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实验中心完成及承担的教改项目.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4089490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信息实验中心完成及承担的教改项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电子信息实验中心完成及承担的教改项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电子信息实验中心完成及承担的教改项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电子信息实验中心完成及承担的教改项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子信息实验中心完成及承担的教改项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信息实验中心完成及承担的教改项目.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子信息实验中心完成及承担的教改项目项目名称主持人类 别立项时间目前状态备 注加强工科电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付保川江苏省教改工程项目已结题(2004.12)2006年获得院教学成果二等奖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的英文原版教材教学研究夏倩2003.12已结题(2006.01)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研究华泽院一般项目2005.07在研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倪启东院重点项目2006.07在研省级电子信息实验中心建设董兴法院重点项目2006.07在研集成电路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潘敬熙院一般项目2006.07在研计算机系统硬件综合实践教学建设与研究杨忠晔院一般项目2006.

2、07在研“项目驱动”方法在信息类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奚雪峰院一般项目2006.07在研电子信息实验中心网络课程建设项目课程名称项目编号主持人项目类别立项时间数字电子技术董兴法院精品课程2006.5微机原理及应用赵 梅院精品课程2006.5程序设计及C语言2006KA-07严迪新院重点2006.7计算机硬件课程群2006KB-03赵 梅院一般2006.7计算机网络课程群2006KB-04陆卫忠院一般2006.7现代通信技术2006KB-16黄伟军院一般2006.7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群2006KB-29王 俭院一般2006.7电子信息实验中心已完成的课程建设项目课程名称主持人项目类别立项时间完成时间

3、建设情况数字电子技术董兴法院课程建设项目20032005.12院精品课程微机原理及应用赵 梅院课程建设项目20032005.12院精品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肖金球院课程建设项目20032006.01已结题电子信息实验中心已出版的教材教材名称编著者出版单位出版时间获奖情况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肖金球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省级精品教材 Visual C+程序设计严迪新科学出版社2005年4月二类校级精品教材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陆卫忠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年10月二类校级精品教材 C+Builder6程序设计教程陆卫忠科学出版社2005年2月网络服务与应用服务器管理陆卫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4、8月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实验指导赵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Internet接入与网络应用陆卫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软件工程初步陆卫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智能建筑计算机网络付保川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7月院精品课程数字电子技术建设内容简介数字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根据我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行业发展的现状,确定其教学的重点内容。该课程于2003年申报院级课程建设项目,2005年底通过验收,2006年6月该课程被评为院级二类精品课程。建设成果:通过该课程的建设,修订和完善了该课程的简介、课程大纲、教学进度安排等环节,并发表研究

5、论文2篇。在该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整合了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相关内容,理顺其衔接关系,实践表明该整合运行良好。同时,对电子技术实验课的内容也进行了优化,引入了EWB教学实验软件,编写了适应该教学内容的讲义。教学模式采用理论课、实验课和课程设计相结合的方法,使教学内容的重点逐步突出以便学生掌握和能力训练。专家评价:省内及国内电气电子信息类的专家,对我们进行的电子电路课程内容整合的做法及成效给予了较高的评价。院精品课程微机原理及应用建设内容简介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是电子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我校自2000年开始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并于2003年申

6、报院级课程建设项目,2005年底通过验收,2006年6月该课程被评为院级二类精品课程。本课程围绕微型计算机原理和应用两个主题,以Intelx86CPU为主线,系统介绍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基本组成、体系结构和工作模式,从而使学生较清楚地了解微机的结构与工作流程,建立起系统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该课程详细介绍微机中的常用接口电路原理和应用技术。通过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的结合,使学生建立起“程序存储和程序控制”的概念,以扩展应用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该项目的研究,取得了如下几项研究成果:1、修订和完善微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及实验大纲。2、出版教材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实验指导,北京航

7、空航天大学出版社。3、将微机原理课程设计的结果汇编成册,形成学生小论文集。4、形成微机原理及应用教学课件一套。5、研制微机原理与应用试卷生成系统软件一套。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加强工科电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简介江苏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加强工科电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由付保川教授主持。该项目于2001年11月立项,2004年12月完成并通过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验收,获2006年苏州科技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该项目针对IT行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这个主题,重点研究了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途径与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所需的实验环境建设、毕业设计指导方式的创新与突破等,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公开发表研究论文7篇。在该项目研究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实践环节的需要,财政部以专项建设的形式对实验室环境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结合我校本科生培养方案的调整与修订,已把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