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古代汉语的词序.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4086466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古代汉语的词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六章古代汉语的词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六章古代汉语的词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六章古代汉语的词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六章古代汉语的词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古代汉语的词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古代汉语的词序.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古代汉语的词序【教学目的】本章讲授的是古代汉语的词序问题,主要介绍的古代汉语中的宾语前置,以及古代汉语中表示行为数量的词序问题。学习本章,要让学生理解词序在汉语中的语法意义,要让他们掌握古代汉语中几种宾语前置所需的语法条件,掌握古代汉语中表示行为数量的主要方法。并培养他们在具体的文言语句中,辨识各种不同的宾语前置的能力,以提高他们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基本概念】词序 宾语前置【基本理论】古代汉语中有哪几种宾语前置现象?各种宾语前置所需的具体条件是什么?用代词复指的宾语前置在表义上有什么特点?古代汉语中表示行为数量的方法有哪几种?都是怎样表示行为数量的?【重点难点】宾语前置【教学方法】讲

2、授与提问结合【所用课时】2学时【教学内容】词序是汉语的重要表达手段之一汉语是一种没有词形变化的语言,它不象俄语一样,名词有性、数、格的变化;动词有位的变化,也不象英语一样,如英语的“I”表示主格,“me”表示宾格。再如“hehim”,英语是一种词形变化的语言。而汉语则不然,汉语的语法功能主要是靠词序来实现的,因此,词序是汉语的一种很重要的表达手段。词序又叫语序,是词语在句子中的前后次序。词语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主要靠词语的组合词序来表现。例如:我打你。“我”作主语,“你”作宾语。你打我。“你”作主语,“我”作主语。“我”和“你”在句子中作什么成分,主要是看它在句子中所处的位置,与什么词组合来实现

3、的。再如:(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可见,词语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主要是靠词语在句子中的组合词序来实现的。上面几个例子反映了汉语的一般词序:主语一般总在谓语之前,把谓语移到主语之前,一般就不成话了。在动宾结构中,宾语一般在动词之后。在偏正结构中,定语、状语等修饰语,一般都在被修饰语之前。这几点古今汉语是一致的。列表如下:(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定语、状语是修饰关系,补语是述补关系,主谓是陈述关系,谓宾是支配关系。但是,在汉语里,有时为了强调或突出句子的某个成分,加强语气,句子的词序往往和上述规则不同,这叫做倒装句或叫倒序句。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列子古汉语中,

4、最突出的特殊词序是宾语在一定条件下要放在动词之前。遇有下列三种条件的,宾语都要放在动词的前面。一、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1语法条件:全句是疑问句或者反问句。宾语是疑问代词。(疑问代词有三类:指人的:谁、孰;指物的:奚、曷、胡、何;表示处所的:安、焉、恶。这些词作宾语时,宾语一定要前置。)如: “敢问何谓也?”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何谓:谓何,说的什么。 “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 奚适:适奚,到哪里去。“吾谁欺?欺天乎?”论语这是两个并列的疑问句,同用一个动词“欺”,但作宾语的“欺”“天”的位置却不同。“谁”由于是疑问代词,故作宾语时前置。“天”由于是一个名词,故作宾语时没有前置,而是放在了动词

5、“欺”的后面。从上可见:在古代汉语中,只有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才前置。其它代词作宾语时仍然同现代汉语一致。还要注意: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如果动词前面有助动词,那么这个疑问代词,不仅要放在动词的前面,而且还要放在助动词的前面。如“又谁敢怨”。如果动词前面是用副词作状语时,作宾语的疑问代词要放在副词后面,动词前面。2如动词前有助动词,宾语一般要前置于助动词之前。如:“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二年 谁敢怨:敢怨谁,敢怨恨谁。 3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时,也要前置。如: “先生何以幸教寡人?”战国策范雎说秦王 何以:以何,用什么。 这种宾语前置在上古时期比较严格,很少例外。只有“何如”常说成“如何”

6、,但这两种形式都已成为凝固形式,其意义已不是“像什么”,而是“怎么样”、“怎样”等。如: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 则何如:那又怎么样呢? “与不谷同好,如何?”左传齐桓公伐楚 如何:怎么样。 “如何”也可以说成“若何”、“奈何”,其中的“若”、“奈”仍然具有动词性,但凝固后与“如何”的含义相同。如 “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若何:怎么样。“先生助之奈何?战国策赵策散” 奈何:怎么样。 “如何”、“若何”、“奈何”的中间还可插入代词、名词或其他词语,说成“如何”,其含义是“对怎么样”。如: “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 如太行王屋何:对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

