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的古树名木.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4087776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2.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故宫的古树名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故宫的古树名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故宫的古树名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故宫的古树名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故宫的古树名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故宫的古树名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宫的古树名木.doc(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故宫的古树名木 时间:2005年09月20日19:19 作者:张宝贵 我来说两句(0) 故宫,又名紫禁城,是我国历史上明清两代的皇宫。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群,因而为北京旅游的“世界之最”。它不但以巍峨壮丽、金壁辉煌的宫殿古建,和馆藏丰厚的珍宝文物享誉世界,而且故宫内的“活文物” 古树名木,也因姿态奇绝,很多又有文化色彩而驰名于世。 所以故宫已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故宫的古树名木,大多都集中在古典皇家园林御花园和具有江南气息的乾隆花园,以及专供太后们养老的慈宁宫花园里。御花园里的古建精巧,花木扶疏,奇石假山玲珑剔透,犹如人间仙境。园内的古柏很

2、多,而且大多是桧柏。因桧柏成树后显得分外古朴虬蟠,更能把我国的古建点裰的古香古色,为世界园林一绝。园内最著名的一棵古柏,是天一门内久负盛名的“连理柏”,它为请乾隆年间种植,向为京城名柏。这棵“连理柏”是由两棵古柏组成,其双柏的主干正巧跨在北京的中轴线(龙脉)上,双干相对倾斜生长,上部相交缠饶在一起,而且相交的部位里面的木质部已融为一体,成为一棵树。我国人民历来喜欢视树木的连理为忠贞爱情的象征。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脍炙人口的佳句“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理枝”。清末代皇帝溥仪和皇后婉容曾在“连理柏”前照过合影。现在,每天都有很多游人情侣在柏前留念。在“连理柏”上还有一绝妙景观,就是游人从树的北边看,

3、树上西侧的一个大枝,其扭曲处很像一只猴头。这棵连理柏是乾隆皇帝受意所植。其双柏的连理是经人工整形而致。园内其它的古柏都植于明代,距今五百多年。其中名柏有摛藻堂旁有“遮荫侯柏”,相传它曾随清乾隆皇帝下过江南为其遮荫。乾隆在古柏行中诗云:摛藻堂边一株柏,根盘大地枝擎天。八千春秋仅传说,阙寿少言四百年”。万春亭北有“驼峰柏”、亭西有“凤凰柏”,延晖阁旁有“大肚罗汉柏”,园西边从南到北一字排开,矗立着18棵“十八罗汉柏”。这些古柏都为明代所植,它们棵棵雄伟壮观,气宇非凡。御花园的坤宁门前有两棵明代的古楸树(北京的“古楸树之最”),在春季紫花盛开时节,分外绚丽。园东南角和西南角各有一棵巨大的龙爪槐,尤其

4、是东边的一棵(北京的“龙爪槐之最”),其干周长达3米,它的数条大干延水平方向弯曲伸延,如巨龙飞舞;无数的小枝下垂如钩,似虬爪拿空。此槐的姿态奇绝、情趣盎然,人称为“蟠龙槐”。西南角的一棵,干周长达28米,为北京的第二大龙爪槐。堆秀山上的明代白皮松“堆秀松”,遍身银白,树姿挺拔,它与周围的假山、方亭等搭配的相得益彰。降雪轩前的清代太平花,园西南的两棵清代龙枣以及园中的牡丹等,都是宫中的奇花异木。乾隆花园里有百余棵古树,则是以古楸、古柏、古松、古槐以及丁香等著称。尤以古华轩前的古楸树“古华楸”名气最大,它为明嘉清年间所植,距今已四百多年,古华轩就是清乾隆皇帝下旨为它所建,也是因它而名。乾隆还为“古

5、华楸”写有盈联一幅和题匾诗四首。盈联为“清风明月无尽藏,长楸古柏是佳朋”。题匾诗之一云“树植轩之前,轩构树之后。树古不记年,少言百岁久”。古华楸高矗在古华轩的门西侧,它的主干向东倾斜,已用一根长长的铁管支撑保护起来,正好和古华轩融成一景。在轩的西侧假山石上,也高高挺立着两棵古楸树,它们比古华楸还粗大。园中一殿院内一棵清乾隆年间的白丁香,竟高达二层阁楼,是北京的“古丁香之最”。宁寿门里的古松以“迎客松”和“矬松”为最。慈宁宫花园里也是有百余棵古树,则是以古楸、古柏、古银杏、紫玉兰取胜。在故宫的其它地方,也有很多古树名木。因自周代起,我国的皇宫里就种植吉祥昌瑞的槐树,故槐树又有“宫槐”之称,所以故

