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启蒙》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4087211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月光启蒙》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8 月光启蒙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习作五教学重难点1.课文语言优美,其中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值得好好体味。2.文中插图精美,在指导读书感悟时,可结合插图,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内在意蕴感情、兴趣,培养想象力。教学准备:教学插图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 出示幻灯(月光下的美景)指名背诵关于月亮或月色的古诗。出示孙友田的经典诗句,相机介绍诗人。联系学过的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

2、课本。2. 孙友田能成为诗人,离不开他的母亲,他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 蒙老师。是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3. 这是位怎样的母亲,竟能给她的孩子带来如此丰富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孙友田写的散文月光启蒙(板书课题齐读)4.启蒙:启,开导;蒙,蒙昧无知。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月光启蒙,指在月光下,受到的启蒙教育。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月光启蒙,齐读课题。看到这个课题,

3、你有什么疑问吗?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一)轻声读课文,要求:1读准生字词语,读顺课文。2思考:文章中“我”的启 蒙老师是谁?(二)幻灯出示生字词语,朗读词语。(1)读生字词,相机正音。(2)指名读,注意轻声(裳)、前鼻音(辰)、后鼻音(蒙、凤、凰、嫦、荆、帐)(3)指名试读课文,了解掌握情况。启蒙: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智慧得以初步开发。混沌:形容无知无识的样子。重点指导“篱笆”“时辰”的轻声。出示句子“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指名读,出示“莲花落”的意思,指导该词语的正确读音。(三)通读课文,思考分段交流第一段(13):写童年夏夜生活的美妙,是母亲的歌谣使“我”懂得

4、了对故乡的爱,对民间艺术的爱。第二段(48):写母亲在夏夜给我讲神话故事、唱童谣、猜谜语,启迪了“我”的想象和智慧。第三段(99):写母亲是启蒙老师,为“我”飞向诗歌王国奠定了基础。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一)回答问题:文章中“我”的启蒙老师是谁?你从哪儿能读出来?1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A轻声读。B指名读。读了这段话,你有何疑问?学生质疑。2出示幻灯,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A母亲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民歌民谣,是怎样使我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的?B母亲是怎样用她的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的?(二)今天我们就来解决第一个疑问。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母亲给我们唱的民歌民谣。(出示文中的民歌民谣

5、。)1五首民歌民谣有何不同?理解“歌谣”、“童谣”两个词语的区别。2大声地读一读这五首民歌民谣,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读给大家听一听。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学生自由地谈谈对歌谣的理解和自己读后的想象)3通过歌谣的理解来理解最后一小节中“含蓄、明快、风趣、流畅”等词语的意思。4多么美、多么有趣的民谣啊,正是母亲唱的这些优美生动的歌谣为“我”开启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带来浓浓的诗情,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板书)再有感情地齐读课文中的最后一句话,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三)拓展:这么美的歌谣你喜欢吗?老师也很喜欢,我也找来了两首歌谣,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出示)读一读。说说你喜欢吗。布置作业

6、:收集家乡的民歌民谣,或者自己写童谣。四、结束语:母亲为什么能唱那么多的民歌民谣,她又是怎样用她的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的,同学们回家继续仔细读课文,这将是我们第二节课讨论的内容。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上一课大家和老师一道伴着柔和的月光走进了作者童年时的篱笆小院(出示课文插图),看着这温馨的画面,你会想些什么?或是想说点什么?(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母亲无数的心血与汗水,蕴含着母亲无尽的牵挂与关爱)2这一课,就让我们走进这个篱笆小院,与这对母子俩,一同分享他们的快乐!二、品读课文,感悟真情:1作者成年以后,回忆起自己童年的夏夜,总是充满深情地说:“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生朗读)是

7、什么让作者对童年的夏夜总是念念不忘,觉得那样的夜晚永远是“美妙”的呢?2生自由朗读课文,用笔圈划巡视,相机点拨。3学生分小组交流,倾听他人意见。4进行全班交流:A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景色美)B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上一件白色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母亲形象美是朴素的,纯洁,神圣的。)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交流:月光似水,身穿白布褂子的母亲沉浸其中,显得庄严肃穆,有如玉石雕像。指导读出“我”对母亲的崇敬之情。C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

