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下半年某市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试卷(教育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4087805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下半年某市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试卷(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09年下半年某市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试卷(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09年下半年某市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试卷(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09年下半年某市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试卷(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09年下半年某市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试卷(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9年下半年某市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试卷(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下半年某市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试卷(教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年下半年某市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 ()A赫尔巴特 B卢梭C洛克 D杜威2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3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阶段性C不平衡性 D差异性4“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 ()A童年期 B少年期C青年期 D成年期5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

2、)A理论联系实际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C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A课程 B课程标准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的三个特征是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8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 ()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9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A练习法 B演示法C实验法 D发现法10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

3、能力或学习成绩进行编班,这是 ()A外部分组 B内部分组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11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学策略中的 ()A内容型策略 B形式型策略C方法型策略 D综合型策略12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 ()A教育者,受教育者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德育方法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13"学会关心"是下列哪种德育模式所强调的?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C价值澄清模式D社会模仿模式14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 ()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C平行管理D民主管理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B

4、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二、填空题(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的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本大题共l5个空。每空1分。共15分)1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独立的标志是_。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即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_。3学习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_价值。4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_。5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6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_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7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_。8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_和教科书。9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_。10教学过程

5、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是实现_的过程。11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直观教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实物直观,另一类是_。12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_、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1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_与学生已有水平之间的矛盾。14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尊重一个人。”这句话说明的德育原则是_。15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_。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1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2少年期是多事之秋,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少年一定要严加看

6、管。( )3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 )4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知识授受的关系。( )5课程目标的确定取决于知识或学科的内容。( )6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7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 )8德育的过程具有多端性。( )9依据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 )10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当代教育民主化的表现。2教师的职业角色有哪些?试做

7、简要的说明。3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4备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什么?5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的方法和策略有哪些?五、论述题(15分)以“我们的思想为主题,设计一个主题班会活动方案。2009年下半年某市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D【解析】杜威是现代教育的代言人,他提出“教育即生活”,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2A【解析】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论说明了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3B【解析】人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个体的发展具有阶段性。4C【解析】在青年期,“理想”、“未来”是此阶段的重要概念。5D【解析】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6B【解析】课程标准是编

8、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7D【解析】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的三个特征是强制性、普遍性和基础性。8C【解析】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指要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决不把最终结果端给学生。因此,阐明了教学中的启发性原则。9B【解析】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试验指导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10A【解析】外部分组是打乱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进行编班。11A【解析】内容型策略有强调知识结构和追求知识发生过程两个类比,也就是说可以有两条途径: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

9、。12C【解析】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13B【解析】德育中的体谅模式强调学生学会关心。14C【解析】平行管理是指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15B【解析】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二、填空题 1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3延时 4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享有一般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受到社会的特别保护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6创新7职业角色的多样化8教学大纲9学校教育10学生身心发展11模象直观12作业检查与批改13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14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10、15教育者三、判断题1正确。2错。虽然少年期是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危险期,但如果过于严格看管,会造成少年的叛逆心理。3正确。4错。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是授受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5错。课程目标的确立取决于学校的性质、目的、任务以及制约学校课程的各种因素。6错。泰勒提出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标评价模式。7错。分组教学虽然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但它存在着难以科学地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分组后容易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不良的影响等缺点。8正确。9正确。10正确。四、简答题1【答案要点】一方面,它追求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甚至教育结

11、果的均等;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2【答案要点】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3【答案要点】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4【答案要点】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5【答案要点】(1)理论假设:道德发展论;道德教育论。(2)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道德两难问题及其设计;道德讨论中的引人性提问;道德讨论中的深入性提问。 (3)简要的评论:认知模式的缺陷;认知模式的特色及其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五、论述题【答案要点】在设计主题班会时应注意:(1)主题应该具体、明确;(2)所选的形式必须适合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3)班会的内容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依次展开;(4)班会活动要有趣味性,争取使全班学生都能参与其中;(5)最后要进行总结,使主题升华,达到教育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