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专业教学大纲之学科理论课程.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4086788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62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训练专业教学大纲之学科理论课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运动训练专业教学大纲之学科理论课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运动训练专业教学大纲之学科理论课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运动训练专业教学大纲之学科理论课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运动训练专业教学大纲之学科理论课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动训练专业教学大纲之学科理论课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训练专业教学大纲之学科理论课程.doc(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部分 2014运动训练专业(本科)课程方案与标准(一)学科理论课程体育概论总学时:16 理论课学时:16 一、课程的性质体育概论是运动训练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它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自己方法论的基本原理,通过阐明体育的地位、功能、目的、任务和发展规律等,使人们正确理解体育的实质,端正对体育的认识,是一门具有高度概括性的高层次的专业理论学科。二、课程的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教学目的:体育概论从宏观的角度介绍体育学科的研究对象、性质以及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树立自觉刻苦的学习态度,培养对本课程的良好兴趣。使学生具备广博的知识和一定的哲学修养

2、。使学生了解体育的“源”和“流”即体育运动的产生与发展,了解体育与政治、经济、教育、军事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领悟体育的目的和任务以及我国体育的目的、任务、组织机构和制度,并向学生介绍国际体育动态和未来体育的发展趋势,使学生认识体育的本质特性。教学基本要求: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注意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尊重历史发展过程,多用案例和事实说话,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开展课堂讨论,安排课外练习和辅导,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收集教学中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效果。三、课程适用专业运动训练专业四、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与学时分配表1 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备注绪论1第一

3、章 体育的起源与发展2第二章 体育的概念2含讨论第三章 体育的手段2第四章 体育的功能1第五章 体育体制2含讨论第六章 竞技体育2作业第七章 社会体育1第八章 学校体育1第九章 体育的未来2含讨论、作业合计16绪论【教学内容】 学科的性质、特点及研究对象;体育概论建立和发展的科学基础;体育概论的基本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重、难点】 体育概论的研究对象和目标。第一章 体育的起源与发展【教学内容】 西方体育的历史与发展;中国体育的历史与发展;中西方体育的差别。【重、难点】 不同历史阶段西方体育与中国体育发展的情况。第二章 体育的概念【教学内容】 几个基本概念(体育、竞技体育、社会体育);三个

4、概念之间的关系;衡量国家体育运动发展的水平依据。【重、难点】 体育基本概念的规范化。第三章 体育的手段【教学内容】 体育手段的概念;体育手段的分类;身体练习的构成要素及其分析;运动的原则、方法与身体练习效果的评价。【重、难点】 身体练习的构成要素及其分析 ,及身体练习效果的评价。第四章 体育的功能【教学内容】 体育的文化教育功能;体育的经济功能;体育的政治功能。【重、难点】 体育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的具体表现,体育功能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第五章 体育体制【教学内容】 体育体制的概念、特点及作用;中外体育体制的比较;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趋势。【重、难点】 中外体育体制的比较。第六章 竞技体育【教学内

5、容】 竞技体育的概念、特点及构成;运动训练;竞技体育的产业化 ;竞技体育的异化现象。【重、难点】 竞技体育产业化、竞技体育的异化现象。第七章 社会体育【教学内容】 社会体育的概念;国内外社会体育的特点与现状;社会体育的组织与相关法规制度。【重、难点】 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现状。第八章 学校体育【教学内容】 学校体育的概念;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重、难点】 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第九章 体育的未来【教学内容】 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未来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重、难点】 未来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五、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教材:赵立.体育概论.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年.主要参考资料:1.杨文轩,杨霆.体育概

6、论.高等教育出版,2005年.2.熊晓正.体育概论.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年.六、课程考核方式本课程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10%)、作业成绩(20%)和考试成绩(70%)三部分组成,三项成绩中有一项不及格不能参加总评。1.平时成绩:包括学习态度、课堂表现、提问、发言、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方面。2.作业成绩:不少于2次。3.考试:期末闭卷考试。4.考勤:迟到扣1分/次;早退扣2分/次;无故旷课扣5分/次;病假(特殊情况除外)与请假(公假除外)扣2分/次;学期总扣分在总评中扣除。学生缺课累计达到或超过总学时数1/3(公假除外),则取消参加考试的资格,按学校规定须重修。运动解剖学总学时:48 理

7、论课学时:38 实验课学时:10 一、课程的性质运动解剖学是运动训练专业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它是在正常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产生的影响和发展规律,并以解剖结构为基础分析运动技术的合理性,探索人体机械运动与体育动作的关系。运动解剖学隶属于运动人体科学学科,是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力学的基础课程。二、课程的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细胞和组织结构,人体各器官系统的组成,以及生长发育的规律;掌握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及其主要功能,了解体育锻炼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掌握运动动作中人体环节的运动规律及体育锻炼的人体解剖学依据;培养学生对运

8、动人体科学的兴趣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教学基本要求:教学中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注意该课程的学习与其它体育专业知识的联系;注意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的结合;关注体育相关领域的发展动向;在运动训练实践中积极应用运动解剖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程相关知识指导运动训练、大众健身和体育教学的能力。三、课程适用专业运动训练专业四、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与学时分配表1 理论教学学时分配表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备注绪 论运动解剖学的研究内容及发展简史;学习运动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人体解剖学定位术语1讲授、提问、答疑等第一章细胞的结构概况;四种基本组织概况1讲授、讨论第

