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第二次月考.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4096716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八年级第二次月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沪科版八年级第二次月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沪科版八年级第二次月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沪科版八年级第二次月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沪科版八年级第二次月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八年级第二次月考.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故陵初中2018初2016年下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批卷人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共30分1、下列数据中,符合事实的是( )A.名中学生的身高是1.6cm B.光传播的速度是340m/sC.声音在真空中传布速度为340m/s D.正常人lmin的心跳约70次2、坐在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选择的参照物是()A河水B船舱C河岸上的树 D迎面驶来的船3、在下列四种现象中,不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A.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 B.影子的形成 C.日食的形成 D.小孔成像4.如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5、下面关于声现象的

2、配对中,错误的是( )A“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B在城区禁止汽车鸣笛-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C“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播能量6、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是 ( ) 7、小丑鱼是生活在热带的一种颜色艳丽的小鱼,因为它的体积太小,水族馆将它放入如图2所示的球形鱼缸中,我们才能看到他们。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静止的小丑鱼是水中上升的气泡为参照物B球形鱼缸起到了凹透镜的作用C我们看到它身上的红色条纹,是因为有色光射入我们的跟睛D我们看到的小丑鱼是它通过球形鱼缸形成的正立、放大的实像8、下面方框中的四个图像,其中一个是福娃在竖直放置的

3、平面镜中的像,你认为应当是:( )9、图3中a、b是同一人的两幅照片,b图中他拿的眼镜( )A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B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C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D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10、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4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l倍焦距以内 B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 C. 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 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第卷 主观题得分批卷人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2

4、4空,共24分11、2005年春节晚会上,一群风华少女通过精美的舞蹈把我国佛文化中的“千手观音”演绎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熏陶、善的启迪。(1) 如图5所示,观众看不见邰丽华(领舞者)身后其他演员的面孔,这是因为光的_的缘故。我们通过电视也能看到直播的过程,是通过摄像机的镜头,其实质是个 透镜,成倒立、缩小的 像。(选填“虚像”或“实像”)(2)佛光普照,梵音如丝.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原因是不同的乐器发声的_不同。(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12、 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日凌晨1时36分,中国“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 目标飞行器在距地球343公里的轨道,经

5、历了捕获、缓冲、拉近、锁紧的过程,最终实现连接,形成组合体。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取得圆满成功,为建设空间站迈出关键一步。飞船绕行速度大约7800m/s,合 km/s;对接过程中各种信息是通过 传递到地球上来的;据测算,航天员在返回舱失重状态下翻一个跟头对地就飞行了351km,则他完成一个跟斗动作所需要的时间约 s。如图6所示,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后,沿椭圆形轨道飞行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飞船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13、雨后初晴的夜晚,地上有积水,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积水,这是因为地上暗处是光发生_反射, 地上发亮处是光发生_(以上两空填写“镜面”或“漫

6、”)反射。在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_(选填“等于”或“不等于”)入射角。14、(1)夏天暴雨前,往往会电闪雷鸣,其中雷声是由于云团之间放电引起空气的剧烈_产生的;如果在看到闪电后3s才听到雷声,已知当时气温为20,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那么闪电处距人约_m。(不计光的传播时间) (2)男低音歌唱时女高音轻声伴唱,男低音与女高音相比较,男低音的响度 (填“大”或“小”),女高音的音调 (填“高”或“低”) 15、如图8,是研究凸透镜成像时的位置放置简图,其中 F点是凸透镜的焦点,小明将物体分别放在图中a、b、c、d、e点进行五次实验,从而得到了有关规律,现请你帮他填写完整:(1)

7、 在五次实验中物体放在 点时光屏上得的像最大; 物体从b点沿主轴移到d点,物体的像将变 (填“大”或“小“);若物体放在b点时,光屏上成 (填“实像”或“虚像”)等大的实像,此时物体距离透镜中心为20cm,则该透镜的焦距为 cm。(2)如果某次实验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不能出现蜡烛火焰的像,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写出一条即可) 17、 根据图9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分别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2) 在图10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3)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出反射光线并标注反射角。得分批卷人三、 实验题每空2分,共14空18、如图12所示,测量

8、木块的过程中视线正确的是 ,木块的长度为 _ cm。19、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1)小刚发现所用的凸透镜没有标明焦距,所以小刚将凸透镜正对一束平行光,平行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所示,由图13甲可知,此透镜的焦距为 cm;(2)小刚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摆放的位置如图13乙所示,其中明显需要调整的是 。调整后,只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该像是 (填“倒立”或“正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我们运用透镜这一成像原理在生活中制成了 。(3)实验中,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将透镜上半部分用纸遮住,我们在光屏上 (“能”或“不能”)看见

9、一个清晰的像,只是想比原来 一些。 (4)此时,小刚把一副老花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蜡烛的像变得清晰。(5)当蜡烛继续向凸透镜靠近的过程中,发现蜡烛的位置在_时,则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得不到蜡烛的像。20、如图14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

10、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2)小明点燃A蜡烛,然后移动B蜡烛,发现B蜡烛与A蜡烛的像能重合,此现象说明物体所成像与物体的大小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 (填序号)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得分批卷人四、 计算题21题6分,22题5分,23题7分21、如图16甲所示是小明乘坐的出租从云阳县城到莲花中学的图片车及车票,请回答以下问题:(1)在小明所乘坐的全过程中

11、,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出租车在行驶过程中,如图乙所示的速度行驶了1.8min,求这段时间所通过的路程?渝F-85392016-11-13(3)若以小明所带的帽子为参照物,出租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为什么?22、一辆汽车以30m/s的速度在山崖的正前方行驶,司机按响喇叭2s后听到回声,求:司机按响喇叭时汽车距山崖多远?(4分)23、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查干湖游玩,在途经松原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15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时间一速度图像,根据图像可知:(1) 从图像可知汽车在8::20-8:23汽车处于加速运动状态,8:23-8:27处于 运动状态。(2) 从图像可知刹车前小车匀速时间为多少分钟?其匀速行驶速度为多少?(3) 在整个过程中小车匀速行驶的路程为多少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