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教学设计方案文档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4093850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速度教学设计方案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速度教学设计方案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速度教学设计方案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速度教学设计方案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速度教学设计方案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速度教学设计方案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速度教学设计方案文档(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速度教学设计方案 教材分析 本节速度既是前面长度、时间的测量的继续,又是后面学习的基础,起承前启后的作用。教材安排了两次学生活动,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提出在不同问题情境下比较纸片运动快慢的方案,并进行实测,进一步加强他们测量长度和时间的技能。活动为学生设置了真实的物理问题情境,使他们体验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启发学生提出不同的方案,培养学生扩散性思维能力。学情分析 速度公式和速度单位是学生遇到的第一个物理公式和第一个单位,学生虽然以前在小学数学中对速度数值的计算已很熟悉,但只注重数值的计算,对单位未作要求。而物理中比较重视公式的意义的理解及单位的运用,特别是速度单位的换算更

2、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理解速度定义和单位;了解测量速度基本方法;初步学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方式,找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和测量速度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和扩散性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速度的探究过程和对“生活物理社会”阅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树立刻苦学习,掁兴中华的信念。教学重点 速度概念的建立及测量速度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 设计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案及速度单位的换算教学方法1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2运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使学生在实验中进一步学会观察、

3、学习探究式学习方法。教学用具多媒体电脑1台,纸两张(16开),米尺一把,手表(或秒表)一只。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程序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在动物世界中看到猎豹追捕鹿和爬行的蜗牛吗?请同学生们观看一段录像,仔细观察,从中可得到什么?。(播放多媒体)生:观看录像,体验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师: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如何比较运动快慢呢?生:小组讨论,设计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并交流。新课教学活动5.5比较纸片下落的快慢师:取二张16开纸对折,其中一张对折一次,另一张对折两次,让它们从同一高度落下,请同学们猜一下,哪一张纸片下落得较快?生:猜想哪一张纸片下落得较快。师:同学们,通过什么方法来证实你的猜想?生

4、:齐答(用实验方法)。(四人一组实验)师:你是怎样比较纸片运动的快慢?生:讨论并回答(让它们从同一高度落下,先落地的纸片运动得较快)。师:板书一、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1运动的距离相同时比时间:时间短,运动快;时间长,运动慢。师:有没有其他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生:讨论并回答(让它们从同一高度落下,当它们都在空中时,离地较近的纸片运动得较快)。师:板书2运动的时间相同时比较距离,离地较近的运动较快;离地较远的,运动较慢。师:从上可知,物体运动快慢与哪些物理量有关?能否用距离和时间的比值来表示运动快慢?生:讨论并回答(物体运动快慢与距离和时间有关,并用距离和时间的比值来表示,这个比值越大,运动越快)。

5、师:如果让两张纸片从不同的高度释放,又怎样比较纸片运动的快慢?生:讨论后回答(只要分别测出各纸片的下落高度s和落地时间t,求出比值s/t,s/t大的纸片运动得较快)。师:板书3分别测出距离s和时间t,比较比值s/t的值,s/t大的纸片,运动得较快。师:为了描述物体运动快慢,我们引入了一个什么物理量?这个物理量如何定义的?公式及单位怎样?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109课文内容,并回答各问题。生:学生认真阅读课本P.109课文内容,并回答各问题。师:板书二、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1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公式:=s/t3单位:基本单位:米/秒(读作)米每秒(符号)m/s或ms-

6、1常用单位:厘米/秒(符号)cm/s千米/时(符号)km/h师: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你能说出它的含义吗?生:思考后回答(声音在1s内通过的路程为340m)。师:同学们,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被誉为“东方神鹿”的王军霞在女子5000m长跑中速度为5.56m/s,你们每天上学骑车速度大约为15km/h,请问,谁的速度大?生:小组讨论,寻找比较速度大小的方法,并回答(王军霞跑得比我们骑车速度快)。师:从上例能给我们什么启示?生:小组讨论,并回答(要比较两个物理量,不仅要比较它们的数值,还必须注意到它们的单位,单位统一了,才能比较两者数值的大小)。师:同学们想一想,1米/秒与

7、1千米/时的大小关系怎样?生:动笔进行单位换算后回答。师:板演1m/s1m/1s(1/1000)km/(1/3600)h3.6km/h1 km/h师:投影单位换算:(1)15m/s_km/s (2)18km/h_m/s生:学生尝试单位换算,老师巡视,换算中学生感到困难,迫切需要老师示范。师:以(1)为例进行示范,让学生了解单位换算的方法。生:仿照老师示范,对(2)进行规范换算。活动5.6测量纸片下落的速度师:要测定纸片的下落速度,应测量哪些量?选用哪些实验器材?如何进行测量?设计怎样的表格?生:小组讨论,并制订实验方案。师:在师生共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实验最佳方案,组织学生实验。板书、投影

8、三、测量纸片下落的速度(每次从同样高度落下)1所测物理量:高度h、时间t2实验器材:刻度尺、手表(或秒表)次数下落高度/m下落时间/s速度/ms-1123纸片下落速度的平均值/ms-1生:进行实验,测量并计算纸片下落的速度。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生:小组交流汇报,比较各小组纸片下落的速度。师:刚才同学们测定了纸片从一定高度下落的速度,现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如何测量你从家里到学校骑自行车的速度?生:思考并回答测量方法。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10图519一些速度,找出其中速度最大的和速度最小的物体。生:阅读课本内容后回答。师:同学们,我们学了今天的速度知识后,你能否说说在生活中能帮助我们解决哪些

9、问题?生:小组讨论,并回答。师:投影课本P.110图520和图521,指导学生观察图片后提出问题。生:观察图片,提出问题。师:如果汽车速度保持不变,到达上海需要多少时间?生:思考后让2名学生上黑板进行板演,其余学生在位置上进行演算。师:在学生板演中分析,指出存在问题,并进行计算题格式规范教学。新课小结师:指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小结:通过本节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生: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师:播放我国运动健儿在奥运会上用自己的速度为国争光的录像,激发学生爱国热情。生:观看录像。课堂练习学生尝试课本P.112www中的第1题和第2题。作业布置物理学习指导P.145www板书设计二、速度一、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1运动的距离相同时比时间:时间短,运动快;时间长,运动慢。2运动的时间相同时比较距离:离地较近的运动较快;离地较远的,运动较慢。3分别测出距离s和时间t,比较比值s/t的值,s/t大的纸片,运动得较快。二、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1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公式:=s/t3单位:基本单位:米/秒(读作)米每秒(符号)m/s或ms-1常用单位:厘米/秒(符号)cm/s千米/时(符号)km/h单位之间关系:1m/s3.6km/h三、测量纸片下落的速度(每次从同样高度落下)1所测物理量:高度h、时间t2实验器材:刻度尺、手表(或秒表)3实验原理:=s/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