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回填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4093135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9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方回填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土方回填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土方回填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土方回填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土方回填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方回填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方回填施工方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圳港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A区道路堆场工程 土方回填施工方案土方回填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大铲湾位于珠江口内伶仃洋的矾石水道东南部,在深圳市西部南头半岛西侧、妈湾港区的北部;拟建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位于大铲湾口,为人工填成的单一大突堤,地理坐标为东经11352,北纬2232。大铲湾港区水路南距香港20海里,北至广州40海里,通过珠江三角洲水网与三角洲各地区及港澳沟通,经西江可与我国西南地区联系,海轮经香港暗士敦水道以及在建的铜鼓航道可通达国内沿海及世界各地港口。深圳港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位于突堤的西南侧,拟建设5个710万吨级专业集装箱泊位及深水岸壁,本次合同为一期工程北侧区域包

2、括出入闸口区的道路堆场工程,场地总面积60万平方米。二、编制依据2.1深圳港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A区道路堆场工程招标文件;2.2业主组织及自行组织的工地现场勘察;2.3业主提供的本工程施工图纸;2.4国家、行业、地方(广东省和深圳市)现行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2.5公司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文件,以及施工管理能力及技术装备水平;2.6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三、施工重难点分析 本道路堆场工程的前期为,强夯地基处理后的管道安装工程,现管沟和管井基坑以基本开挖成型,管道的加工和安装以基本到位,后续工作为管沟和管井基坑的回填。管道安装工程结束后将是大面积的道

3、路堆场工程的施工,管沟和管井基坑的回填成为后续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本工程管沟和管井基坑的回填工作是现阶段,也是整个工程施工的重点。本工程施工平面面积60万平米。雨水管、污水管、给水管、电缆管、燃气管、消防管等不同种类的管道分布其中,每种管道的管沟回填的平均回填层数在四层以上,每种管道的管沟回填的密实度要求不同、管道检测方式不同,确保施工中每一道工序都符合设计、招标文件和相关规范的要求成为该工程的施工难点。根据以上重点、难点分析,抓住工程的重点,克服一切施工困难,对现阶段的关键工作、土方回填工程作出以下部署。四、施工安排为了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加快施工进度,在保证工程质量和人员安全的前提下

4、,完成所有合同工期内的施工任务。本土方回填专项施工方案,主要针对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A区道路堆场工程的管沟、管井基坑土方回填工程而编制,并严格按照下列施工方案进行施工。4.1施工准备及条件4.1.1施工准备4.1.1.1主要施工机械主要投入机械设备(按照业主划分施工区段,每个区段配备):挖土机一台、装载机一台、振动式压路机一台、平板振动器若干(根据现场要求配置)、HDCP快速震动冲击夯机两台(根据需要调配)、手推斗车若干(根据现场要求配置)等。4.1.1.2小型机具铁锹、小白线、钢卷尺、测量仪器等。4.1.1.3 劳动力投入(按照业主划分施工区段,每个区段配备)回填找平、夯实工人25名

5、,其中 技术工人5名,杂工20名。4.1.1.4作业条件的准备(1)完成土工布的铺设,达到设计图纸400g/m的要求,并报请监理验收合格。(2)完成换填软地基处理和已完工程的检查验收工作,为土方的回填做好准备。(3)认真查阅施工图纸和技术条件书,根据其对回填材料、密实度的要求,提前做好各种填方土料、密实度检测的准备工作。(4)确定填方土料含水率,确保回填土的密实度要求达到设计和技术条件书的要求。(5)填土前,将基底表面上和回填土料中的垃圾或树根等杂物清理干净。(6)做好水平高程标志的布置,在基坑或沟边上每10m钉上水平桩橛上找上标准高程点。以便测量人员对不同回填材料的回填厚度做跟踪测量。(7)

6、在施工场地四周架设足够的照明灯,并在危险地段设置明显标志。为夜间施工和特殊区段施工,提供必要的施工准备。4.2土方回填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安排4.2.1 施工工艺流程图 4.2.2 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4.2.2.1管沟槽软地基处理(管道垫层)a、依据设计要求,管沟底软地基处理时,换填采用碎石,最大粒径小于40底厚度为150 mm的碎石。最大粒径小于40 mm。b、碎石垫层上厚度为50 mm的中砂垫层,要求密实度大于等于95%。 (2)管井软地基处理 依据设计要求,管井底软地基处理采用级配碎石换填1m。4.2.2.2回填要求及方法(1)清理管沟边的剩余土方,利用装载机和手推斗车将回填料运输到管沟边

