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桥之美》教案.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4085214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语文《桥之美》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二语文《桥之美》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二语文《桥之美》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二语文《桥之美》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二语文《桥之美》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二语文《桥之美》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语文《桥之美》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桥之美 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所写的桥之美;2、理解一些难句的情味。3、与中国石拱桥比较,感受两种文章不同的表达方式;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总的特征进行说明的方法。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 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让人联想到家的温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使人产生无限的惆怅在诗人的眼中“桥”是人性化的,是情感的载体;在画家的眼中,桥则别有一番韵味。桥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之物,对于桥,你们有什么样的感觉。(学生回答,老师点评。)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当代画家吴冠中去感受“桥之美”。二、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简介:吴冠中, 1919年,生于江苏宜兴农村。是当代在世界画坛著名画家。他一直探索着将

2、中西绘画艺术结合在一起。1946年,他考取公费留法,毕业后毅然回国。到中央美院任教,后来又到中央工艺美术院任教授。最早画的作品多以江南水乡为题材,画面充满诗意,他特别重视点、线、面的结合与搭配。2000年,入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艺术家,这也是法兰西学院成立近二百年来第一位亚洲人获得这一职位。吴冠中在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探索,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多次在中国美术馆和全国十余个主要城市举办个人画展,已出版个人画集50余种、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生命的风景、吴冠中文集等十余种,桥之美就是作者所做的名

3、文之一。三、整体感知:1、浏览全文,思考问题。(在此期间把问题写在黑板上)。2、本文文体是什么?明确:“小品文”:系指那些形式活泼内容多样篇幅短小的杂感文字它夹叙夹议地讲一些道理或生动精练地叙述一件事情其特点是深入浅出言近旨远讲究情趣并往往有幽默感和讽刺力量。3、了解这篇文章说明对象是什么?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桥之美。4、本文的主旨(逐步提示):作者以画家的标准和眼光,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同时也引领我们去品味、感觉美好而说不出好在何处的景物,并教给我们一些简单的审美原则如:对比、变化和和谐等,从而提高我们的艺术欣赏水平。四、全文结构:全文共有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

4、(13):指出作者爱桥的原因“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这也正是本文要说明的中心内容。1、在作者眼里,“桥”美在何处?桥的美并不着眼于桥自身的结构美,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2、桥之美具体有那些方面?a、桥之美主要在于和周围景色的融和、映衬,注意到块、线、面的搭配;b、形式上富有变化;c、和周围景物既形成对照又不失和谐; 这些是作者作为一个画家多年的心得,也是我们以后欣赏一幅画的依据。第二部分(46):举例说明桥在不同环境中所起的形式作用。主要说明了桥与周围环境的搭配,构成入画的美景。 1、画家眼中的桥有什么特殊的美感呢?概括地说,是桥在不同环境中,起着各不相

5、同的形式作用,即具有不同的美学效果。 作者举了四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写乌镇石桥,与密密的苇丛相配合给人带来的特别感受。厚厚实实平面铺开的苇丛使空间显得狭窄拥挤,令人产生憋闷感;间或出现的石桥轮廓简单鲜明,能使空间陡然显得疏朗开阔,令人觉得神清气爽。 第二个例子,是写江南乡间的石桥与细柳合作创造的动人景致。细弱的柳枝拂着桥身厚重坚硬的石块,这里有形体上的强与弱、轻与重之分,有动静之分,有颜色上的对比,还有变(柳枝年年发新芽)与不变(桥能历久不变)之别,种种不同,归结起来,其实是阳刚与阴柔这两种美的类型的不同,差距如此之大而仍能和谐统一,可能就在于桥有着经过精心设计的轮廓吧。 第三个例子,是写

6、长桥之美。长桥一般建在比较宽阔的水面上,打破了背景的单调感。同时,如前所说,桥是人们劳动的成果,出现在苍茫水面上的长桥,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似乎也具有了生命。 第四个例子写的是形式比较独特的桥风雨桥,作者没有明言桥所起的作用,不过,我们不妨做一些揣测。如,从作者说风雨桥上的廊和亭是“古代山水画中点缀人物的理想位置”,再结合我们欣赏国画的经验,可以想像得到,桥面上盖有廊和亭的桥,给人安闲、自在的感觉,这种感觉恰好与险峻的山峰、桥下的急流给人的感觉形成对照。 在以上四个例子中,桥或为主体,或为陪衬,或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但都与周围景物成为和谐的一体,共同构成入画的景致。 板书(在