8、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那芳香的音韵。1)读一读从中你知道什么美?2)体会到什么美?(嗓音甜甜,深情的。)3)轻轻地读出这种感受。4)读完后你觉得哪个词显得很特别,特别的亮眼?(芳香)5)为什么呢?引出并理解“芳香”:芳香是鼻子闻,而这儿指的是什么?6)是阿这是听了歌谣时让作者的内心充满了芳香。这里“芳香”意思是:对世界对人生怀有一种美好的情感。不是吗?不然哪有这样的诗句: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7)同学们,你们见过芳香的歌谣吗?那么芳香指的什么/读出来。8)读歌谣。自由读,指名读。(读出柔和,轻轻的,甜甜的音)9)引读:“母亲用歌谣

9、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这样的日子虽然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如果你就是篱笆小院那个被妈妈搂在怀里的孩子,听着这样的歌谣,你会想些什么?齐读: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D高深莫测的夜空是个神话的世界。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比较:自由读看两句有什么区别?从这相“竟”字你知道了什么?再齐读。E月光似水,身穿白布褂子的母亲沉浸其中,显得庄严肃穆,有如玉石雕像。指导读出“我”对母亲的崇敬之情。F童谣用拍手歌读,感受风趣G猜谜语。 自由读1013自然段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交流 分角色朗读母子间的对话5过渡、引申:在这柔和的

10、月色里,母亲为他唱歌谣,童谣,讲神话猜谜语,作者听着母亲甜甜的的声音,觉得童年的夏夜永远是分外的美妙,不由发自内心地说投影:“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生朗读问:母亲不识字,她怎能成为作者小时侯的启蒙老师呢?(在作者童年夏夜母亲美好的声音中,作者不知不觉懂得了要热爱生活,热爱家乡,对生活要充满想象,从而使作者逐渐走上文学道路,做正直、有为的人。)生深情朗读文章最后一小节。6师简介写作背景,配乐深情朗诵:作者写这篇文章时,母亲已经老了,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

11、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她永远不再明白儿子的内心是多么的苦痛,我多想抹平母亲额上的皱纹,我多想用泪水唤醒你的记忆,答应一声儿子的呼唤啊再读,体会其中包含的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三、总结全文默读课文,讨论:作者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作为课题?母亲对孩子的启蒙教育多在夏夜月光下进行的;这种启蒙教育是充满着母爱和诗意的,给孩子留下美好的回忆,而月光往往能营造美好的意境,与全文情境相吻合。让我们轻轻闭上眼睛,走入记忆的长河,再在母亲的爱中回味一番,陶醉一番。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拓展练习1师过渡:作者对他的母亲充满深深的感激之情,一句歌词唱得好: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她们

12、时时给我们启迪,给我们鼓励2生根据自身实际,完成课堂写话练习。五板书设计18 月光启蒙 唱歌谣 讲故事 月光下母亲唱童谣启蒙“我” 猜谜语 教学反思月光启蒙是著名作家,诗人孙友田写的一篇叙事散文。文章回忆了母亲在美丽宁静的夏夜,伴着明月星光,为儿时的“我”唱歌谣、童谣,讲神话故事、说谜语的动人情景。“言美情浓”、饱含“诗情、诗意”是本文最大的特点。 第一、整个教学设计由质疑到解疑,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为什么说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在文本的处理解读方面我着重围绕歌谣、童谣展开教学,创设情景,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感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新课改理念。第二、理解“芳香的音韵”,我是这样处理

13、的:理解歌谣的内容后,问多么诗情画意的歌谣,你们想不想听一听母亲那深情的吟唱,(听音乐),再让学生想象,如果你就是那个被妈妈搂在怀里的孩子,在这美丽的月光下,听着母亲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吟唱的歌谣,你有什么感觉?让学生跟着母亲来唱一唱,幸福、停留在这一刻、深深地陶醉了,感觉很美妙、听着母亲的吟唱就像闻到花儿的芳香,就像听到美妙的音韵,是一种全身心的享受。这就是“芳香的音韵”理解水道渠成,很自然。第三、文章最后一段再次理解后,我用引读,让学生体会其中作者说这段话时的感情(感激、怀念、敬爱、令人骄傲、自豪)然后再引导学生体会还有深深地怀念之情。为此我是作了一番研究,通过图片,音乐的渲染,加上深情并茂的解说,让学生感受到了作者的内心(悲伤、难过、沉重、怀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