7、,距离管沟0.5m左右,堆放。(2)回填材料,其中不得含有机物、砖、石、木块等杂物,如发现上述杂物,立即拣出,保证回填材料符合规范要求。(3)回填至管顶标高前,采用人工铲土在管道两侧同步进行回填,严禁单侧回填,两侧填土填筑高差不超过一个土层厚度(200mm),填土分层,每次虚铺厚度不超过300mm,夯实厚度不超过150mm。(4)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回填时,采用机械回填,每次虚铺厚度不超过300mm,夯实厚度不超过200mm。由沟槽两侧对称运入槽内,不得直接扔在管道上.回填其他部位时,回填材料均匀运入槽内,不得集中推入。管顶正上方严禁用重型机械压实。(5)管沟回填第一层时,首先将管腋部填土

8、塞严、捣实,保持所填土与管道紧密接触,管沟其他部分填土采用平板振动器压实,严禁使用冲击夯等重型压实机直接作用在管道上,保证管道的质量不受损、位置不移动。回填密实度达到95%。(6)管道回填时,留出所有管道接头,待管道在闭气试验合格后及时回填。为保证接头以外部分回填密实,在回填接头处加设支撑。(7)管道埋设的最小管径覆土厚度应大于70mm。压实厚度不小于30mm。(8)遇到有管沟交差时,回填到上下管交差处,适当调整填土厚度到上层管底标高,保证上层管道不架空。(9)采用小型压实机具时,保证连续夯实;采用振动冲击夯时,夯击重叠大于100mm;采用压路机时,碾压的重叠密度不得小于200mm,其行驶速度

9、不超过2km/h。4.2.2.3燃气管回填 (1)燃气管道的回填施工除按照上述进行外,还需在管道埋设至管顶以上0.5m处埋设聚乙烯薄膜警示带,警示带上标注醒目的提示字样,并在其上铺设一层红砖,宽度2400mm,红砖上方用水泥砂浆批档,砂浆厚度200mm。(2)燃气管道平面转向处设置相应标志桩当管道敷设绿化带内时,标志桩按设计图“通-009”制作设置,并高出周围地面200mm准确无误,埋设可靠。过路管加套管,比相应的燃气管大两号。地下管埋深不小于1m坡向市政管,坡度不小于0.3%。4.2.2.4管道井的回填(1)回填管井基坑,按回填材料的不同分为两个层面:a、现有地面标高以下一米,用强夯补填料进

10、行回填;b、基坑级配碎石软地基处理层以上,现有地面标高往下一米以下,用中砂进行回填。(2)回填方法同管道回填方法。4.2.2.5注意事项:a、回填土夯压不密实:应在夯压前对干回填料适当洒水加以润湿。b、填方应按设计要求预留沉降量,如设计无要求时,可根据工程性质、填方高度、填料种类、密实要求和地基情况等与建设单位共同确定(沉降量一般不超过填方高度的3)。c、回填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周围填土夯实,并应从管道两边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机械回填和压实。d、测量人员需随时检查回填时管道的移位情况以及回填厚度的控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11、。五、质量保证程序5.1质量保证措施5.1.1开工前要做好各级技术准备和技术交底工作。施工技术人员、测量工要熟悉图纸,掌握现场测量控制桩及水准点的位置,以便随时对回填标高进行复核。5.1.2施工中要配备专职测量工进行质量控制。在土方回填时,应安排测量工用水准仪,进行回填土方标高的实时监控,杜绝少填的情况出现;在人工进行回填清土时,由测量工间隔10m设置一个标桩,两头拉线来控制回填标高。5.1.3认真执行回填样板制,即凡重新开始一段管沟、管井基坑的回填时,组织操作技术较好的工人回填一段后,经测量工或质检人员检查合格后作为样板,继续回填。操作者换班时,要交接回填厚度、夯实次数、操作方法,以确保回填

12、质量。5.1.4认真执行技术、质量管理制度。施工中要注意积累技术资料,如施工日记、设计变更洽商记录、验线记录等。5.1.5在回填材料不够对一段完整的管沟、管井基坑实施回填时,坚决杜绝采用其他或者没有进行试验合格的填料进行回填。5.2 保证项目5.2.1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5.2.2回填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5.2.3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5.3 质量检查程序 六、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6.1本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目标为:“五无一杜绝”,“一创建”。“五无”即:无工伤死亡事故,无重大、大的交通事故和机破事故,无火灾、洪灾事故,无倒塌事故,无中毒事故;“一

13、杜绝”即:杜绝重伤事故;“一创建”即:创建安全文明标准工地;年轻伤负伤频率控制在5以下。6.2现场施工机械多,配合工种多,注意相互间的安全距离。机械回填与人工夯实要采用轮换工作面作业,确保配合施工的安全。6.3居安思危查隐患,堵塞漏洞保安全。开工前要做好各级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制订安全措施,组织职工贯彻落实,并定期开展安全活动。6.4加强安全用电管理,保证施工用电一机一闸一保护。6.5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政府及市政府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办法和标准,促进工程质量和安全水平的提高,增强施工人员的现代化文明意识,维护环境卫生。七、附图(1)给水、污水、消防管道回填大样(压力管道)。(2)污水重力管道回填大样。(3)燃气管道回填大样。(4)雨水管道回填大样。(5)检查井回填大样。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