9、二章骨与骨连结;骨的分类、构造;关节的构造、运动、分类;肌肉;肌肉的协作关系;多肌肉肌”主动不足”和“被动不足”;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18讲授、讨论、实验第三章消化系统的组成概况;呼吸系统的组成概况;泌尿系统的组成概况4讲授、讨论第四章心血管系统的组成概况;血液循环的途径;心脏的位置和外形;心脏各腔的形态结构;肺循环和体循环途径5讲授、讨论、实验第五章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和基本概念;大脑的外形和结构;大脑皮质的机能定位;意识本体感觉传导路;四肢、躯干的一般感觉传导路;锥体系、锥体外系5讲授、讨论第六章眼球壁结构概况;视网膜视部结构;骨迷路及膜迷路简述;本体感受器的分类2讲授、讨论第七章内分泌系统

10、与激素概念与功能简介2讲授、讨论合计38(一)理论教学部分绪论【教学内容】 运动解剖学的研究内容及发展简史;学习运动解剖学的目的、要求;学习运动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人体解剖学定位术语。【重、难点】 人体解剖学定位术语。第一章 人体的基本构成【教学内容】 细胞的结构概况;四种基本组织概况。【重、难点】 肌组织;神经组织。第二章 运动系统【教学内容】 骨与骨连结;肌肉;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重、难点】 骨的分类;骨的构造;关节的构造;关节的运动;关节运动幅度及其影响因素;上肢骨及其连结;下肢骨及其连结;躯干骨及其连结;肌肉的构造;肌肉的分类;肌肉配布规律;肌肉的协作关系;肌肉的工作性质;多关

11、节肌“主动不足”和“被动不足”;研究肌肉功能的方法;上肢肌群主要肌肉;下肢肌群主要肌肉;躯干主要肌肉群;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第三章 内脏【教学内容】 中空性内脏器官壁的一般构造;实质性内脏器官的一般结构;腹部的分区;消化系统的组成概况;胃、小肠和肝的形态、位置和结构;呼吸系统的组成概况;肺的形态、位置和结构;泌尿系统的组成概况;肾的形态、位置和结构;生殖系统(自学) 。【重、难点】 胃、小肠和肝的形态、位置和结构;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部位;肺的形态、位置和结构;氧气的呼吸、运输途径和肌肉利用氧的过程;肾的形态、位置和结构;运动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途径和过程。第四章 脉管系统【教学内容】 心血

12、管系统;淋巴系统【重、难点】 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心脏的位置和外形;心脏各腔的形态结构;心脏的传导系统;心脏的血管;肺循环的血管;体循环的血管;肺循环和体循环途径;体育运动对心血管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第五章 神经系统【教学内容】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和基本概念;脊髓;脑干;间脑;小脑;大脑;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传导路。【重、难点】 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和基本概念;脊髓的位置、外形和内部结构;背侧丘脑、下丘脑的主要结构与功能简述;大脑的外形和结构;大脑皮质的机能定位;自主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结构与功能;意识本体感觉传导路;四肢、躯干的一般感觉传导

13、路;锥体系、锥体外系。第六章 感觉器官【教学内容】 视器;位听器;本体感受器。【重、难点】 眼球壁结构概况;视网膜视部的结构;晶状体的折光调节;骨迷路及膜迷路简述;本体感受器的分类;肌梭的结构与功能简述。第七章 内分泌系统【教学内容】 内分泌系统与激素概念与功能简介;主要内分泌腺如垂体、肾上腺、胰岛、胸腺、性腺等的形态结构与功能介绍。【重、难点】 内分泌系统与激素概念与功能简介;主要内分泌腺如垂体、肾上腺、胰岛、胸腺、性腺等的形态结构与功能介绍。(二)实验教学部分表2 实验名称、内容及学时分配项目序号实验名称内容提要实验类型实验时数每组人数主要仪器及配套数所在实验室1上肢骨、下肢骨、躯干骨1.

14、观察骨的构造2.观察上、下肢骨、躯干骨、颅骨的位置、形态和主要表面的结构3.在模型上触摸各骨的体表标志验证型24上肢散骨、下肢散骨、椎骨散骨、肋骨散骨、胸骨、颅骨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2上、下肢各关节、躯干连结1观察肩、肘、腕、髋、膝、踝关节的结构2掌握及体验各环节的运动3通过头颅骨连结的观察,了解缝隙连结的特点4观察躯干骨的连结,掌握椎骨连结的结构及胸廓的组成,了解脊柱的整体观验证型24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标本、骨盆模型、髋、膝、踝关节标本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3上肢肌、下肢肌、躯干肌1.通过观察肌肉标本或模型,掌握肌肉的形态及构造2.观察运动上、下肢、躯干各关节的肌肉位置、形态和起止点,并掌握主要肌肉的功能验证型24全身肌肉模型等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4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通过观察各种实际体育动作,让学生自主选择某种体育动作进行解剖学实例分析,掌握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原理,了解运动过程中的肌肉和骨骼的动力动力学变化综合设计型24某体育动作示例、相关关节和肌肉模型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5心血管系统1.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观察心脏的位置和外形;心脏各腔形态结构;3.血液循环的途径;肺循环和体循环途径验证型24心血管系统模型、血液循环模型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合 计 101. 实验教学基本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