定义,知道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会用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求函数的极限,会求连续函数和分段函数的极限,会用两个重要极限求函数的极限。121231、 导数的概念;2、 导数的几何意义;3、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4、 函数的基本求导公式;5、 复合函数的导数;6、 隐函数的导数;7、 微分及其应用;理解导数的概念,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及函数变化率的物理意义。知道函数

5、的可导性与连续性的关系,熟练掌握导数的运算法则及导数的基本公式,了解微分的概念,会利用微分进行简单应用。能用导数解释电流、电功率的定义,能用导数解释速度,加速度的定义,会用导数描述力学中的简单问题;能会用导数描述电子元件的特性;会求初等函数的导数及微分。1614241、 原函数与不定积分;2、 不定积分基本公式及运算法则;3、 换元积分法;4、 分部积分法;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掌握不定积分的性质,熟悉基本积分公式,熟练掌握不定积分的积分法。 会用基本积分公式求不定积分;能用“凑微分法”和“分部积分法”求函数的不定积分。8851、 定积分的概念及性质;2、 微积分基本定理Newton-L

6、eibniz公式;3、 定积分的积分法;4、 定积分的应用;了解定积分的概念,熟悉定积分的性质,掌握Newton-Leibniz公式,掌握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了解定积分的元素法。会用微元法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旋转体体积。1614261、 多元函数的概念;2、 偏导数的概念;3、 多元函数的求导法则;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理解:偏导数的概念及相关专业背景;掌握:偏导数的求导法;会求二元函数的偏导数。4471、 多元函数极值的概念;2、 多元函数极值存在的条件;3、 条件极值;了解:多元函数极值的概念;熟悉:最小二乘法的基本思想;掌握:Lagrange乘数法;会用最小二乘法求多元函数的

7、极值。2281、二重积分的概念;2、二重积分的性质;了解二重积分的概念,熟悉其性质; 2291、直角坐标系中二重积分的计算;2、极坐标系中二重积分的计算;了解极坐标系中二重积分的计算;会进行直角坐标系中的简单的二重积分的计算44总计68644 模块(2)级数序号(模块)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要求学时分配合计课堂讲授课内实践专项实践11、 级数的概念;2、 级数收敛的定义;3、 级数的性质;4、 几何级数;理解级数的有关概念熟悉级数收敛的条件掌握级数的基本性质2221、 正项级数的定义;2、 比较判别法;3、 比值审敛法;4、 Leibniz定理;熟悉正项级数的审敛法掌握交错级数的审敛法 了解绝对收

8、敛和条件收敛会判定常见正项级数的敛散性2231、 幂级数及其收敛域的概念;2、 收敛半径的求法;3、 幂级数的运算性质;了解幂级数的概念熟悉幂级数的运算会求幂级数的收敛半径、收敛区间2241、 麦克劳林级数的基本概念;2、 函数展开为幂级数的间接方法;了解麦克劳林级数的基本概念会用幂级数常见公式将简单的函数展开为幂级数22合计88 模块(3)微分方程11、 微分方程的概念;2、 微分方程的阶和初始条件;3、 微分方程的解和通解;了解:微分方程及其解、通解的概念;初始条件的概念;熟悉:微分方程的分类;理解:微分方程在动态电路中时域分析中的应用;会观察微分方程的阶2221、 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的

9、概念;2、 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的解法;3、 介绍一阶齐次微分方程;了解:求解齐次微分方程的基本思路;熟悉: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的特征;掌握:分离变量法;会解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会解一阶齐次微分方程;2231、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特征;2、 常数变易法;3、 求解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公式法;4、 建立微分方程数学模型;了解:常数变易法的思想方法;熟练掌握:用公式法求解一阶线性微分方程;会建立一阶线性电路的微分方程模型;2241、 三种可降阶的二阶微分方程;2、 二阶常系数微分方程的特征方程及特征根;3、 二阶常系数齐次微分方程的解法;了解:二阶常系数齐次微分方程解的结构;熟悉:可降阶的二阶微分方

10、程的解法;掌握:二阶常系数齐次微分方程的解法; 能用二阶微分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二阶电路问题;22合计88五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建议1、 鉴于高等数学理论性强的特点,又是必修课程,应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 理论教学尽量采用现代多媒体方法,较难的环节进行板书讲解,注意课堂互动,养成自己动手动脑的习惯,以解题思路和方法贯穿始末。3、 实践教学可采用模拟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实际解题,这一项是以学生为主体。4、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尽量做到使新知识与旧知识衔接好,还要适当的穿插一些升本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冲力。六教材及参考资料教材: 盛详耀主编的 高等数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4月 参考书: (1)侯风波主编 高等数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2月 (2)俎冠兴、崔若青 主编 高等数学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年2月 (3)张建文、吴贤敏、金晓燕 主编 高等数学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年9月 七。 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办法 1、形成性考核(40%)(1) 出勤、平时成绩,课堂表现占20%(2) 作业占20% 2、总结性考核(60%)期末考试成绩 3. 考核方式:闭卷(期中考试成绩占10%;期末考试成绩占60%)。 4. 考试时间: 90 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