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_总复习.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4088233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_总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学_总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学_总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学_总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学_总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_总复习.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述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学生品德形成的过程包括:道德认识的形成、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意志的锻炼、道德行为的训练。道德认识 也叫道德观念,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道德观念、准则、信念与观点的形成以及运用这些观念去分析道德情境,对人对事作出是非善恶等的道德判断。道德认识是品德的基础。道德情感 是伴随道德认识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也就是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慕与憎恨、喜好或厌恶等情感体验。道德意志 是在自觉执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一个人有了道德认识后,能否引起道德行为,能否抵御现实中的各种诱惑,往往取决于道德意志力。学生确

2、立了道德意志后,往往不以外界环境为转移,而以内部的道德意志来调节自己的行为。道德行为 是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的支配下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它是道德认识的外在具体表现,是道德动机的实现手段,是评价一个人品德的客观依据。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标志着品德的最终形成。品德评价 是教育的一种辅助方法,它是对学生业已形成的思想道德或目前已有的品德发展状况的一种评价。包括几种方式:奖励、惩罚、操行评定。论述家庭社会学校相互配合的重要性以及促进三者结合的方法。重要性 有利于实现整个教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衔接 有利于保证整个教育在方向上的高度一致 有利于实现各种教育间的互补作用,从而加强整体教育的有效性。学校

3、与家庭联系的基本内容和方式 互相访问、通讯联系、召开家长会、在学校中组织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学会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联系的内容和方式 1、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构的校外教育组织,使学校与学生主要居住区间形成稳定的联系2、学校与宣传部门建立联系,共同开展一些对学生有益的活动、3、学校与社会公共文化机构建立和保持经常性的联系、4、学校与社会专门性的社会教育机构建立稳定的联系。5、学校有选择的与有关工矿、企业、村镇、部队等建立联系。一般说来,在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协同和配合中,学校应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角色 这是人们送给老师的美称和赞誉,也是社会对教师的一种职业期待。这种期待突出了教师

4、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强调了教师工作中对学生的精神塑造和智力的开发意义,肯定了教师在教书育人的系列工作中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也含有对教师实际教育能力的估计和评价。教师的能力结构 教育预见能力、教育传导能力、教育过程控制的能力。中国教师角色行为中的文化传统 道德追求大于社会索取、社会本位高于个人本位、自我修养先于对他人教育教师劳动特殊的复杂性 对象特殊,不断成长发展的人 任务复杂 不仅读书,还要育人 过程复杂,既是体力劳动,又是脑力劳动。师生关系表现 工作关系、人际关系、组织关系、心理关系、非正式关系建立民主型师生关系 在师生相互态度上,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热情、和蔼、公正,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

5、学生尊敬老师,接受指导,主动自觉进行学习。 在师生关系上,情绪热烈、和谐,课堂气氛活跃。 师生在课堂合作状态上,师生之间呈现积极的双向的交流,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引导。 教学大纲 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校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反映某一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教材内容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教育目的 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和规定。教学计划基本内容 学科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课程结构 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探讨课程各组成部分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问题。学科课程 也称分科课程,

6、是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育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 必修课:是指所有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为了保证学校教学质量,必须设置一定数量的必修课。教科书 又称课本,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学用书。它以准确的语言和鲜明的图表等,明晰而系统地阐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的特点 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学生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我国改革课程的发展趋势 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课程设计与编制结构化、课程形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和综合化

7、、 课程内容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中小学课程的表现形式是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隐性课程 又称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和隐蔽课程,是学校通过教育环境(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环境。显性课程 又称正式课程、官方课程和公开课程。是根据教学任务而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学科,以及有组织有目的的课外活动,是教学及学生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进程。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 了解学生的基本需要、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最佳教学、建立教室常规。班级授课制的功能 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质量 2、以课为单位进行教学比较科学 3

8、、便于系统地传授各科知识、4、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过程的功能在于促进学生身心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具体地说,分为 传授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智能和发展个性。试述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1、文化对教育的作用 2、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教育是文化延续和更新必不可少的手段,是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文化的普及 交流、整合不同类型的文化。学习方法指导的方式主要有 系统传授式、经验交流式、学习诊断式、学科渗透式、专题讨论式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基本要求 要有整体观、把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与研究学生研究起来、 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学习方法指导必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指导的过程 了解学情、

9、制定计划做好准备、实施指导、反馈控制。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基本上可以用“制约”和“促进”四个字来概括,表明了两者对立统一的关系。素质教育 是教育者以符合规律的教育措施,对新一代素质按现代化需要进行开发、完善、提高和创造性的过程。简述德育原则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疏导原则、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在集体中教育原则、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行为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他们言行一致。素质教育目标可分解为 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

10、质、文化素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叫我素质等。社会主义教学目的的主要特点。 1、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基础理论。 2、鲜明地提出培养人的政治方向。 3、主张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教学方法的实施步骤:引起动机、呈现教材、举例说明、归纳概括、布置作业。教学方法选择的衡量标准 是否符合学生特点教师特点教学大纲的规定是否采用了现代化设备 是否维持学生的注意与兴趣 分析教师用什么方法解决障碍干扰教与学的智力问题和情趣问题 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否给学生带来满足感 维持课堂纪律是实施教学方法的重要前提。讲授法 又称口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教育

11、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系统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课堂中的气氛是由人际关系和物质环境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状态。认知发展策略是建立在皮亚杰的研究基础上的教学策略,其运用原则为 儿童从实践中获得知识;教育活动以儿童为中心;教学须是个别化的;社会交往起重要作用。加涅认为教学过程有九个要素 引起学生注意、提出教学目标、唤起已有经验、提供教材内容、指导学生学习、注意学习表现、适时给予反馈、评定教学结果、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指导。青少年发展中的特殊问题 身心失衡带来的困扰、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同辈群体与父母价值观的冲突、自我探索中的迷惑、父母期望过高引起的压力。简述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本条件。 父母的表率作用、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父母的文化修养、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家庭的教育功能 家庭在教导基本生活技能方面起重要作用、家庭在教导社会规范形成道德情操方面起重要作用、家庭在指导生活目标、形成个人理想和志趣方面起重要作用、家庭群体在培养社会角色过程中也具独特的作用、家庭在形成个人性格特征、个人对社会适应的动力特征等方面,也有着它不可替代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