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家具.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4090929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清时期的家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明清时期的家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明清时期的家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明清时期的家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明清时期的家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清时期的家具.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明清时期的家具学号:110333170101姓名:吕载辉班别:10视觉传达名称:红木雕花太师椅成对年代:清尺寸:6552101.5cm此对椅搭脑做起伏状,背板雕如意,柿子花,仙桃等多种寓意吉祥的花果图案。扶手镂雕瓜果纹。座面攒框装板,牙板雕宝珠纹。直腿回纹马蹄足,腿间以横枨相接。这是典型的清式家具,多为富贵人家使用。我国古典家具多数是按使用功用或结构特征来命名的。家具以官阶命名并且与具体的历史人物相连系的并不多,“太师椅”是一个特例。太师椅出现于宋代,是具有折叠结构的交椅的一种。即太师椅最早使用是从宋代开始的。宋代以后,“太师椅”这一称呼仍然保留着,但式样和结构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到明朝太师椅

2、已变成有一个圆形的可开可合的折叠结构的圈椅。清朝的太师椅则是一种扶手椅。其尺寸比一般生活用椅大,常用紫檀、花梨木、红木等材料制成,呈整体固定结构和四方形截面的腿托着带有束腰的椅座,靠背多是三扇屏式,扶手也多做屏板式。靠背和扶手或雕花,或镶嵌瓷片、大理石等,可谓造型富丽而稳重,一般成对布置。名称:黄花梨冰绽纹柜年代:明末此柜高197.4cm;宽109.5 cm;直径50cm;通体黄花梨制作。其上层柜身的是仿照明代建筑中风窗的设计。柜顶以格角榫攒边打槽镶板心,下装二根出梢带。四根方材立柱上以粽角榫与柜顶边框接合,出一透榫。此柜分上下两部,上为透格层,活动式闩杆旁两扇可拆卸的柜门及柜帮均以短材攒接成

3、冰绽纹。柜身装有白铜长方形合叶与面叶,三个方形钮头与吊牌。下层柜身,活动式闩杆旁两扇可拆卸的柜门均以格角榫攒边打槽平镶板心,柜帮构造相似。柜内中央有一格板装两具抽屉。门下作肩底枨下有壸门牙条。两侧安类似牙条。柜身装有白铜合叶与海棠形面叶,三个方形钮头与吊牌。合叶与面叶上刻有云纹。制于明末清初的陈列柜传世品数量稀少,此例在众出版家具中独一无二,具有独特的价值。该黄花梨冰绽纹柜在2011年中国嘉德“读往会心侣明室藏明”拍卖中,以14,375,000元人民币成交。名称:黄花梨 攒斗围子六柱架子床年代:明末清初此柜高209.5cm;宽201.6 cm;直径135.7cm;通体黄花梨制作。六柱架子床可分

4、两种类型,一为带透雕围子,通常饰以龙纹,另一类围子以攒斗方式做成几何图纹。此例独板带攒斗围子演变自后者。床座为四面平式,边抹和腿足上端以粽角榫接合,下装四根支承穿带,腿足间安罗锅枨平齐纳入。活动式座框内缘踩边打眼造棕绳与旧席软屉,下有三根弧形穿带。四根直立角柱下端做榫拍合床座边框四角上凿的榫眼,上承榫卯相接的床顶边框。二根横枨出榫与床顶边框大边连结,将床顶分为三格长方格。四角方材立柱前方与侧面轻微打漥。前方二根方材门柱亦打漥,与床顶间嵌入鸡翅木透雕挂檐,下安起皮条线之宽牙子。左右及后方床顶下有罗锅枨以榫卯纳入角柱间。床座上独板带框上方用短材攒接成折不断图案的围子做榫接入立柱间,后面安一长围子,两侧亦各有以,前方正面两小围子下部为攒接万字图型,上方攒接成折不断图案呼应另外三面,做榫装入角柱与门柱间。床组上部结构均可拆卸。 四面平式结构为标准明朝家具造法之一,但并不常见使用于座面结构。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展览风华再现:明清家具收藏展出一具曾宪芬收藏的万字图案围子的罗汉床,收录于展览目录。该黄花梨攒斗围子六柱架子床在2011年中国嘉德“读往会心侣明室藏明”拍卖中,以943万元人民币成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