6、宫里古槐很多,最著名的是武英殿断虹桥畔的18棵元代“紫禁十八槐”。据旧都文物略记“桥北地广数亩,有古槐十八,排列成荫,颇饶兴致”。十八槐所以出名,向为京城名槐,因在宫内到处是宫殿房屋,而这里是难得的一块有自然野趣的开阔地,尤其到盛夏,满眼请翠,宫里的人们来到绿冠如荫的古槐下,怎能不心矿神怡。又因在明清两代,王公大臣们出人西华门都要路过十八槐,慈禧去颐和园来回也路过这里。故宫的英华殿是宫内主要搞佛事活动的地方,所以植有两棵明代的佛门圣树“菩提树”(北京的“古菩提树之最”)。这两棵树相传为明万历皇帝生母慈圣李太后(即京剧二进宫中的李艳妃李娘娘)所植,其中碑亭东边的一棵,因在弯曲的横干上,又向上生长

7、着九个大枝,故名叫“九莲菩提树”。李太后在宫中好佛事是出名的,她把自己比喻为“九莲菩萨”的化身,经常到“九莲菩提树”下祈福祷告。据清宫述闻载“明代英华殿,有菩提树二,慈圣李太后手植也。高二丈,枝干婆娑,下垂着地,盛夏开花,作金黄色,子不于花羝生,而 于背。深秋叶下,飘扬永巷”。在天启宫词中有句“依殿荫森奇双树,明珠万颗映花黄。九莲菩萨仙游远,玉带王公坐晚凉”。清乾隆写有英华殿菩提树诗,并刻在碑上立于殿内,今诗碑仍在。诗云:何年毕钵罗,植此清虚境。径寻有旁枝,蟠芝经幢影。翩翩集佳鸟,团团覆金井。灵根天所遗,嘉荫越以静。我闻菩提种,物物皆具领。此树独擅名,无乃非平等。举一堪例诸,树已无知省”(注:

8、“毕钵罗”既菩提树)。乾隆在二十六年又写有御制英华殿菩提树歌,歌词为:我闻法华调御丈夫成道处乃于迦耶城中菩提树。又闻法严海会诸如来,一佛一树乃至恒沙数(二诗歌见日下旧闻考,一:258页)以上所述,只是故宫内古树名木的一部分。它们大多种植于明朝,虽历经明清两代至今,但仍枝繁叶茂,生机盎然。尤其是宫内的古柏群和散株古柏遍布各殿,它们郁郁葱葱的绿冠与金瓦红墙的巍峨宫殿相映相辉,更把故宫打扮的古香古色,格外绚丽,犹如人间仙境。又因它们是有生命的机体,也给故宫增加了神密色彩。这些“活的文物”和故宫里的其它珍宝文物一样,也是“国之瑰宝”。而且它们所制造的小气候,对保护古建文物起到积极作用,对众多的游人又是

9、一个大氧吧,这更是“无价之宝”。现在,每天它们都以不凡的姿态,迎接着大批中外游人。紫禁十八槐全集(17-1):编号11010102181,国槐,一级古树。在故宫武英殿以东、断虹桥以北的道路两边,分布着一些据推断至少是植于明代的槐树,即“十八槐”(现今仍然存活17棵)。清季,这里是帝后、王公大臣从西华门进出宫时的必经之地,是宫中一处令人心旷神怡的所在。13(17-2):编号1101010218213(17-3):编号11010102183(17-4):编号11010102184(17-5):编号11010102185(17-6):编号1101010218613(17-7):编号110101021

10、8713(17-8):编号1101010218813(17-9):编号11010102189(17-10):编号11010102190(17-11):编号1101010219113(17-12):编号1101010219213(17-13):编号1101010219313(17-14):编号1101010219413(17-15):编号1101010219513(17-16):编号1101010219613(17-17):编号11010102197 13第十八棵.嘿嘿 死啦13北京故事:故宫里为什么没有古树字号:2012-08-13来源:北京旅游网 作者:故宫的三大殿和后三宫为何没有古树当人们