7、以上例子讲解中,连带写下): 桥 感受 美乌镇石桥 舒畅开阔疏朗江南石桥 销魂刚柔相济长桥卧龙 满足灵动和谐风雨桥 欣赏 安详自在随后,作者比较概括地写桥普遍具有的形式作用:联系形象的重叠与交错。这是对作者眼里的“桥之美”的进一步补足。2、请一位同学告诉我,作者在这里用了那两个例子?文章以清明上河图里的“虹桥”及乡间小桥为例,指出通过桥能构成丰富的画面。此后作者笔锋一转,开始结合具体实例谈桥与周围景物要互相衬托、呼应的问题,与以上的事例相反,作者用了南京长江大桥和钱塘江大桥两个不成功的实例,从反面例证了桥如果不予周围景物不相互衬托、呼应,是不可能构成画的。3、我们来看以下两座桥南京长江大桥和钱

8、塘江大桥,作者对这两座桥的态度如何?还有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态度呢? 明确:从审美的角度来看,作者对这两座桥是不欣赏的。他认为这两座桥与周围景物配合得不和谐,所以产生不了美感。用作者的原文回答就是,“美与险不是一回事”。 第三部分(7):总结全文,重申桥之美的实质。由实桥想到了虚桥,即鹊桥,点出了“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具备了桥之美。” 五、思考探索:1、本文作者的写作思路又是怎样的? 概述桥在不同环境中,具有不同的美学效果。 从正面举例具体阐述桥在外观、材料、与所处位置上各不相同,而都能和周围景物既能形成对照又不失和谐。 从反面举例,谈桥与周围景物要相互衬托、相互响应。 2、

9、文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有何作用?文段主要运用描写、抒情及议论的表达方式。如:描写的语句是“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通过这样的语言,创设意境,构筑图画美,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得到美的享受。抒情,如:“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抒情的语言以情动人,引起读者共鸣。议论。如:“矛盾的发展促成戏剧的高潮,形象的重叠和交错构成丰富的画面,桥往往担任了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的角色,难怪绘画和摄影作品中经常碰见桥。”议论阐明了作者的美学观点,将感性上升到理性。3、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表达作用?小结: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拟人,如:“仿佛

10、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比喻,如:“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卧龙一般,它有生命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4、本文在内容和写法上与中国石拱桥的区别何在?试举例说明。 明确:中国石拱桥与本文的区别中国石拱桥是一篇较为规范的说明文。它以一个桥梁专家的身份,以石拱桥为说明对象,对石拱桥的许多特征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等做科学的阐述,叙述清楚,顺序合理,语言平实自然而又准确、严密,说明方法(举例子、引用、列数字、打比方等)得当。使人对石拱桥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本文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小品文注重文学性和趣味性。并且是以艺术家眼光对桥的美进行了描写和评价

11、。它的说明性体现在文中先点明在画家眼里桥美在何处,随后举一些具体例子。但是与中国石拱桥这种较为规范的说明文不同的是,着眼于桥的美学价值,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文章语言优美,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六、精彩句子鉴赏:吴冠中以他画家的真知灼见,不但告知了我们如何用“美学”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事物,而且他还用蕴涵丰富的语言引起我们强烈的感情上的共鸣。找出意蕴丰富的语句,体味句子的情昧。 1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赏析:其实,苇丛不会“发闷”,也不会做“深呼吸”,这只

12、是人的感受投射到它身上而已。这表现了作者与周遭环境已融为一体。 2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 赏析:杨柳拂桥是江南常见的景色,作者将时间限定为杨柳刚刚返绿发芽的早春天气,将桥限定为石桥,两种景物之间的反差与对比,形成特殊的美感。“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宋人柳永的名句,这里说“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是强调细柳与石桥构成的美景本身已够动人,不再需要别的东西来烘托了。 3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成形与色的乐曲。 赏析:这句话的意思是,桥横跨在水面上,与桥下的流水在平面上形成交错;同时,桥的颜色与流水的颜色也相互映衬。桥与流水如一支乐曲一样是一个整体。 4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赏析:桥的美就是对桥的存在的一种大声宣告,桥的美也像乐曲一样有着和谐的韵律,这吸引着画家总是追寻着桥的身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