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2_知识点.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4090677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7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必修2_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政治必修2_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政治必修2_知识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政治必修2_知识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政治必修2_知识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必修2_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必修2_知识点.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国家: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我国的国家性质(即国体):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注:国家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的。)四项基本原则:1.坚持社会主义道路;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3.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4.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注: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国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人民民主专政本质人民当家作主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人民民主定义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

2、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注: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广泛性和真实性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广泛性的表现:1.人民享有民主权利的广泛性;2.民主主体的广泛性。真实性的表现:1.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作用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专政定义即主要依靠暴利实行的统治。作用国家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的破坏活

3、动,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我国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我国的民主和专政是辨证统一的。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地位1.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立国之本,是我国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2.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新的要求: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依法治国;强化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政府职能;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4、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等我们的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基础和准则的。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政治生活基本政治权利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年满18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享有(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2.政治自由: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3.监督权: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政

5、治性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2.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基本原则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权利与义务都是视线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力的实现。

6、3.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公民爱国的表现。政治生活的内容1.基本内容: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2.重要内容: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积极参与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3.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怎样参与政治生活1.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7、。政治生活的内容更多地涉及社会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人民民主的实现程度,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2.学习政治知识:有助于我们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助于我们紧扣时代脉搏,开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眼界;有助于我们树立“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国家观念,自觉维护和服从国家利益;有助于我们增强民主法治观念,培养公民意识;有助于我们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增强主人翁应有的政治责任感和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3.贵在实践:可以激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可以培养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增强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可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观点的理解,提高

8、辨别是非的能力;可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选举方式直接选举优缺点:它使每个选民都有机会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但成本较高。间接选举先由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适用于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优缺点:便于集中,形成决策,但影响了民意的表达。等额选举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优缺点: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但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选择。差额选举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余应选名额。优缺点:在候选人之间形成了相应的竞争,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如果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发生虚假宣传、贿赂选

9、民等情况。选举方式的选择选择方法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我国的选举方式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我国公民直接参与选举的活动,有县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城市的居委会选举和农村的村委会选举等。县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是由间接选举产生的。其他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

10、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公民只有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行使好民主选举的权利,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这是使各项决策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民主决策前提和基础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法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公民向决策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专家咨询制度专家学者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相关信息等,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进行分析论证。(集中学者的智慧,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决策机关将涉及公共利

11、益的各项决策进行公示,公民在了解有关内容后发表意见,提出建议。社会听证制度在听证会上,公民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可以帮助决策机关发现拟定的决策方案存在哪些问题,并加以修正、完善。(听政于民是为了决策利民,提高了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程度)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1.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2.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3.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4.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5.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表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其他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民主管理民主管理机构

12、村民委员会性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自制基础村民投票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参与管理的方式村民会议发表意见,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原则:少数服从多数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等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村里的日常事务。其他在实践中,广大村民创造了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等形式。居民委员会性质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作用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管理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节居民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反应居民的意见、要

13、求和建议。居民自治的内容1.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民主选举产生;2.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3.居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的监督和质询。其他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础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地途径。民主监督民主监督的方式信访举报制度通过给国家机关写信、打电

14、话或向有关人员当面指出的方式,反应自己的意见,提出批评、建议。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将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反映给人大代表,形成人大代表的议案,上传到国家权力机关。舆论监督依法在新闻媒体上公开发表意见。特点: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新方法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怎样行使监督权1.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2.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1.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2.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第三课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国政府性质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我国政府的性质是由国家的性质决定的)政府的基本职能从政府的作用上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我国正在建设服务型政府,其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政府的责任宗旨为人民服务基本原则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