11、在北京或我国各地的名胜古迹和园林中游览时,会看到很多苍翠遒劲的古树名木。但是游人在故宫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参观时,却看不到一棵古树,这是为什么呢?过去曾有多人著文,甚至就连有的介绍故宫的专门书籍中也提到:故宫里为什么没有古树?而且,这个问题也成为故宫文化的一个课题。首先,这种提法是不的。因故宫里不但有古树,而且故宫还是在北京地区名木最多的地方,这些古树名木不但树龄古老、姿态奇绝,大多还都有着典故,有着历史文化内涵。故宫内的古树大多集中在专供帝后们游玩的御花园和富有江南气息的乾隆花园里,还有专供太后们养老的慈宁宫花园中(因慈宁宫花园一直未对外开放,

12、故鲜为人知。故宫过去还有建福宫花园,后被大火焚毁,现已又复建。福建宫花园是以牡丹和古松著称的,其中有名松“一泉松”)。在宫内的四个花园中,尤以御花园里的古柏群驰名京城。而且园内的古柏大多是桧柏(北京的古柏主要分为侧柏和桧柏两种),因桧柏到中老年后,其树形显得苍劲蟠虬,所以御花园里的古柏和精美的古建相映相辉更使园内景观绚丽。另外在宫内的其它地方也多有古树,尤多古柏、古槐和花木。这其中名木很多,像御花园天一门里有一棵久负胜名的的“连理柏”,它是人间忠贞爱情的象征。园东南角的“蟠龙槐”为北京的“古龙爪槐之最”。堆秀山上有古白皮松“堆秀松”,它和周围的山石亭台搭配的相得益彰,这里为帝后们登高的地方。故

13、宫的乾隆花园古华轩前的古楸树“古华楸”为明嘉靖皇帝下旨所植,乾隆曾为“古华楸”写过一副楹联和四首题匾诗,今仍悬挂在轩内,古华轩就是乾隆下旨为古楸树而建。西华门里北边的武英殿断虹桥畔有十八棵元代的“紫禁十八槐”,这十八槐是元宫的遗物,李自成和多尔滚都曾在武英殿办公,十八槐成为历史见证。故宫的英华殿是明清两代皇家专搞佛事活动的地方,殿内有两棵明代的佛门圣树菩提树,其中一棵名叫“九莲菩提树”。相传这两棵菩提树为笃信佛教的万历生母慈圣李太后手植,乾隆写有“英华殿菩提树诗”,并刻在碑上立于殿内,今诗碑仍在。以上所述都是故宫里的特级古树(一级中的特级),其例举不胜举。因“名园易得,古木难求”,所以故宫里的

14、“活的文物”古树名木和故宫的宫殿、珍宝一样,也是“国之瑰宝”。实际上,故宫里没有古树的地方,只是三大殿和后三宫。关于故宫里为什么没有古树或少有古树的问题?一些学者和专家们认为这和清嘉庆年间的一次农民起义有关。说起义军为白莲教的一支八卦教,教徒们在其教主,宛平县(今大兴县)宋家庄人林清的指挥下,攻打紫禁城。当时在故宫西的灵境胡同西口路北处有明代的灵济宫,起义军就以这里为指挥部。义军们就是利用宫墙外的大树,爬上大树后跳进紫禁城,和宫内的清军护卫展开战斗的。又有资料说,起义军在攻到隆宗门时,因大门紧闭,义军见到宫墙两边树木参天,就把上大树跳进宫墙里。最后,终于因力量太小,寡不敌众而失败。因林清本人没

15、有直接参加攻打紫禁城的战斗,他在宛平县的家中被捕。而故宫内的皇子旻宁在突发事件中能沉着应战,并用火枪打死两个义军,这样就奠定了他继承皇位的基楚,既后来的道光皇帝。事后,清嘉庆皇帝心有余悸,惊呼:“从来未有事,竟出大清朝”。于是:“传喻伐树,遂不复植也”。这就是故宫内没有或少有古树的原因。上述的说法显然是不对的。起义军攻打紫禁城,并不是从墙外的大树上爬上去的,况且就是爬上树去,也跳不过宫墙。实际上起义军是在1812年9月15日,起义军化装成小贩分成两队,正午时分趁守门的官军没有注意突然亮出刀枪,打出“大明天顺”的旗帜杀入东、西华门的,在宫内还杀死了一些守军和统领。一些起义军在宫内一直杀进隆宗门,但都不是从大树上跳过去的。另外,如为安全考虑,像皇帝起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服装配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