7、 “寇深矣,若之何?”左传僖公十五年 若之何:对入侵之敌怎么办。 “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项羽本纪 奈若何:对你怎么办。提问:下面的句中有无宾语前置?如有,指出其前置宾语,并说明其前置的条件。 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 卿欲何言?(赤壁之战) 乃入见,曰:“何以战?”(曹刿轮战)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1语法条件: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宾语必须是代词。如: “吾爱之,不吾叛也。”左传 不吾叛:不叛吾,不会背叛我。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无尔诈:无诈尔,不欺诈你。无我虞:无虞我,不欺诈我。 2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则不太严格,前秦古籍中就有例外。如: “有事而不告我。”左传襄

8、公二十八年 “诸侯莫违我。”管子封禅 这说明从先秦开始,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已经从前置向后置发展,秦以后这种发展实际上已经完成,但汉以后的文人写文章经常仿古,所以在他们的文章中,还经常有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现象。如: “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贾谊论积贮疏) 未之尝闻:未尝闻之,不曾听说过。 “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 不余欺:不欺余,不欺骗我。 这种宾语前置在现代成语中有残留的痕迹。如: 时不我待3若宾语不是代词,即使为否定句,也不前置“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左传“若不许君,将焉用之?”左传“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庄子注意:“君”“子”虽然翻译成“您”,但是他们是名词不是代词。提问

9、:下面的句中有无宾语前置?如有,指出其前置宾语,并说明其前置的条件。 无适小国,将不女容焉。(左传僖公七年)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先进) 彼不我恩也。(柳宗元童区寄传)三、宾语用代词复指 1语法条件:用代词“是”、“之”等复指宾语。如: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左传僖公五年 虢是灭:灭虢,消灭虢国。 “今吴是惧而城于郢。”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吴是惧:惧吴,惧怕吴国。 “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论语先进 异之问:问异,问别的事情。由与求之问:问子路与冉求。 2这种宾语前置,还常在前置宾语之前加上“惟(唯)”字,构成“惟(唯)是(之)”的格式,强调宾语的作用更加的明显。如: “率

10、师以来,唯敌是求。”左传宣公十二年 唯敌是求:唯求敌,只寻求敌人。 “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唯其疾之忧:唯忧其疾,只担心他的疾病。 现代汉语成语中还残留着这种宾语前置的痕迹。如: 唯利是图 惟命是听 3如果宾语是代词,这种宾语前置多用“之”复指,而不用“是”。如: “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左传宣公二年 我之谓:谓我,说的是我。 “唇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谷梁传僖公二年 斯之谓:谓斯,说的就是这件事。 这种格式形成的“是之谓”、“此之谓”已成为凝固形式,在文言语句中常见。如: “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是之谓政令行。”荀子王霸 是之谓政令行:这就叫做政令

11、通行。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此之谓不朽:这就叫做不朽。提问:下面的句中有无宾语前置?如有,指出其前置宾语,并说明其前置的条件。 舍其旧而新是谋。(左传城濮之战) 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论语阳货) 4在古代汉语中,有时为了强调宾语,没有以上的前置条件,也可以直接将宾语移至谓语中心语之前,人们称之为“无标志的宾语前置”。如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齐桓公伐楚) 是问:问是,问一问这件事。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卫风氓) 秋以为期:以秋为期,把秋天作为日期。 “赫赫师尹,民具

12、尔瞻。”(诗经小雅节南山) 尔瞻:瞻尔,看你。 这种宾语前置在汉语成语中有残留的痕迹。如: 夜以继日提问:以上这四种宾语前置的原因是什么?。 总结:前两种宾语前置是上古汉语词序在文言语言中的遗留。 有人认为早期汉语的词序应是:主语宾语谓语 后两种宾语前置是为了强调突出宾语。四、古代汉语的行为数量表示法 现代汉语表示行为数量,一般是把数词与动量词构成的数量词组放在动词的后面作补语,如“看两遍”、“踢三脚”。而古代汉语中却不是这样的,其方法是:1一般的方法:将数词直接放在动词之前作状语表示行为数量。与现代的差别:不用动量词。数词的位置在动词之前。如: 又与之遇,七遇皆北。(左传文公十六年) 七遇:遭遇七次。 子墨子九距之。(墨子公输) 九距:抵抗了九次。2强调的方法:在表示动作的词语后加“者”,将数词置于句尾作谓语表示行为数量。 鲁仲连辞让者三。(战国策赵策) 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史记鸿门宴)注意:这种数词作谓语的情况仅限于数词“三”。【思考与练习】1、举例说明古代汉语中的宾语前置。2、举例说明表行为数量的词序的古今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